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研究
【摘要】电工技术是当今社会使用范围较为普遍的一种技术,其在诸多行业均有应用。提高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工技术使用技能,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岗位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能力越来越受重视,在创新教育理念下,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扎实掌握电工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工作岗位中有更突出的成就。本文对创新教育理念下,中职电工基础技术与技能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创新;中职;电工技术;教学研究
引言:
创新是民族进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是促进个人发展的不竭动力。现阶段,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一门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在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在岗位上取得卓越成就。中职教师在开展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研究过程中,需要贯彻创新教育理念,采用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一、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一)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
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能否培养出大批创新能力突出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中职学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重任。电工技术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需要的技术,培养大批量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电工人才,有利于促进电工行业的发展,同时也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新技术和新理念不断涌现,为保障企业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竞争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中职电力技术与技能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入职自己心仪的公司,并能够在岗位中不断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发展,得到企业重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是实施终身教育的关键
社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生产方式也会不断地变革,当现阶段的科学技术难以满足现状时,就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创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各个行业的人才需要保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以及时地适应社会的变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性建议和技术。因此,在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促使学生坚持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知识储备,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在中职电工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
电工基础技术与技能教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游刃有余。同时,通过加强实践训练,也能深化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和理解,最终促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工基础技术与技能这门课程。[1]因此,在实施创新性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创新性教育渗透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教学“认识电路基础知识”时,学生需要掌握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讲解一个较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具有创新性的思考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提出的分析方法是否正确,使学生在不断实践中深化对电路知识的理解,养成不断思考的习惯。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引入创新性教学内容
引入创新性教学内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职教师在开展电工基础技术与技能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点,要积极引入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内容,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更加开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挖掘一些电工行业前沿理论和技术,然后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最新的消息。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行业最新动态,使学生不断接收新的理念和知识,这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以“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教学为例,在教学“用电保护”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授最新的用电保护方法,同时将最新的用电保护方法与传统用电保护方法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对比学习过程中了解新型用电保护方法的优势,以使学生明白创新性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更有效的用电保护技巧和办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
在中职学校中有各种各样的技能大赛,通过参加这些技能大赛,可以锻炼学生的胆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职学校教师在开展电工基础技术与技能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与电工专业相关的技能大赛,在大赛中展现自己学习到的成果。同时,在参加大赛过程中尝试应用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念和技术。[2]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制作出具有创意的作品。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这是专门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比赛,比赛种类非常丰富,有农机维修赛、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焊接技术赛等,有许多比赛中均需要使用到电工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比赛,在比赛中锻炼自己的实操能力,同时将自己的创新性想法应用到比赛中,在比赛中对自己提出的一些具有创意力的想法进行验证,看自己提出的想法是否符合实际。如若不符合,还能在赛后对自己提出的想法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如,在焊接技术赛中学生可以应用自己在平常实训中应用到的新的焊接技术。在这过程中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同感,而这也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四)校企合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
很多前沿的理论和技术都是在实际的操作诞生的,许多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在运营过程中会不断地研究新的技术。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中职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共育机制。学校可以与企业达成合作,由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实际岗位中深入了解自己所学的技术,以及接触到更多前沿的技术。甚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还能学习专业的技术工程师是如何研究新的技术的。这也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每位学生的创新天赋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针对创新天赋较差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地对其进行引导和启发,使他们在点点滴滴的学习中慢慢掌握创新的技巧。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更高的发展。[3]例如,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为学生购买其他优秀中职学校的教学课程,使学生汲取更多的知识,了解各种各样的新理念和新技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看其他的教学视频,或其他的书籍。在踏踏实实的学习中积累丰富的理论,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通过日积月累达到厚积薄发。
总结: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有助于社会发展,又有助于学生个人发展。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电工基础技术与技能过程中,需要在理论与实训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或通过引入创新型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等途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韦彩月.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21.DOI:10.27037/d.cnki.ggxsc.2021.000473.
[2]王开昆.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教学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8(02):151.
[3]诸葛吉祥.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考[J].广西教育,2015(22):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