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人物“微”写作
摘要:“微”写作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的片段作文或作文构成的某个要素进行的精细化训练。人物微写作即对人物描写的某个方面进行百字的片段训练,进而使人物更饱满鲜活。“微”写作有助于儿童写作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大大地充实目前的写作教学方式和内容。
关键词:人物 “微”写作
中考改革,更加凸显了作文的王者地位,但是提起作文,老师犯难,学生发愁,尤其对于完全不会写作文的学生,更是弃而不写,久而久之,语文学困生就会越来越多。事实上,中学作文训练的重点是写叙文,其中“人物”是六大元素之一,占据首位,所以将人物写活,就迈开了写好记叙文的第一步。于是本学期,我从人物的描写切入,进行人物的“微”写作,效果显著。接下来,我就以我已经实践的几个教学案例浅谈一下人物“微”写作。
一、“微”外貌, 凸显人物个性
外貌烙印着岁月的痕迹,外貌体现着时代的特色。不同的人外貌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地点和年龄阶段也有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能扣住此时、此地、此人独有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但是怎样选好一个人最具个性的外貌特征进行描绘,写出一个人的精气神是学生写作的关键点。
我在语文教学中,比较倾向于跟着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文段让学生品析并进行人物“微”写作。例如:
茨威格的《列夫 托尔斯泰》这篇文章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十分传神,尤其是对列夫托尔斯泰的胡子和头发的刻画,令人难忘。于是我讲完本文,趁热打铁,进行了关于人物外貌的微写作。
〈一〉PPT投射关于列夫 托尔斯泰毛发的描写
1.学生齐读,谈感受。
2.根据文字描绘画人物,作品展示看形象。
3.小组讨论找方法。(通过品析关键词句)
4.小结方法和技巧:善于抓住人物最具个性的外貌特征进行刻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绘;善用修辞;
〈二〉小组讨论选人物
从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中选一位,对其外貌进行细致的观察,讨论决定描写的对象。
〈三〉限时微写作
运用从列夫托尔斯泰中学得的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的一两种,对所选对象进行刻画,限时十分钟。
〈四〉作品展示
分别抽取语文水平高中低的1—2人,进行展示,并让学生点评,课下进行片段升格。
通过课堂“微”外貌的训练,一半以上的同学能够抓住人物最具有个性的外貌特征进行刻画。
二、“微”动作,鲜活人物形象
老舍曾经说:“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使人物能立得起来。我们都知道利用职业、阶级、民族等特色,帮忙形成特有的人格;可是这些东西并不一定能使人物活跃。反之,有的时候反因详细的介绍,而使人物更死板。我们须随时用动作表现出他来。每一个动作中清楚地有力地表现出他一点来,他须越来越活泼,越实在。这样,人物的感悟力才能深厚广大。”这告诉我们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有力地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充分地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于是我在教授人物动作描写时,按以下方法进行人物动作“微”写作。
〈一〉明确动作描写的概念及效果。
指通过对人物所做的事情描述,突出了角色的个性特征——思想、性格、心理和习惯,从而使人物“活” 起来,更好地刻画人物的性格。
〈二〉品析课文经典片段,学方法。
我通过让学生品析课文经典片段,寻求动作描写的三种方法,以升格“梧桐拳”片段为任务。具体操作如下:
1.寻找动作描写秘诀一级习作片段第一次升格:
(1)PPT投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的动作简化片段和原文片段。
(2)教师问学生:你喜欢哪个片段描写?为什么?
(3)学生品析之后师生共同小结动作描写第一个小秘诀:定格动作,加动词。(板书:加动词)
(4)PPT投射所要升格的习作片段:运动会打梧桐拳片段。学生用“加动词”的方法对片段进行修改升格。
(5)展示升格后的作品并进行点评和小结。
2.寻找动作描写秘诀二及习作片段第二次升格:
(1)ppt投射朱自清《背影》中“望父买橘”的两个对比文段。一个男生朗读两个片段。
(2)你认为哪个片段写出了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学生会找出动词前面的修饰语。
(3)师生共同小结动作描写的第二个秘诀:加修饰语。(板书:加修饰语)
(4)学生运用加修饰语的方法再次对梧桐拳片段进行升格。
(5)展示升格后的作品并进行点评。
3.寻找动作描写秘诀三及习作片段第三次升格:
(1)PPT投射《安塞腰鼓》片段。
(2)师生齐读。
(3)你感觉到了安塞腰鼓的雄壮,火烈,豪迈了吗?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4)PPT投射体现安塞腰鼓气势的语句,男生齐读,女生点评。
(5)找秘诀,这些句子用了什么方法,让打安塞腰鼓的人活灵活现,安塞腰鼓声势冲天的呢?
(6)学生通过品析找到:加修辞手法!教师顺势小结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修饰效果。(板书:加修辞手法)
(7)学生运用加修辞手法的方法第三次对梧桐拳片段进行升格。
(8)开火车3—5人,读用到修辞的精彩语句。1—2人点评!
4.小结并布置作业
(1)小结本节课的三种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及效果:加动词(立体)、加修饰语(饱满)、加修辞(鲜活)。
(2)请大家回去仔细观察一家人一起吃晚饭时的动作,选择一个人对其进行动作刻画,不少于300字。
综合课堂练习作品和家庭作业作品的反馈,对“微”动作进行描写的同学有70%。
三、“微”语言 ,丰富人物情感
语言是表达作者情感的工具,它是一面反映角色个性、揭示其心灵的窗口。正如“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就是语言描写的作用和效果的鲜明体现。因此我们写作时就必须对自然形态的丰富驳杂的人物语言,不断的进行加工和提炼,爬罗剔块,刮垢磨光,“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曹雪芹语),力求让人物的语言与身份相符,文字个性鲜明,简洁活泼,引人入胜。
我在教授人物语言时,十分注重训练学生抓关键词体会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以下是我进行人物“微”语言训练的过程体现:
〈一〉抖音主播卖货导入
该环节告诉学生人物语言的重要性,进而引入怎样刻画人物语言。
〈二〉明确语言描写的含义
〈三〉PPT投射《秋天的怀念》中”我的话和“母亲”的话语,让学生品析面对病痛,母亲和儿子不同的话语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四〉PPT投射《背影》中父亲所说的话,让学生鉴赏,品味父亲话语背后所蕴含的对儿子的深爱的感情。
〈五〉PPT投射《刘姥姥进大观园》中“刘姥姥”和“贾母”的语言描写,让学生领悟人物语言背后所投射出来的人物身份和地位。
〈六〉小结语言描写需要注意的关键点:1.人物的性格和心理;2.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身份;3.人物的情感变化。
〈七〉小组讨论,选定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就上面关键点中的一方面对其进行刻画。
〈八〉作品展示。
这节“微”语言的训练课,学生对语言表现人物情感、心理、性格掌握的比较好,但是通过语言体现人物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还需要再次巩固训练。
以上便是我本学期已经实践的人物“微”写作系列课程,一部分学生的人物刻画能做到细致传神,接下来我会继续践行人物“微”写作系列课程,让更多的学生通过人物“微”写作,踏上写作提高的快车道,让每位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何捷.“微写作”课程建设[J]. 教育评论,2014:10.
[2]赵树叶. 略谈人物语言描写[N]. 长治学院学报.第23卷.第1期. 2006: 4.
[3]陶又德.人物外貌描写例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