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人工智能在军队院校教育中的应用

时俊杰 李存 徐兴斌
  
科教文创媒体号
2023年17期
航空机务士官学校航空机械工程系 464000 信阳市东双河镇左店中心小学 464000

【摘要】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多样化和使用的多元化、普遍化,本文主要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军队院校教育的重要意义、典型特征和实际举措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以期对当前军队院校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军队院校教育,智慧课堂

面对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习主席指出,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对于军队院校来讲,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切实推动教育质效有力提升,是当前军队院校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人工智能融入军队院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工智能主要是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随着人工智能产生的自然语言识别与生成、云计算、智能机器人等一大批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仿真平台、云教学和协同办公等智能化产品层出不穷,智慧教育、翻转课堂等前卫教育理念、方法、手段应运而生,充满智慧感的教育环境建设正待探索,人工智能正在为实现教育领域创新变革提供无限机遇和空间,科技赋能提升、创新驱动引领俨然成为未来教育发展主流旋律。

(二)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技术引领是关键。同时,不难看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场景性,也就是说,这种应用是针对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问题而展开的,具有明确的问题空间和目标导向。

(三)提升教学能力的有力抓手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迈入了多元知识爆炸式发展的新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前所未有,战争样式加速向智能化演进,这些都对军队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教师角色转变的催化剂,部分替代教师的“机械”工作,院校教师要深谙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律,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中,如情感交互、个性化引导、创造性思维开发,才能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从而具备全面、综合、新颖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手段。

二、人工智能融入军队院校教育的典型特征

(一)军队院校教育智能化

智能化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之一。海量数据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在知识表示与推理的基础上,构建算法模型,借助于高性能并行运算可以释放这种价值与能量。未来,在军队院校教育领域将会有越来越多支持教与学的智能工具,智慧教学将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

(二)军队院校教育自动化

与人相比,人工智能更擅长记忆、基于规则的推理、逻辑运算等程序化的工作,擅长处理目标确定的事务。而对于主观的东西,如果目标不够明确,则较为困难。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挖掘等技术的进步,短文本类主观题的自动化测评技术将日益成熟并应用于大规模考试中。教师将从繁重的评价活动中解放出来,从而有精力专注于教学。

(三)军队院校教育个性化

目前,军队院校学生学情比较复杂,学员学历层次不同,对学员学情的精准分析军队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人工智能的应用就能实现对学员全期学情的状态跟踪,人工智能程序可以自学习并构建学习者模型,并根据不断扩大更新的数据集中调整优化模型参数。

(四)军队院校教育多元化

人工智能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的教学内容需要适应其发展需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学校教育应更强调学生多元能力的综合性发展,以人工智能相关基础学科理论为基础,提供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项目实践,侧重激发、培养和提高学员的计算思维、创新思维、元认知等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当前新时代的要求。

三、人工智能融入军队院校教育的实际举措

实现前沿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释放教育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潜力。推动人工智能融入军队院校教育,必须增强科技意识,革新传统教育理念,切实提升前沿技术应用水平,促进实现教育主体全面发展创新推开科学先进教育方式方法,全力打造充满智慧感和科技力的教育情境,推动军队院校教育在弘扬传统中持续变革创新。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强化自我革命意识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在生活中生产大量数据,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生存者”,这使得“数据化”成为当今显著特征。要深化人工智能在军队院校教育的融入度,院校教师不应该停留在以前运用课本教材授课或者简单的多媒体授课关键上,更应该培养与人工智能时代相匹配的教育教学理念,要能够拥有获取、处理、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能够实时了解学科知识前沿、技术前沿,并将其内化到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方法中。

(二)浓厚师生智能素养,提升人机协作效果

将人工智能融入军队院校教育,意味着教师、学生、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都将被注入智能科技元素,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人工智能来拓展认知界限,“人机协作”“人机共治”将成为教育新常态,这自然而然对两者的智能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强化智慧课堂建设,构建多元授课场景

多元授课场景,是人工智能融入军队院校教育的重要体现。可以充分发挥VR、AR和数字孪生等智能技术优势,通过虚实空间融合、无缝实时交互和全景仿真反馈,在云端建构高度仿真的智能场域,打造数据可视化、知识可视化、思维可视化的智能可视化课堂,通过将教师和学生融入高度仿真的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弥补当前军队实际装备不足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可以营造真实工作场景,体验实际操作流程,丰富学员学习体验。

总的来说,军队院校作为为部队输送人才的主要渠道,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军队院校教育也不能与社会先进科技脱节。因此,将人工智能融入军队院校教育是大势所趋,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参考文献:

[1] 王泽丰等.军队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5):98-100.

[2] 徐鹏等.大数据视角分析学习变革―美国《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解读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6):11-17.

[3] 云亮.智慧教育: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转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55-63

[4] 董国强,王全顺.对军队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理性认识[J].石家庄飞行学院学报,2014(2):4-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