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摘要:为了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数量,防止因作业量大给学生带来厌学情绪和心理负担;控量减负,培养兴趣;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趣味性;尊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设计作业,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成功。真正发挥数学作业的价值和意义,让双减政策掷地有声,促进农村小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关键字:双减; 农村小学数学;布置与设计
课后作业能起到复习巩固知识、内化知识的作用,是每一位学生学习方式的必须补充,也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一个重要环节。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之后,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摒弃老观念,对策对标让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整个过程更加优化,使小学生更乐于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
一、现阶段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不足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越演越烈,农村成为留守儿童的主要阵地,学校学生学情复杂,每生一况,大部分学生家庭作业无人监管,一线教师每天为追缴作业作业而绞尽脑汁。
很长一段时间来,由于受应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很多农村数学教师作业设计违背了新课改提出的“数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农村一线的数学教师们都在围着成绩做文章,搞题海战术,让小学生每天重复做大量的类型题,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长期以往,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
作业形式单一,缺失趣味性。每天作业都是完成课本或配套练习册等内容,计算、选择、判断、改错成了学生作业超市的必选品,大部分农村数学老师更倾向于关注学生的成绩高低,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
缺少实践类作业。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为例,由于受第三方支付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没有见过完整的人民币或者用现金支付买过东西,很多老师在讲授人民币这一知识内容时,更倾向于让学生记住人民币之间的进率,简单的设计一些换算题目,而忽视了让学生动手实践,体验购物,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课标要求。
作业设计存在“一刀切”的现象,没有考虑学情,进行分层布置数学作业。农村学生留守儿童偏多,学情复杂,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在一个层面,部分教师设计和布置的作业一刀切,全班所有的学生都做相同的题目,导致部分小学生面临作业难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说,认为数学学习非常简单,作业难度过低不能有效提升数学解题能力;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作业难度太大无法自主完成,对数学学习逐渐失去了信心,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成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提升的瓶颈。
二、优化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控量减负,培养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应该严格控制作业的总量,太少,难以巩固消化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太多,会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精选课后作业,控制好量,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在轻松欢快的环境中完成数学作业,达到减负提质增效的效果。
(二)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趣味性。
“双减”背景下,我们控制了学生数学作业的总量,要想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和教学质量,我们只有在作业形式上下功夫,根据学情,将学生分为几类,为每一类学生设计难易适中的作业,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高效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可以设计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实践类作业。比如,教师上了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买文具”之后,可以设计让学生带上现金,在家长陪同下,一起去文具店真实经历买文具的过程,整个过程尽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家长予以指导,让他们自己买文具的经历记录下来,然后讲给老师和班上的同学听。学生在讲自己的购物经历时,不但学会了知识,还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的适应了社会生活。
(三)分层设计作业,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成功。
大部分农村小学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低,因而在家庭教育方面层次不齐,所以农村小学学生的认知差异性更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因材施教,分层布置作业,针对性的为不同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数学作业,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才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学数学行。
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把作业分为强基固本类、巩固提升类、拓展延伸类三类,所有的学生都要完成强基固本类作业,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巩固提升类和拓展延伸类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做,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积分或者其它奖励制度对选做了巩固提升类、拓展延伸类作业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
这样分层次设计布置作业,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而且可以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既能保护学困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有了学习的动力,又能激发优等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有效防止了个别学生因作业太困难或太简单而改变对学习数学的态度。
在“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改变传统题海战术的思想观念,对策对标,自我反思,革新数学作业设计理念,优化作业形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数学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层次性。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布置数学作业,真正发挥数学作业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蒲明川 .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践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08):66-67.
(本论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的农村小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DX[2022]GHBZ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