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选择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在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的选择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供应商选择问题的复杂性,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供应商的评级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更好地解决供应链系统中供应商选择的多层次、多指标问题。文中以质量保证、产品服务能力、内部运营能力为一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最后以算例表明了各个指标对供应商选择的影响程度,旨在为企业选择供应商时提供选择依据,更加科学地、系统地评估供应商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评价;供应商选择;
1引言
在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是整条供应链的起始环节,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不仅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产品利用率,还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产品保障和优质的服务。然而供应商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多指标决策问题,这就要求企业要对其可供选择的供应商进行一定的评价之后进行选择,确定双方的合作关系,进行合作方面的追踪与反馈,保证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稳定运行。
针对这个问题,学者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卜欣,沈慧[1]等运用了模糊逻辑法,研究了医疗器械供应商的选择,薛帅飞[2]研究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选择中的运用,赵恒[3]利用AHP和综合模糊评价法进行了供应商选择评价研究,韦慧[4]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冷链物流供应商选择标准,谢添[5]研究了层次分析法在煤矿机电设备采购中供应商的选择,刘睿[6]研究了层次分析法在绿色供应商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王丹进,朱菁菁[7]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钢铁采购供应商选择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各项指标进行了排序,为钢铁企业供应商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构建了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为企业供应商的选择提供了决策依据。
经过调研并参考其他评价体系,本文将供应商的评价标准分为质量保证、产品服务能力和内部运营能力三个部分。其中质量保证标准又可以细化为质量体系等级、产品合格率、产品故障率、质量改善能力四个二级指标;除了产品质量需要达标外,供应商的产品服务能力也很关键,产品服务能力包括产品价格、准时交货率、产品柔性和顾客满意度四个二级指标;最后考虑到企业在与供应商进行合作时应该注重供应商自身的运营状况是否良好,以确保在未来的合作中,不会出现因供应商企业运营能力问题而中断合作的情况,供应商内部运营能力的考察包括人员素质、财务状况、研发经费投入比、信息化水平以及设备完好率五个二级指标。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选择评价步骤
在复杂的系统中,影响系统的因素往往有很多,因此,评估复杂系统中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是非常必要的。在供应链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而供应商的选择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多指标决策问题,明确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对于决策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供应链中供应商的选择有很多种评价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方法。首先它把复杂问题中的影响因素划分成相互关联的多个层次,形成一个有序多层的分析结构模型。其次,由企业专家对结构模型中的指标打分,建立判断矩阵。最后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各个判断矩阵中的指标权重来辅助决策。具体步骤如下。
3.1构建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基本信息,也是计算相对重要度,进行层次单排序的依据。判断矩阵是以上一级的某一要素作为评价准则,对本级的要素进行两两比较,根据判断标度(见表1)比较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构建出判断矩阵。本研究中判断矩阵的重要性赋值由专家调查法来判定。
3.2相对重要度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1)相对重要度计算。
常用的计算权重系数的方法有和积法和方根法。本文计算权重时运用的方法是和积法。其计算公式为:
(2)一致性检验。
先根据求出相应的值,找出判断矩阵的最大值,然后计算一致性指标和,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判断矩阵的阶数,为平均一致性指标(见表2)。
经计算,四个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值如表3所示,一般认为当0.1时,通过一致性检验,即所得到的相对重要度或权重系数可以被接受。
由上表中的计算结果可知,四个判断矩阵的权重系数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故进一步可计算出各指标的总目标权重,如表4,从表4中可知,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时,一级指标的重要程度依次为质量保证>产品服务能力>内部运营能力。
3.3总权重结果分析
对表4中的13个二级指标进行分析,可以根据总权重的大小将指标分为三类,第1类是总权重大于10%的重要指标,这类指标共有三个,分别是产品合格率(0.3549),质量体系等级(0.1661)和产品价格(0.1460)。产品合格率是选择供应商是考虑的第一要素,一个好的供应商应该给企业带来高收益和高信誉,供应产品是否能够达到指定的标准,是企业选择供应商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只有产品的合格率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企业才能放心的与供应商企业进行合作。质量体系等级是影响供应商的第二个重要因素,供应商的质量体系等级越高,说明供应商供应的产品越好,企业往往希望供应商所提供的是优质商品,产品的质量等级是判断一个供应商实力强弱的重要依据。第三个重要因素是产品价格,产品价格会影响企业自身的收益情况,企业进行决策时,对价格的把控比较严苛,因此在保证产品合格率较高,产品质量较好的情况下,企业会倾向于与价格更低的供应商进行合作。第二类是总权重在5%到10%之间的次重要指标,分别是产品故障率(0.0764)、准时交货率(0.0683)、财务状况(0.0507)。这三个指标分别类属于第一类指标,其中财务状况在内部运营能力中所占的权重最大,因此,在对供应商的内部运营能力评判时,应着重考虑供应商企业的财务状况。第三类指标是总权重低于5%的指标,分别是质量改善能力(0.0358)、顾客满意度(0.0314)、设备完好率(0.0246)、信息化水平(0.0161)、产品柔性(0.0147)、人员素质(0.0091)、研发经费投入比(0.0047)。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时,可适当放宽对这一类指标的要求,在优先考虑第一类、第二类指标的情况下,再对候选供应商进行对这一类指标的比较,综合考虑进行最终决策,但是从指标这类指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对供应商的软实力不够重视,存在一定的弊端。
4 结论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的选择,构建了供应商选择评价体系,对影响企业选择供应商时所考虑的因素进行重要程度比较,结果表明,供应商企业在第一层次指标中质量保证>产品服务能力>内部运营能力,在二级指标中占比比较大的指标为产品合格率,质量体系等级和产品价格。这些结果可以为企业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时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卜欣,沈慧,刘晔,姚越飞.模糊逻辑法在医疗器械供应商选择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21):49-51.
[2]薛帅飞.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选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07):166-168.
[3]赵恒.利用AHP和综合模糊评价法进行供应商选择评价研究[J].广东科技,2010,19(04):55-59.
[4]韦慧.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冷链物流供应商选择标准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35):151-153.
[5]谢添.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矿机电设备采购供应商选择[J].能源与环保,2019,41(10):112-115+122.
[6]刘睿.层次分析法在绿色供应商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0):151-154.
[7]王丹进,朱菁菁.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钢铁采购供应商选择评价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1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