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鲁绣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以鲁绣作为切入点,探讨鲁绣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以及将优秀的传统刺绣手工艺以创新的形式融入现代社会。论文将以四部分进行分析鲁绣文化在当前的发展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希望在鲁绣文创的创新和发展方面的不足进行探究。着重研究鲁绣文化产业化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出改变现状的建议。
关键词:鲁绣;鲁绣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化
一 绪论
1.1研究背景
山东鲁绣可以说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但在生产方式上,还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制作。当前社会,传统鲁绣的绣制方式已经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
随着大众需求的不断提高,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成为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必经之路,鲁绣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保留一定的传统的技艺,并积极结合现代设计对鲁绣的表现形式,进行多样性、多元化创新发展,让鲁绣技艺以一种新的形式传承下去[1]。
1.1.1鲁绣的传承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鲁绣正面临着各种各样潮流的冲击,在中国各大名绣的夹缝中生存。鲁绣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促进其传承与发展十分重要[2]。鲁绣文化传承人他们有着独立的艺术工作室,这种类的手工制作艺人非常多地注重自己品牌的形象宣传以及在文化传承人培养方面的能力培养,所以他们经常组织参加多样的面向社会公众文化交流活动,并积极组织开办各种相关的艺术培训课程和班级,面向社会公众招收培训学员。
在生产工艺方面,鲁绣的方式现在仍然主要由手绣、机绣以及电脑手工绣三种方式构成。其中手绣加工作为最传统的生产方式,仅仅只是需要再依靠手绣传承人手工绣出来就能完成刺绣作品,但目前来说,手工艺品绣制工艺作品加工周期长,产量低,不过作品精美,收藏价值高,相对应的也就是价格昂贵。机绣则主要是泛指使用各式缝纫机或绣花机器用来直接进行手工绣制绣花作品。电脑绣,是一种属于纯电脑机械的刺绣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传承人都有所耳闻,但极少有人去尝试。
1.1.2 鲁绣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产能过剩供给力度不足一直以来是目前国内制约我国鲁绣艺术产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经济瓶颈,主要经济问题仍然在于鲁绣从业人员少;另一方面,过低的企业生产力和效率就是成为羁绊企业产能的一道沉重的枷锁。在鲁绣传承方面,大多还是以中老年人为主要部分,所以在生产或绣制过程中,还是会继续运用传统方式进行绣制,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就更加的欠缺;鲁绣作品在价钱方面非常昂贵。
1.2 鲁绣的概念界定
鲁绣,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刺绣工艺,是中国刺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山东生产的刺绣品,山东地区的代表性刺绣,山东省简称为“鲁”,故名。它所用的绣线大多是较粗的加捻双股丝线,俗称“衣线”,故又称“衣线绣”。曾流行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其绣品不仅有服饰用品,也有观赏性的书画艺术品。
二 鲁绣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与开发
2.1 鲁绣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现状
当前,传承人主要做的是收藏品,以收藏品、礼品还有伴手礼包括旅游产品为主,这样传承人又可以进行分批、分层次的创作,以此形成系列式的作品。当然,在各个地区,鲁绣文化的旅游产品的研发让鲁绣不再是远而观之的“收藏品”,而是走近寻常百姓家、贴近日常生活的精致物件,极大地推动了鲁绣的传承与推广。
2.2 鲁绣文化创意产品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2.1 产品设计缺乏创意
鲁绣文化在目前发展现状中非常需要强势的文化输出,但是单单靠传统的鲁绣文化作品是不行的,需要通过创意产品来对当前市场现状进行调和。虽然现已有部分鲁绣创意产品陆续面世,但从目前来看,创意产品的发展还是不够到位。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艺术品、工艺品保持鲜活魅力的关键所在[3]。现如今的社会也不乏一些好的设计以及好的创意,但当前飞速发展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产品更加需要引起时代的共鸣。
2.2.2 脱离人们实际生活
不只是鲁绣,在大部分人的眼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是一种代表文化的符号,又因为它们与我们的生活缺少关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稳步发展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去追求节日仪式文化生活的一种强烈仪式感。将鲁绣民族传统工艺美术产品融入一些文创产品设计系列产品中,可以充分地满足一般社会普通大众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以及仪式文化生活的一种强烈向往。
