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中学生物学单元整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背景,中学生物学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基于生物学大主题、大观念、大任务,分析、整合、开发学习内容,建构结构化课型,能建立学科知识间联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成效。以往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过程联系不佳、教学方式讲授为主、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课堂评价比较单一的问题。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明确“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价值,单元教学设计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提出行动对策:优化设计教学过程,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注重实施测评环节,发挥以评促学功能。教师通过落实这些行动对策,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物学单元整体教学成效。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初中生物;单元整体教学;探究知识
所谓“教、学、评”一体化,是指以学习目标为核心实现学教一致、教评一致、评学一致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与教学内容良性互动,师生共同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形成新的教学、学习、评价,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螺旋上升,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大主题或大观念或大任务为中心,分析、整合、开发学习内容,基于目标、主题、任务、活动与评价等要素,形成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以往中学生物学单元整体教学过程是单一课时设计教学,未将单元或学期教学内容作为整体设计教学,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教师要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中学生物学单元整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联系不佳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在中学生物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惯性的影响,对整体教学不够熟悉,教学、学习、评价的过程没有环环相扣,存在不一致的现象,这导致教学过程联系不佳[1]。
(二)教学方式讲授为主
在以往的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多是根据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从头到尾实施单课程教学,多是依据教学设计,运用电子课件等资料,实施讲授式教学,设计的问题、任务和教学活动较少,未体现学生主体性,无法经历探究过程。
(三)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在“教、学、评”一体化影响下,一些教师并未认识到中学生物学单元整体的学习目标重要性,设置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或表达含糊,或者是设置的学习目标过难、不具体等,不够重视课堂测评,无法有效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四)课堂评价比较单一
在长期以来单节课程为主的教学影响下,教师实施的课堂评价比较单一,且没有具体的标准,对素养及能力考查也不够,未能充分发挥评价“以评促学”的功能,无法有效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等诸多价值,影响单元整体教学效果。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中学生物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对策
(一)基于单元教学主题,优化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对于中学生物学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先要研究单元教学主题,认识单元主要内容,建立前后联系,初步优化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要在智慧平台与生活中挖掘丰富的资源,设计丰富课件,更好实施教学。
例如,北师大版八上“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单元,有四个章节: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行为,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可知本单元主要是研究动物与微生物,在七年级已经初步认识生命、生物体的结构、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植物、人、动物和微生物等共同构成生物圈。因此教师基于单元主题内容,搜寻电子教材、配套资料、图文与音视频、精品课例等资源,全面优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师要设计单元整体的教、学、评任务单,确定好单元核心目标是:认识生物圈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认识动物和微生物对生物圈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师将这些资源设计成电子课件、微课视频、学案等,先提前发放学案,辅助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堂上播放《动物世界》的剪辑视频,吸引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可以高效导入单元教学。
(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生物学单元主题内容,结合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转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设计由浅及深的问题,设计与重难点相关的任务,在课堂上引出问题与任务,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充分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循序渐进生成知识,以此推动课堂教学[2]。
比如,根据“动物的运动”章节内容和教学目标,在高效导入课程后,教师设计这些问题: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否相同?都有哪些运动方式?不同运动方式的目的是什么?动物运动是怎样形成的?教师还要设计诸多探究任务:收集动物的运动方式资料,观察常见动物的运动,制作并观察纸飞机的落地,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教师通过引入这些问题和创设多样任务,引领学生阅读教材、收集资料、相互交流、对比分析、共同探讨,逐步解决问题和任务。教师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适当进行点拨,如启发提问: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与生存环境有何关系?这样可以辅助学生针对性思考与探讨,提高课堂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效率。
(三)明确整体学习目标,注重实施测评环节
结合以往中学生物学单元整体教学中学习目标不明确的情况,教师还要根据单元整体的主题内容,结合每个章节的学习目标,确定单元整体学习目标,这样引领学生基于学习目标查缺补漏。当课堂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结束后,教师利用智慧平台予以总结,并引入对应测试题,要求学生限时作答,并及时反馈[3]。
在“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单元中,“动物的运动”等章节都有对应的学习目标,教师要与学生合作,构建单元整体与细化学习目标。如“动物的运动”一章学习目标:明确动物运动主要方式以及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观察长骨,辨认骨的结构,说明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根据骨的成分与特性,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认识人体骨骼与骨骼肌组成,描述人体躯体运动发生。本章学习目标可与“动物的行为”等章的学习目标联系起来。教师再设置与学习目标相关的测试题,根据结果与课堂表现,明确学习成效与初步点评。
(四)设计课堂评价标准,发挥以评促学功能
在生物学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新课标理念,设计课堂评价的标准,要用评价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促进作用。教师要结合学生探究和实践过程评价,建立主体多元、方法多元、要素丰富的评价体系。
比如,根据“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单元,针对每个章节教学的情况,教师结合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与探究、课后巩固的情况,先让学生自主评价与互相评价。接着,教师对比学生每节课程的进步与多方面发展情况,将过程与结果融合、定性与定量融合,予以总结评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重视对学困生激励与指导学习方法,鼓励中等生继续努力,引导学优生拓展学习,以这些方式实施评价,更好发挥评价的促学功能。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背景,结合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关于中学生物学单元整体教学,文章先分析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出科学的教学行动对策。教师根据学情与单元主题内容,落实这些方面的对策,能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成效,更好发展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唐倩,张锋.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生物单元复习课设计——以”生物与环境”单元复习为例[J].中学生物学, 2020, 36(5):34-35,39.
丁莉.大概念视域下”教-学-评”一体化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J].中学生物学, 2023, 39(2):76-78.
张培,石琳娜.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为例[J].中学生物学, 2021(08):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