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背景下减轻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我国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也在着力响应教育部的教改方针,以此来为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学习、信息积累、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建立起一条有针对性、有针对性、有步骤、有目标的“科学认识阶梯”。“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作业设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科学育人目标。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双减”背景下减轻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具体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双减”政策;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2021年7月,中共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它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立德树人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更好地践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尤其是作业负担一直是教育管理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学校教育矢志不渝努力的目标。“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农村寄宿制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并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一、问题的提出
“双减”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业和课外辅导等问题而制定的一项教育指导方针,其重点在于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教育生态的良性健康发展,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地,虽然学校也在极力采取措施在作业层面为学生减负保驾护航,但迫于升学压力和一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问题,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和追求一时以及某个阶段教育“成绩”的短视行为还没有完全消除,在实践中仍然呈现出一些问题,比如书面作业形式不够多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灵活性也未能在作业上充分体现。作业布置千篇一律,一味重复练习,忽视评价标准,无视学生的差异性,缺乏创新,书写任务量较大,即便是部分老师能够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布置有差异,分层级要求的作业,但在作业批改上也无法做到统筹兼顾,处理粗简且耗时巨大,作业批改反馈不及时,作业的反馈矫正作用也没有完全呈现,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减负不减质的初衷也尚未实现。
二、“双减政策”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作业设计要求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里,初中生周一到周五都要在学校里生活,而周末才会回到自己家。这样,初中生就面临着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因此,他们的作业设计方面也应当有所不同。
(一)“双减政策”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作业设计要求
在学校阶段,初中生有更多的自学时间,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自学时间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将自主学习与合作研究相结合,发挥学生之间集体沟通和合作的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提高作业设计的实用性、探索性、生动性和延展性,让初中生通过自学和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到一些知识的“归宿”,从而提高他们的探索经验,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有强烈的成就感。
(二)“双减政策”对在家期间的作业设计要求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部分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无法对初中生进行作业的辅导,所以教师在设计初中生的家庭作业的时候,要注意掌握好作业的难度,这样才能帮助初中生利用充裕的周末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三)做好家校沟通,共助健康成长
有效的家校合作是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因此,与父母进行有效的交流,提高父母的家庭教育能力,对初中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双减”实施以来,在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思想下,农村一些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产生了错觉,认为教育就是要学东西,要考好成绩,要考上好大学,于是父母省吃俭用送孩子去上辅导班。这样的教育思想不但与“双减”的真谛相悖,还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学习负担,因此,需要做好家校之间的沟通。
三、“双减政策”下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优化措施
(一)作业要突出自主学习性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初中生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自己的思考、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锻炼,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这样,初中生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完成作业,从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
(二)作业要突出合作探究性
教师要根据“双减政策”,给初中学生们安排一些合作探究的活动,让他们和教师、学生们一起交流、一起探索。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亲身体验到合作学习和克服困难的乐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竞争作业机制,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举办解决问题竞赛,看看谁能先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刺激学生的认知能力、表现能力和竞争力,有效培养他们的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和竞争的热情。
(三)作业要突出拓展创新性
创造力作为初中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质,必然成为作业的一个主要考虑因素。初中生的学习和创新思维存在一定的困难,只有初中生有强大的主观学习意识,才能激发他们强大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探索的基础上,应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扩展。因此,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应该给初中生设计出一种比较简单,但又能拓展创新学生思维的作业,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给寄宿制初中的教学、作业设计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立足乡村寄宿制中学的实际情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既要关注“双减政策”下作业的执行需求,也要关注“双减政策”下作业的执行方式,切实有效地减轻初中学生的的作业负担,真正实现“提质增效,减负不减质”。
参考文献:
[1]张鸥.“双减”政策背景下农村中学教学实践探究[N].广东教育学会2022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八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一).2022-11-28.
课题项目:平顶山市湛河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双减”背景下减轻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杜晓杰(1973~),女,大专,中小学副高级教师;王梦阁(1992~),女,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王朝波(1992~),女,本科,中小学二级;李丹丹(1996~),女,本科,中小学二级;刘志华(1992~),女,本科,中小学二级;刘亚蒙(1994~),女,本科,中小学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