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实践探索

何石
  
科教文创媒体号
年期
庄河市职业教育中心 辽宁省 大连市 庄河市 116400


摘要:在根据现代学徒制的标准培养数控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中职学校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优势,加深校企合作的程度,将企业作为培养学生们的主要力量。在培养学生们的时候,要避免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校企共同研发出一种“三课融合、四岗递进”的新型学徒制教学体系,在这种新型学徒制教学体系中,能够更好的促进中职院校数控专业的人才培养,让学生们尽快进入职业人的状态中,满足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论述新型学徒制教学体系的具体运用,来为中职院校的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数控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实践探索

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中职院校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更够尽快的实现学生和工人身份的转换,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培养出更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人才。

一、现代学徒制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职院校中根据现代学徒制为基础培养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时候,需要中职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但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校企之间课程不能够相互融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校内文化教育需要和企业文化进行融合,校内专业理论知识需要和企业实践操作进行融合,校内专业实践需要和企业生产岗位进行融合。【1】第二,校内教学不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在校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企业真正的需求,导致学生们存在着理论知识丰富,但是没有真正的实地操作的经验,严重脱离实际,达不到培养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育人效果。第三,校内实践课程实用性弱,培养模式过于简单。在进行校内实践中没有将企业生产岗位的职业需求融入到课程中,导致顶岗实习的时候,企业还需要进行二次培训。第四,在进行校内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导致学生们在毕业后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树立对企业的认同感,,不能适应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离职率比较高。

根据上述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中职院校需要和企业共同商议,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构建“三课融合,四岗递进”教学模式,培养出高质量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的人才的需求,实现教学与岗位之间的完美融合。

二、现代学徒制“三课融合、四岗递进”教学模式应用

“三课融合、四岗递进”教学体系中的三课融合是指将校内的文化教育、专业理论、职业实践与企业文化、企业产品、企业岗位实践进行融合。四岗递进指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认识岗位、见习岗位、轮流更替岗位、实习上岗”,达到培养高水平的数控专业人才的目的。

(一)数控专业的“三课融合”教学体系应用

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内的文化教育课程中。将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理念、产品要求、人才需求等方面全部都融入到校内的文化教育课程中。例如,将企业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程中,将企业人才需求融入到创新创业课程中等等。让学生们在中职院校期间就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能够尽快的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

将企业的生产产品案例融合到校内的专业理论课程中。在这过程中,学校可以和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共同编写理论知识教材。【2】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的将生产案例和专业理论进行结合,让学生们能够了解企业的生产基础和生产技术等。例如,可以将企业的数控机床各种数据编写进教材中,让学生们可以提前了解未来的岗位需求。

将专业实践课程和企业生产岗位进行融合。根据企业生产岗位的职业需求,将各岗位的培养目标和行业职业标准融入到校内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出符合机械转调、模具装配等岗位职业技能的高水平数控人才。在学生进行专业实践课程的时候,可以将场地放置在企业生产车间,让学生们到达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融合的目的。

(二)数控专业“四岗递进”教学体系应用

第一阶段,认识岗位。也就是说,让学生们在学校期间就对未来将要从事的岗位有一定的了解。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们进行一定的培训,让学生们能够了解企业的文化、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人际关系等,在进行校内实践课程的时候,要求学生们掌握制图测绘、注塑模具、电火花数控加工等职业技能。【3】在这过程中,通过校内外老师的共同指导,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

第二阶段,见习岗位。在这一阶段,学生们要离开学校,到企业生产车间中,去实地观察工人的操作,来进行学习相关技能。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工作人员根据生产岗位的特点来为学生们进行教学,学生们以学徒的身份跟在工人身边进行学习。岗位主要有数控机床、数控加工、模具制作、冲压机操作等等,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职业需求来选择自己即将见习的岗位。

第三阶段,轮流更换岗位。在这一阶段,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基础,更够短时间的进行实际岗位操作了。学生们在接受完企业的技能培训后,可以在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生产线生产、生产线管理等方面进行短时间的实际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企业工人在一旁进行指导,尽快让学生们掌握职业技能,达到上岗的标准。

第四阶段,实习上岗。在这一阶段,学生们将摆脱学徒的身份,作为工人正式进行实际操作,进行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工人会在一旁记录学生们的真实表现,加入考核体系,让学生们尽快成为职业人。

总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数控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培养置专业人才的时候,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完成对学生们的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们在学校期间就对未来的职业有所了解,能够在毕业之前就可以具备职业人的全部素养,能够在毕业后直接进行工作的状态,满足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加峰.中职产教融合实践[J].学园,2022,15(24):75-77.

[2]刘健.浅谈中职产教融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优化[J].新课程研究,2022(21):48-50.

[3]林春英. 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生深度学习研究[D].聊城大学,2022.

作者简介:何石(1989.7-),男,满族,籍贯:辽宁大连,学士学位,教师,讲师,研究方向:教学改革。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