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拯救行走在危险边缘的孩子

——一例单亲离异家庭孩子的辅导案例

何敏
  
信息化教学
2023年9期
四川省德阳市第七中学校 618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单亲离异家庭的孩子,觉得命运不公平、人际关系差、盲目崇拜希特勒。老师应当无条件关注学生,不放弃行走在危险边缘的孩子;对问题家庭的孩子,应及早关注其心理健康。挽救一名孩子,也算是教育成功。

【关键词】单亲离异家庭 人际关系 盲目崇拜

小勇,男,15岁,1.8左右,留守儿童,居于本市某镇,某校初三学生。敏感、思想偏激。喜欢打篮球,人际关系差。

家庭情况:农村单亲离异家庭,爸爸赌博输钱,在他3岁时父母离异。妈妈只回来过一次,与母亲无联系;爸爸单身,在外打工。由祖父母照料。

个人经历:自述小学四年级时开始学坏,抽烟,不学习,打老师。初一时与数学和语文老师发生矛盾,初二时成绩大幅下降,初三下期完全放弃学习。

曾任校篮球队队长,获得过市第一名,在男球队有一定号召力。初二时,开始在同学当中发表演讲,攻击班主任等老师。初三盲目崇拜希特勒,在篮球队和部分男同学中组建所谓“纳粹党”,自称“元首”。与同学发生矛盾、打架、抽烟等。开始恨老师、恨学校、恨社会,觉得不公平,产生“复仇”念头。

主诉症状和具体表现:

1、感觉命运对自己不公,因为自己出生于一个破碎的家庭,没有父母的爱与陪伴。

2、感到自卑、孤僻。

3、亲子关系糟糕。对妈妈有恨,对爸爸非常恨,与爸爸发生激烈的冲突。小学时学坏、犯错、打老师,爸爸因此才在印象中第一次出现。六年级时爸爸回家,但总是是否定和打骂自己,他还报过警。每次他在学校惹了事,请家长,爸爸总是不支持和维护他,感到委屈和愤怒。还与爷爷和奶奶发生冲突,不服他们的管教。

4、不满老师,曾经向教育局举报数学老师。在小学时,与数学老师发生冲突。后来换了一位老年有爱的老师,在六年级时数学考到了年级第一名。

初一时,怀着一腔热情想当数学课代表,但数学老师不让他当,还说风凉话,打击了他的学习热情。对语文老师的教育方法不能接受,如布置很多作业,写不完要受惩罚,考差了要交罚款等,有一次交了罚款就没有钱乘车回家。从此与这两位老师发生矛盾冲突,学习成绩下滑。开始讨厌学校所有老师,觉得学校对不起他;也憎恨教育局,甚至对国家、社会也感到不满,觉得整个社会都对不起他。觉得社会不公平,觉得中国与资本主义社会一样无情,没有区别。但是他又与以前的数学老师和解并称兄弟。

5、同伴关系不良。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在疏远自己,而他又结识了一些成绩差、表现坏的同学。感觉受到同学排斥,甚至觉得社会也在排斥他。

6、学习成绩下滑,认为是老师的错,是老师不好而不听他们的课。不断提及小学六年级时数学成绩优秀,初一时各科成绩也“很好”,初二是篮球队长这此荣耀时刻。

7、觉得在学校里度日如年,像在监狱,遇到不顺心就回家休息几天。

8、盲目崇拜希特勒。由于对班主任不满,开始站上讲台发表反对班主任的“演讲”。觉得自己的演讲很有力量,比如迫使老师修改了一些规则。初三时开始狂热崇拜希特勒,还组建了“纳粹党”。快毕业了,又担心他的队伍解散。

心理辅导过程:

初二年级下期,小勇感到心情不好,主动来找笔者作心理辅导。心理测验(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结果显示:其心理健康状况异常,如下图:

该同学社交焦虑呈现阳性,说明他对人焦虑的水平过高,已经超过了正常的范围。主要表现为担心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对自己做出负面评价;被试害怕被别人批评,在被家长或老师批评以后,常常觉得不大愉快,有些想不开,很长时间也难以释怀。

