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互联网+”时代下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究

李司军
  
科教文创媒体号
2023年15期
湖南省武冈市教师进修学校 422400

摘要:当前正处于“互联网+”时代,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乡村学校教育中,对优化乡村学校教育与管理有着重要作用。信息化建设不仅可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推动城乡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管理改善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在实践发展中,由于乡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教师信息化管理能力不足,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落后等问题,极大阻碍了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互联网+”时代下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

引言

“互联网+”时代下,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急速发展使得不少乡村地区学校教育教学模式亟待改革。信息化教育是以网络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种电子化教学设备和网络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的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逐步提升,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信息化教育还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平台为西部部分地区的学生提供广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相对平衡。

一、优化信息化教学模式

当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热点中的微课技术、翻转课堂教学、MOOC资源等新概念对于乡村学校同样有着深入发掘的必要性。针对乡村学校的客观教育条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有目的地进行优化选择,使其适应具体课堂教学环境。针对乡村学校的教学现状,信息化教育模式的推广可采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及MOOC的资源辅助。不同于普通的视频资源,微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单元,其微缩性和引导性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过程。微课视频可以涵盖方方面面,其精选的知识内容可以为学生快速指点迷津,微课更大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创设一种教学情境,教师将多种教学资源融入其中,针对乡村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打造,而不是简单地复制城区学校的教学资源,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和多种拓展知识的搭配让乡村学生克服信息闭塞的传统壁垒。学校可以集合微课制作能力突出的老师联合创作,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摸索整合适合本地区乡村学校的微课数据集,最大限度地弥补个体老师在制作能力上的差异。考虑乡村学校不同学生的接受与学习能力差异,微课教学可以先从基础教学内容做起,循序渐进,根据反馈与观察适时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部分MOOC资源辅以教学,MOOC资源的推广使得优质教学可以大范围地共享。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的前期建构,包括适合乡村学校的微课制作、翻转课堂的细致打磨、MOOC资源的精选等。

二、建设完善的硬件设施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对教育领域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对于西部地区农村小学而言,加强信息化教育设施建设是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信息化教育中,硬件设备、网络等设施建设是信息化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条件。通过建设先进的信息化设施,学校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信息化教育还能打破地域限制,使得农村学生能够接触到广阔的知识领域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学校信息化设施的投入力度,提升乡村学校的信息化设施水平。政府可以通过拨款、补贴等形式,鼓励乡村学校购置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其次政府可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乡村学校信息化设施建设,为其提供优质的信息化设备。同时,政府也可以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其积极参与乡村学校信息化设施建设。同时,学校要加强信息化教育硬件和软件投入,不断提高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投资占学校投资比例。

三、强化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

对于乡村学校信息化教育发展而言,师资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该农村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因此需要加强该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化素养和教学能力。首先,通过组织信息化教育培训,引导和支持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了解信息化教学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其次,通过引进信息化教学专业人才到西部农村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这些专业人才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的教学操作,还可以与当地教师一起探讨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共同提升西部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水平。最后,建立西部农村小学信息化专业教师培训机制。该机制包括定期组织教师培训,鼓励和引导教师参加各种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和支持机制,确保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乡村学校信息化管理资源共享

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的灵活性更高,打破了时空的局限;通过信息技术,能够使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信息化,共享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而将优秀教学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通过建设移动教学资源包括PowerPoint语音课件、创意课件、教学课件、精品课程等。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教与学需求,有效解决投资和人才问题,促进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形成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联动模式”。目前,许多乡村学校信息化管理资源不足,通过促进乡村学校信息化管理资源共享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要构建非营利性质教学资源。应从多方面着手,搭建一个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尽量使教学资源能够共享的教育资源平台。为实现这一结果,必须由当地政府主导,并借助于政府拨款等手段来筹集经费,使公共鉴于的资源能够储存于政府设立的资源库内,各基础阶段的学校都有权利用,由于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使得一些大型企业纷纷加入教育领域当中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知识的机会。二是使网络教学资源能够共享。基层教学阶段学校在开展教学资源库与网络建设时,在技术层面上需要不断更新,从而能够使城市内各学校能够共享教育资源。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管理信息化正朝着共享化、智能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结语

总之,乡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从具体现状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探索适合具体校情的教育模式。在前期的自主探索与打磨的基础上,相信乡村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建设会逐渐跟上甚至比肩城区学校。“互联网+”时代下,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普及,乡村学生可以逐渐克服地域与诸多传统因素的差异,与城区学校学生听一样的MOOC课程,一样地接受海量丰富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陈康.“互 联 网+”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探究 [J].对 外 经 贸,2022(7):25.

[2]刘芳菲.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与优化措施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1(18):37-3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