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人工智能赋能下基于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的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一系列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变化,让人工智能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而在人工智能赋能下的非英语专业学习学习动机和自我认同变化情况,还需要从积极、消极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习动机;自我认同
人工智能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带来一定的机遇和挑战。高职英语教学工作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要点,以发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为重点,开辟全新的教学渠道。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存在着学习兴趣低、自信心弱和态度不端正等问题。所以,教师结合人工智能和英语学习机制的内涵,综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和自我认同中的有效应用。
一、人工智能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教师在非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善用信息化智能系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信息时代下,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开发大量有效的学习软件,这些系统涵盖在各个学科中,促使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一旦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只需要在智能系统内输入关键的问题,即可得到有效的答案,清楚认识相关的解题流程和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得出答案。同时,智能系统的有效应该,包含了对重难点知识的深度剖析和总结,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做好信息的更新和优化工作,学生不用受到空间的限制,主动接触名师教学,通过线上互动的形式,随时提问,互动性极强。总之,人工智能技术下的非英语专业教学工作,学生学习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学习效率也得到有效提升。
2.消极影响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人工智能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体现在行为习惯,思维逻辑方面。高职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弱,沉迷网络,忽视了对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教师应用软件的时候,对于不良的信息、网页等进行有效屏蔽,避免对当下大学生造成任何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的思维被弱化,人工智能学习系统更为便捷和高效,导致学生过分依赖信息技术,遇到问题的时候,希望借助人工智能系统解答问题,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人工智能赋能下基于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的教学策略
1.因材施教,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机制
为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借助人工智能平台的共享功能,选择先进的教学资源分享到平台账户,完成课外知识的学习和拓展,鼓励学生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和思考,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而在英语学习的阶段,学生认识人工智能平台的优势,对于英语学习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准确定位,更好检验当下学习的效果,方便学生更快掌握相关的词汇,构建良好的实践环境,达到学以致用的应用目的。教师结合各个阶段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英语学习方案,方便学生利用闲暇时间掌握知识,实现知识内化我,为学生营造复杂、多变的交流环境。
例如,对于部分内向的学生,为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选择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机器人教学,通过陪伴式英语训练,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英语对话。机器人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有效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避免尴尬的英语场景。另外,周末的时候,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学习英语知识,也能和教师进行远程交流,智能机器人扮演着助教的角色,为学生口语训练提供便捷。
2.丰富非英语专业教学资源
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认同感中,教师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人工智能系统内有着海量的信息资源,尤其是语言学习软件的普及,为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素材。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巧用各种资源,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帮助学生克服传统学习所带来的局限性,最大程度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师通过人工智能+英语教育的线上教育模式,为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方案。通过仿真训练的形式,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对于高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教师以听说读写为重点,将词汇通过图形的方式呈现,帮助学生辅助记忆。而且在人工智能活动中通过线上的交互式操作,改变以往单独授课的形式,要求学生以团队为中心,进行角色转换,每位学生都能担任教师的角色,对线上的关键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让学生感受趣味性学习的意义。
3.创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
人工智能背景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自我认同感,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拥有强大的数据支持。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更需要教师结合他们的特点选择针对性的教育模式。例如借助语音识别,完成英语听说训练。语言作为人和人交流的重要媒介,英语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借助智能化的语音识别技术进行听说训练,完成语言交互工作,通过机器人的翻译,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和认知。而且人工智能学习平台的反应速度快,机器在听的时候也能给予一定的反馈,试着模拟真实的情景,区别相似的英语单词发音。此外,还可以通过快文化交流的形式,反复多次进行英语跟读训练,对话模拟训练等,结合学习者的基本情况对英语知识点进行细化,提供针对性的训练,方便学生快速了解相关的内容,实现文本知识整合和优化。
4.完善反馈机制
基于人工智能视角下,丰富的数据资源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提供了关键的素材,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潜在需求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初步判断和总结,帮助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对此,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利用各种智能化的软件进行分析和整合,客观认识自身学习的基本情况,发现其中的不足,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例如自动化口语评价中语音识别技术的有效应用,通过声学模拟和语言学模拟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口语测评任务,根据最终得出的分数提供合理的反馈建议。
结束语:
人工智能视角下,信息化技术为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思路切入点,所以教师要综合认识人工智能对学生学习动机、自我认同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资源,创新学习方法和完善反馈机制等形式,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助力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课程学习的融合还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要教师进行深度探索和总结,激发学生的自学潜力,改变当下单一的学习模式,从多维视角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平.人工智能技术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
[2]邓静.新形势下"以学习为中心"的ESP教材编写与开发——以《人工智能英语读写教程》为例[J].中国ESP研究, 2022(2):9.
[3]徐英瑾.人工智能研究中的"母语意识"刍议——以对于汉语量词的刻画为案例[J].社会科学战线, 2018(1):10.
[4]冯志菲,夏婧.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学英语学习App功能研究[J].现代英语, 2020.
[5]王梦媛,李天惠.辅导员视角下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学生工作探讨 ——以英语专业学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