•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礼仪教学融入思政元素

王淑华
  
风采媒体号
2023年7期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辽宁省大连市 116100

摘要:

礼仪教育和思政教育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们在学生的道德、思想、文化和社会交往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思政元素融入礼仪教育中,可以强化礼仪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本文将介绍礼仪教育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和实施效果,以期为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礼仪教育;思政元素;社交技能;社会责任意识

引言:

礼仪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规范和标准,也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达尊重、信任和友好的一种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礼仪教育中,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一、礼仪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联系

高校的礼仪教育是指在大学校园中,通过课程教学、学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交礼仪、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场环境,提高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礼仪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社交礼仪和仪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等,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礼仪教学与是思政教育联系紧密,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进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礼仪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规范和标准,也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达尊重、信任和友好的一种方式。因此,在礼仪教学中,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礼仪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礼仪背后的道德和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1]。礼仪教学也是思政教育的实践途径之一。通过礼仪教育的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主持人培训、公众演讲等,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增强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我约束和自律精神,同时也能提高对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认识和遵守意识。这些实践活动既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有助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培养。

二、思政元素在礼仪教学中的融入方式

将思政元素融入礼仪教学中,需要教育者有意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礼仪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礼仪的内涵和外延,强调礼仪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意识。教育者可以通过讲解礼仪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理解礼仪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同时注重礼仪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责任感。教育者还应当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注重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并加强道德教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者可以通过模拟实践、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社交技能,同时注重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强化道德教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修养[2]。教师要着重加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注重礼仪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者可以通过讲解民族文化和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同时注重礼仪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强化文化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教育者可以通过分析礼仪事件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在将思政元素融入礼仪教学中,教育者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有意识地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礼仪教育和思政教育能够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教育者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礼仪教学中思政元素的实施设计

在大学校园中,学生的毕业典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为了让学生在毕业典礼中更好地表现自己,可以结合礼仪教育与思政元素,设计一系列与毕业典礼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教育者首先讲解毕业典礼中的礼仪要求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了解典礼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提醒学生注意礼仪上的细节。然后,教育者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绍一些礼仪不规范的事件,并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明确了礼仪规范对于职业形象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接下来,教育者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通过分析毕业典礼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教育者引导学生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例如,教育者会提醒学生不要在典礼上饮酒、抽烟,不要在毕业证书上签名刻字等行为,同时也提醒学生要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和言谈举止,展现出高素质的形象。最后,在礼仪教育中加入了一些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活动,例如参观纪念馆、学习国学经典等,以帮助学生加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观念。通过这样的礼仪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毕业典礼中能够更好地表现自己,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会为他们留下一段深刻而难忘的回忆。

总结:

礼仪教育和思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思政元素融入礼仪教育中,不仅可以强化礼仪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具体而言,将思政元素融入礼仪教育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这种融合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也可以为学校教育的质量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教育者需要重视思政元素在礼仪教育中的融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文化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健民. 礼仪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讨[J]. 国际教育探索, 2020(10): 69-71.

[2]王波. 思政元素在礼仪教育中的融合研究[J]. 理论与实践, 2021(2): 82-84.

[3]李琳. 礼仪教育中思政元素的实践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21(4): 76-77.

[作者简介] 王淑华(1964.09-19) ,女,汉,吉林白城人,东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2005级管理学硕士研究生,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酒店旅游管理专业服务礼仪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