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构建五年制高职劳动教育体系的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高职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实践性和创新性的五年制高职劳动教育体系,旨在为提高高职教育的教育质量和实用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通过对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劳动教育案例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可以为其他高职院校构建劳动教育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劳动教育;思想构建;高职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教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高职劳动教育存在许多问题,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以劳动为中心”的劳动教育思想,对于解决当前高职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认为,劳动对于人类的进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既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条件。他明确表示:劳动教育是生活教育的具体化,体现了生活教育的内容。他的劳动教育思想对于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他认为劳动是人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需求和体验,具有多重意义和价值。首先,劳动可以帮助人们获得自我实现和自尊心的满足,通过劳动的实践体验,人们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1]。其次,劳动也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途径,通过劳动的实践,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陶行知看来,劳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实际的技能和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力。
二、五年制高职劳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社会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然而,当前五年制高职教育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五年制高职教育中的劳动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都是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设置的,缺乏与学科教育的紧密结合和实践操作的机会。此外,缺乏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其次,五年制高职教育中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水平有限,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由于缺乏有效的培训和提升机制,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基于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构建五年制高职劳动教育体系的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构建五年制高职劳动教育体系的方案:
(一)劳动教育的目标设定
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强化劳动意识,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其次,要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满足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设计
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增加劳动教育、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充分了解各种行业和职业,掌握必备技能。在实践环节方面,设置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和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程教学方面,采用探究式、合作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方式转变,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三)劳动教育师资力量建设
制定培训计划,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和项目实训,让教师增强实践操作经验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以满足教学要求。此外,也可以通过聘请企业专家和行业精英来担任兼职教师,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行业趋势,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
四、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述
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了基于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构建的五年制高职劳动教育体系的方案。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课程教学、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来实现教育目标。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性强的课程,如电气维修、钣金涂装、砌筑装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3]。同时,学校也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他们对劳动的认识和尊重。在实习实训方面,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机会参加企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社会实践方面,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工活动、社会调研等,让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感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二)案例分析
在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践中,将陶行知的劳动教育理论融入到教育体系中,注重通过实践性强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也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对劳动的认识和尊重。此外,学校还通过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并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这些教育手段都符合陶行知所强调的“从实践出发,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劳动教育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五、结束语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理论提出了重视劳动教育的观点,并将劳动视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强调通过劳动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品德修养。本文基于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构建的五年制高职劳动教育体系的方案中可以看出,陶行知的劳动教育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学校在课程教学、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性强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尊重。这些做法与陶行知强调的“学以致用”和“尊重劳动”理念相符。
参考文献:
[1]唐海涛,张立昌.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及当代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08):8-11.
[2]张惠婷.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对当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启示[J].生活教育,2022(06):9-13.
[3]李蒋.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视域下五年制高职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索[J].生活教育,2022(05):27-3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构建五年制高职劳动教育体系的研究”(课题编号:JSTY14313)、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五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新时代中职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ZYB87)、无锡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2021年度立项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中职‘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编号:XH202119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