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多种土壤固化剂与天然植物纤维复合改性夯土材料的工程性能评价

林佳诚
  
科教文创媒体号
2023年15期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621010

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多种土壤固化剂与天然植物纤维复合改性夯土材料的工程性能。通过实验和分析,发现不同改性剂和纤维组合能显著提高夯土材料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渗性能和抗冻融性能。特别是添加水泥和竹纤维的组合,抗压强度提高了30%以上,呈现出良好的改性效果。这表明水泥和竹纤维作为有效改性剂,能显著增强夯土的抗压性能。实验结果展示了复合改性夯土材料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潜力,特别适用于地基和路基工程。然而,为了进一步优化复合改性夯土材料的配比和工程应用,仍需深入研究和实践,以确保其在各类工程项目中发挥最佳性能,为土木工程提供稳定、高效的材料解决方案。

关键词:多种土壤固化剂;天然植物纤维;工程性能评价

引言

夯土是古老且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因而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传统夯土在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渗性能和抗冻融性能方面存在局限,制约了其更广泛的工程应用。为了克服这些局限,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复合改性夯土材料。结合多种土壤固化剂和天然植物纤维,这种复合改性材料的研究具有巨大潜力。土壤固化剂可以强化土壤结构,而天然植物纤维则能增强夯土的韧性和抗剪强度。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评估这种复合改性夯土材料的工程性能,以期为土木工程提供更可靠、稳定的材料选项,推动夯土材料在工程实践中的更广泛应用。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本研究使用的主要材料包括以下几种:

1.土壤样品: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本研究特别选择了从工程现场采集的土壤样品作为基础材料。这些土壤样品代表了实际工程现场的土壤特性,包括粒径分布、含水量和化学成分等,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使得实验结果更具实用性和工程指导意义。选用工程现场土壤样品作为基础材料,能够使实验更加贴近实际工程应用,确保研究结果对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有较高的适用性。这也为后续的夯土材料改性与应用研究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2.土壤固化剂:本研究充分考虑了多种土壤固化剂的综合应用,包括水泥、石灰和粉煤灰等。这些土壤固化剂各自具有独特的特性和作用机制。水泥作为传统土壤固化剂,以其良好的黏结性和强度增强作用而闻名。石灰能改善土壤的流变特性,增强土壤的稳定性,对夯土起到重要作用。而粉煤灰则有助于填充土壤孔隙,提高整体密实度和抗渗性能。这些固化剂的协同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改良土壤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工程特性,为夯土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可靠保障。

3.天然植物纤维:本研究还选用了天然植物纤维作为复合改性的一部分,包括竹纤维和麻纤维。竹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轻质等优点,可有效增强夯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麻纤维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拉强度,有助于改善土壤的抗裂性和抗拉性。这些天然植物纤维在复合改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提高夯土材料的综合性能做出了贡献。

4.改性剂:本研究还引入了用于改良土壤固化剂的性能的考量。通过对土壤固化剂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选定了适合复合改性的配比和条件,以确保土壤固化剂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夯土材料的稳定性、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等工程性能。不仅能强化夯土材料,还能发挥复合改性的协同效应,最终提升土木工程的整体性能。

(二)方法

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首先按照预先设计的比例将土壤样品、选定的土壤固化剂和天然植物纤维进行混合。这个比例的设计考虑了不同材料的特性和相互作用,旨在实现最佳的复合改性效果。随后,逐渐加入适量的水,并通过搅拌等手段使混合物充分均匀混合。随后,将搅拌好的混合物倒入模具中,在夯实的过程中确保夯土试件的均匀性和致密度。夯实完成后,取出制备好的复合改性夯土试件,准备进行一系列的工程性能测试。这些测试包括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渗性能和抗冻融性能等,通过系统评估这些性能指标,全面了解了改性夯土材料的工程性能特点,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结果与讨论

(一)抗压强度

压缩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改性剂和纤维比例对复合改性夯土的抗压强度影响显著。添加水泥和竹纤维后,夯土试件的内部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形成了更紧密、均匀的结构。水泥的水化反应填充了土壤中的微孔和裂缝,增强了夯土的内聚力,而竹纤维则起到了增强夯土韧性的作用。这种协同效应使得夯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提高了夯土材料的整体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因此,水泥和竹纤维作为改性剂,对于改善夯土抗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抗剪强度

进行直剪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改性剂和纤维比例对夯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明显显示,添加石灰和麻纤维的复合改性夯土在抗剪强度方面表现出最佳性能。这可能归因于石灰的黏结作用,能够增加土壤的内聚力和黏性,使夯土颗粒之间的黏结更加紧密。同时,麻纤维作为增强材料,能够改善夯土的内部结构,增加其整体黏聚性和抗剪强度。因此,这种复合改性方式不仅能够优化土壤的力学性能,而且对于提高夯土的抗剪强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为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该复合改性方法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支持。

(三)抗渗性能

本研究采用渗透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改性剂和纤维比例对夯土的抗渗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清晰显示,添加粉煤灰和竹纤维的复合改性夯土在抗渗性能方面表现出最佳性能。粉煤灰具有细小颗粒和较强吸附能力,能够填充土壤孔隙,减少土壤的渗透孔隙,有效提高夯土的密实度,从而显著增强了抗渗性能。同时,竹纤维作为天然纤维增强剂,能够改善土壤的孔隙结构,使孔隙更加均匀分布,有助于形成连续的通道,阻止渗透介质的流动,进一步增强了夯土的抗渗性能。因此,该复合改性方式对于夯土材料的抗渗性能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为工程实践中的抗渗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四)抗冻融性能

在冻融试验中,通过对不同改性剂和纤维比例的夯土进行研究,结果明确显示了添加水泥和麻纤维的复合改性夯土在抗冻融性能方面表现出卓越性能。水泥的作用是形成稳定的水化硬化产物,这些产物填充了土壤中的微裂缝,提高了夯土的抗冻融能力。同时,麻纤维作为一种增强材料,可以显著增加夯土的韧性和延展性,有效防止因冻融循环导致的夯土材料破裂和崩解。因此,该复合改性方式不仅改善了夯土的整体抗冻融性能,也提高了其在恶劣环境下的工程稳定性,为夯土材料在寒冷地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效保障。

结语

综合分析实验结果,本研究认为多种土壤固化剂与天然植物纤维复合改性夯土材料具备显著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种复合改性夯土材料在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渗性能和抗冻融性能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为提高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仍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以进一步优化复合改性夯土材料的配比和工程应用参数,以确保其在不同工程场景下的最佳性能表现,推动其更广泛、更有效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马红亮,陈健,孔振武.复合材料用天然植物纤维改性研究进展[J].生物质化学工程,2022,53(04):50-58.

[2]马玉峰,张伟,王春鹏等.天然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21,25(19):81-84+89.

[3]王元荪.改性植物纤维微粉-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J].橡胶科技市场,2020,7(22):3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