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试论两岸华文教材对比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随着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快的发展,学习汉语的人日益增多。对外汉语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大陆和台湾的各方面都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大陆与台湾对外汉语教材的对比研究,了解海峡两岸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特点,以期为两岸华文教材编写提供一些新思路,使两岸教材取长补短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华文教材;对外汉语教材;教材对比;
近年来,海峡两岸交流日渐频繁,在对外汉语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是开展汉语教学的“两大阵地”,海峡两岸汉语学界都有责任为汉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尽一份力。而对外汉语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大陆和台湾发展各有所不同,海峡两岸都十分重视华语教材的编写,但二者缺少在教材方面的相互了解。为了使对外汉语发展更上一层楼,教材的对比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两岸华文教材对比研究的意义
1、推动两岸合作交流,促进汉语教育事业推广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是开展华文教育的“大本营”,历来海峡两岸各自运用不同方式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1] 在现今两岸学术、经济往来日益频繁的情势下,海峡两岸应携手合作,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协助海外华人传承华文,并弘扬中华文化。侯昌硕先生提到“两岸汉语学界和教学界只要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精诚合作,一定会使海外华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2、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华文教学是以海外华人为对象的华语文教学”。[2] 华文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学对象是拥有华文背景的华人与华裔,除了教授汉语外,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台湾华语文研究学者叶德明提出了建议,“第二语言的获得同样也是第二文化的获得”。[3]这显示了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而对海外华文教育教材的研究则是促进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台湾华语教材发展
董鹏程说过“建立华语教学领导品牌的其中一个重要元素即是教材的编辑。[5]台湾的侨务委员会所设立的台湾话语文学习中心是传播汉语的主要阵地,他们所编写和使用的华语教材根据难易度区分为入门级、基础级、进阶级、高阶级、流利级及精通级等6级,他们专门设立了全球华文网方便华语教材的获取,每本电子书均可线上直接观看或下载后阅读。电子书种类多元,包含:国别化教材《五百字说华语》、《一千字说华语》、《菲律宾版新编华语》、《华文(缅甸版)》、《华文(泰国版)》等;二语教材《小豆豆学华语》、《学华语向前走》、《来!学华语》等;母语教材《幼童华语读本》、《初中华文》等;文化辅助类教材《成语故事》、《寓言故事》、《谚语》、《歇后语》等。目前,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华语向前走》、《来!学华语》是侨务委员会所主打的两部教材。
三、大陆汉语教材的发展
国家汉办作为一直致力于为世界各国提供汉语言文化的教学资源和服务的非政府机构,所指定的汉语教材使用范围更广也更具有权威性。发展至今所使用的经典教材有《HSK标准教程》、《YCT标准教程》、《新概念汉语》等。
《HSK标准教程》主要为HSK 所服务的汉语教材,该教材将HSK真题作为基本素材,极大的满足了需要参加HSK考试的汉语学习者。《YCT标准教程》满足了YCT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本着“考教结合、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理念。《新概念汉语》是一套供成年人使用的汉语教材,学习、吸收国内外外语教学的有效方法和21世纪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实用有趣。
四、两岸华语教材对比研究现状
针对海峡两岸汉语教材和华文教材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教材整体分析研究、教材微观分析研究、教材语言分析研究。
向锐(2011)通过对于《新实用汉语课本》和《新版实用视听华语》教材的整体对比分析研究,总结出两套当时海峡两岸最具有代表性的汉语教材的异同之处,以及其优缺点,同时也整理出了两套教材在编排时的倾向,给出将来教材编辑的参考意见。
谢悦辰(2014)通过对大陆《桥梁》、《发展汉语》和台湾地区《新版实用视听华语》三套教材的词汇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统计,由两岸词汇差异为出发点,分析词汇差异如何影响以及造成教学成效的不同,并且对应该如何缩小两岸教材编写中的词汇编写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何刘毅(2020)对于《汉语教程(修订版)》和《新版实用视听华语》两套教材的话题编排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其教材话题编排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学习者对于两套教材中话题的喜好程度,并且给教材话题提供了编写建议。
从海峡两岸国际汉语教育工作应该跟上新教材更新的速度,吸收并精炼海峡两岸编辑教材的优点,以提供未来教材编辑方便地借鉴、运用。
五、两岸携手合作创编华文教材新思路
尽管全球已形成汉语热并持续升温‚但汉语国际教育有一些基础性的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影响了汉语国际教育的深入发展。海峡两岸汉语学界有责任合作攻关解决这些问题,使汉语健康、稳步地走向世界。目前需要合作攻关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制订两岸华文教育高屋建瓴的创新发展战略
两岸华文教育管理层就通力合作、协同创新合作理念做出战略性的规划,包括两岸学术交流,共同开展项目研究,海外华文教育需求调研,学术著作及教材编写、出版,以及师生交流等等。两岸属同种同文,做大做强华文教育符合两岸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做好顶层设计,这就为华文教育高速列车做好了引擎,加强华文教育合作,必将更有力地推进全球范围华文教育大发展,形成更加强大的整体力量。
2、加强两岸华文教育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两岸携手合作是两岸华文教育必将共赢的根本保障。在华文教育服务平台、学术交流平台方面,台湾地区很高的数位化水平、世华会的学术期刊《华语文教学研究》,都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些方面都可加强合作。无论是加强机构之间、学者之间、学生之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还是创办高层论坛、教师论坛、研究生论坛等的学术交流,都要为共荣共生、共同发展的自觉交流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两岸华文教育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3、创建两岸华文教师互助交流的研修基地
基于上述合作基础和华文教育的新形势,进一步促进两岸华文教育各层面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创新:两岸华教同仁合作编写海外华文教材、研发华文教材参考标准,联合组团赴海外进行华文教学需求调研等、合作开展华文水平测试、研发华文教师资格认证与海外华语研究;进行华文教育人才培养和师资培训,巩固和扩大与台湾高校间的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学术出版,教师访学、学生交换以及普通话培训等项目。
六、结语
两岸华文教育交流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两岸同仁都需明辨不疑的是,我们需要“真诚协同,携手创新,开辟华教合作新局面”,这不仅是应对现在“汉语热”持续升温的形势所需,更是深入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使汉教事业稳步走向世界的要求所需。因此,海峡两岸汉语学界和汉语教学界的同行携起手来为使汉语走向世界而共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胡庄园.试析华文教育在台湾地区的新发展[J].厦门科技,2020(01):11
[2]郭熙.华文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叶德明,华语文教学规范与理论基础-华语文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刍议,师大书院有限公司,2002-12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312
[5]董鹏程,台湾华语文教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展望。http//rq.ntue.edu.tw/activity/multiculture- conference/file/2/2.pdf.200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