2.2.3 作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当前国内市场还是以苏绣产品作为主导市场,而更为传统的鲁绣作品则失去了相比的光泽,在竞争中明显跟不上步伐。鲁绣作品的购买渠道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简单的,可见市场营销方式的落后是目前鲁绣产业的一大挑战,鲁绣绣品销售渠道比较简单,主要有零售和展销两种[4]。
2.3 鲁绣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
文创产品创业艺术产品“火”真正运行管理起来,离不开对新时代日常生活新方式文化精神表达的深刻深入熟悉和充分深入了解。从一些现代中国古画、壁画中后来得以重新复原的古代民族服饰,不再只是广泛应用于一些现代化的影楼、剧院中,而是已逐渐成为不少年后现代中国年轻人平日日常行走街头的重要服饰装束。随着时代穿越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长河,古老的中国传统生活文化以及生活方式传统已经重新开始“逆生长”,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看来它在个性十足的现代日常生活文化空间和自我主义精神文化方面,正在不断地以传承的方式、创造新的形式和发展来进行优化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文创必须以传统文化艺术为核心要素,尊重传统文化的核心本质和内在价值,避免单一、浅表浅出的要求迎合文化市场需求趣味,更是要严格防止随意恶搞。文创工艺产品既要求有一个趣味之作,也不能要求有经典之作;既要求有一个局部化的应用,也不能要求有一个整体化应用呈现;既要求有中国现代工艺技术助力,也不能要求具有中国传统工艺技术支撑。
三 鲁绣文化创意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3.1 产业化发展现状
目前鲁绣文化还是主要以个体的形式发展,产品形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没有多样的变化,没有其他吸引人的内容。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大多被广泛分散在各地,没有完全形成一个产业化集群式产业发展,技艺品在传承质量方面,仅靠技艺传承人个人努力。在产业发展规模方面,还是比较缺乏一定影响力,目前存在宣传不到位,市场不健全等问题。
3.2 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人们文创艺术水平的不断逐步提高,人们的审美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文化活动需求也将会开始逐渐呈现一种个性化的新特征,从而逐渐产生了可以满足特定文化爱好者的艺术文创文化活动需求集中区。当前3d、ar、vr、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正在以一种全新地被运用到艺术领域,使得我们国家在艺术文化馆和博物馆的艺术展示上有了新的方向,在走向社会化、多样化、数字化的步伐上飞速进步。在未来,伴随着我们的生活以及艺术文化的需求和变化,文创产品的个性化的道路将会更加宽广。
鲁绣的文化产品创意艺术产业更多地应该具有我国文化创意艺术的独殊特性,因而其设计风格、基调、艺术风格特色更多地应该具有文化多样性与艺术差异性,它所有的文化技术创新品质追求、文化艺术创新价值追求均应该力求充分地综合考虑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那些经济集体和社会个体作为消费者的独特文化创意。我们生活中的美学化发展是我国文化产品创意艺术产业的又一重要发展契机,这就需要使得我们文创产品内生审美价值的不断增值不仅仅需要是与我们新经济技术业态发展中的各种技术创新紧密结合,更是需要在文创文化产品和艺术服务的品质供给两个面向上提高大众审美内生价值,让我们生活美学中的各种创意文化产品和艺术服务能够做到新时代技术、新创意、新文化艺术的完美统一。
3.3 政府方面
地方政府应参考社会意见,客观制定相关行业标准,重点监督制造者对原料的使用和重要制作手法的处理过程等,以此夯实传承鲁绣技术、保护市场秩序的基础[5]。
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对鲁绣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意鲁绣产品以及鲁绣产业化进程发展前景作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梳理,深入分析探究其潜在的鲁绣文化艺术研究应用价值。最后,对鲁绣优秀文化目前的生存发展环境现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及探索,将这个积淀千年的鲁绣优秀文化传统继续保护传承发扬下去。深刻深入剖析山东齐鲁鲁绣文化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积极意义贡献,呼唤当代人们文化情感的重新回归。
参考文献:
[1]鲁绣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D].张雪云.曲阜师范大学.2019(12)
[2]文创背景下鲁绣产品的创新与设计[J].李群英.纺织报告.2020(07)
[3]济南市鲁绣传承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J].付伟安.人文天下.2018(12)
[4]鲁绣手工艺术与传承研究[D].陈沙.东北林业大学.2019(03)
[5]非遗鲁绣工艺文化的艺术特色与传承[J].邹玉洁.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07)
作者简介:刘斐,女(1997.05-),汉族,山东省青岛人,在读研究生,就读于青岛科技大学,研究方向:视觉设计与数字艺术。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