小勇身体健康,认识清晰,主观感受与客观事实一致,排除精神疾病。思想偏激,认知错误,自卑,有愤怒等负性情绪;想要关注,却被否定;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差,有回避行为,是严重心理问题,合并品行问题。

笔者为其持续辅导直至毕业。积极实施关注和共情,疏导其负面情绪,建议他学会换角度看问题,尝试用新的人际交往方法。

初三年级,小勇开始狂热崇拜希特勒。常常在寝室和教室等场所“演讲”,鼓吹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罪行是合理的,希特勒本人也不坏。私低下制作纳粹党党旗、张贴到座位旁边的玻璃上。网购党徽、希特勒人物传记和《我的奋斗》。翻录相关电影视频,模仿纳粹党的行为、仪式等,在蓝球队成员和部分男生中组建所谓的“纳粹党”,呼自己为“元首”或者“纳粹长官”,并在见面场合向他挥手致意和呼口号。

笔者忧虑其现状,指出其行为很危险,要求立即停止模仿希特勒反社会反人类的行为。但是他听不进任何建议,找老师谈话只为得到认可或者其他目的。

小勇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一、家庭原因。父母离异,亲子关系不良,其幼年到青少年阶段成长的关键时期,缺乏父母的爱与支持和引导,导致自卑、没有安全感,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可能自卑、没有安全感,不会正常人际交往;爸爸的教育方式非打即骂;留守儿童,祖父母隔代教育,早期娇惯放纵,长大无法约束,加剧矛盾冲突,是其品行和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二、个人思想偏激,看问题容易绝对化、以点带面。归因方式有问题,从不反省自己的问题。三、青春期思想叛逆、好奇、不成熟、渴望引起他人关注。男生普遍对二战感兴趣,小勇崇拜和模仿希特勒,其实是渴望自己有力量,吸引大家关注,导致他盲目地崇拜希特勒,走在了危险的边缘,在同学中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四、个别教师可能简单粗暴、言行不当,或者有违背教师职业道德,对其心理造成伤害。

有一天,两位表现很差的女生在楼道攻击了他,理由是他宣扬法西斯主义;另一个被认为是好朋友的男生又偷了他的手机。在校领导和班主任的调节下,事情得到妥善处理,他也得到赔偿,但他还是认为处理不公平,几次要报警,还想“复仇”。

小勇的精神可能受到某种程度刺激,笔者建议学校领导、班主任、心理老师配合,给予小勇持续的关心和辅导。否则可能形成攻击型心理或最终形成反社会型人格,带来更大危害。

笔者对其共情、关注,疏导其不良情绪,与他进行辩论,改变其错误认知,并带领他一起读《论语》等儒家经典,来置换其错误、偏激的思想,肯定其不伤害他人,挖掘其人性中的真善美。鼓励他做一名好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可能的话,将来参军,报效国家。这个过程进行得非常艰难,小勇有好几次要放弃又重来。

班主任和学校领导也没有放弃对这个学生的关心和帮助。班主任每天都过问他的情况,加强了与家长的联系。领导像妈妈一样关心他,倾听他,指导他。大家又组成多次家访,给到了小勇和家人一些实际帮助和指导,帮助他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

毕业前夕,小勇来与笔者最后一次谈话,我们澄清了学校和老师们并无对不起他,老师们很关心他。他表示,要做一名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解散了自己组建的“纳粹党”,撤销了微信群,表示以后再也不崇拜和模仿希特勒。希望得到老师的祝福。

案例反思:

该案比较成功。原因有:一、其人格没完全定型,本性善,还可以重塑;二、心理老师、班主任、学校领导等的关心帮助,疏导了其不良情绪,扭转了部分错误认知。反思本案:一、老师应当无条件关注学生,不放弃行走在危险边缘的孩子;三、对问题家庭的孩子,应及早关注其心理健康。挽救一名孩子,也算是教育成功。本案中孩子的心理成长之路,还需要有爱心、有耐心的人来继续指导。

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研究课题(2022SXJP067)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