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下做好农村公路养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应嫔嫔
  
科教文创媒体号
2023年24期
浙江省永康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 321300

农村公路是整个公路“大家庭”的毛细血管,承担着向国、省道公路主动脉输送和汇集车流的任务,其连接范围广、服务人口多,目的在于提高农村公路发展质量和通畅水平,让农民群众更快走上致富路。近些年来,农村公路行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农村公路养护职工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新时代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更显得重要。本文结合永康市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的实际,就新时代下如何做好农村公路养护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实践与思考。

一、突出打造“全民共富路”,农村公路管理形成“三机制一赋能”新格局

(一)建立农村公路建管养运长效机制。永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浙江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先后出台《永康市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实施意见》《永康市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2018-2020)行动计划》,并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协调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同时,制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完善体制,落实责任,强化资金保障,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二)建立齐抓共管的基层治理的良好机制。为推进浙江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永康市积极探索“四好农村路”“三联三共”线域联盟工作机制。工作联动、组织联建、管理联抓;区域共管、资源共通、全民共富的“三联三共”区域联盟机制,各联盟成员负责区域内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等各阶段涉路工作,协助交通运输部门解释、解决和落实片区内农村公路具体工作,真正扮演“主人翁”角色。2021年永康市“深化农村公路路长制改革”被列入浙江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改革省级试点。

(三)建立“一协议三清单”携手联动机制。加强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和村内主干道建设,建立“一协议三清单”联动机制。区域内或每条特色线的村、乡镇、工业园区、小微企业、特色农村园区、学校以及公路管理部门等签订协议书。需求清单详细记录了辖区联盟单位的需求;资源清单则是各区域单位拥有的资源;项目清单则详细地记录着区域各单位这一年度的具体惠民项目,护路爱路活动载体,包括时间、地点、责任单位和联系人。形成政府主导,交通牵头、乡镇实施、沿线部门参与的良好局面。截至2021年底,创建美丽公路590.904公里,全市11个乡镇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全市402个行政村,通双车道行政村数为343个,比例达85.3%,全市100人以上自然村均通等级公路。

(四)强化数字赋能,让管养更加智慧。永康市农村公路管理以打造“数智公路”为抓手,实现“一路一码”公示牌全面覆盖,群众可通过二维码识别获取公路概况和路长制等公路信息,及时反馈路况问题。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形成了“一坡一档”工作法,采用信息化和数据库实现边坡灾害预防与突发事件应急抢险决策,起到了重要技术支撑。目前,已完成了永康国省道、县道、乡村道251个高边坡,分布54条线路上的建档工作。

二、当前农村公路养护职工思想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职工思想状况呈现价值取向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趋势。有些职工对新时代的内涵和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不了解、不理解;有的认识不清,方向不明,甚至对快速推进的改革有负面情绪;有的缺乏价值观认同和敬业奉献精神,主人翁意识较弱。有些人认为思想政治建设是软任务、虚工作,成果显现不明显,存在抓不抓无所谓思想,人为弱化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养护生产管理工作结合不够紧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思想政治工作与养护生产管理融入、贴近不充分的问题。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养护生产管理工作人为地割裂开来,“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工作还停留在纸上、挂在嘴上,没有完全落地,与以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大差距。

(三)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能力不足。对职工思想动态掌握研究不够、不能分类施策,工作简单化、套路化、模式化,形式呆板、手段单一,实际效果不佳;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滞后,方法手段载体不能与时俱进,虽有创新,却突破不足,成效不明显,缺乏吸引力,特别是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有待加强。基层缺少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大多是由兼职人员来组织和开展工作,导致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说到但做不到的尴尬局面。

三、增强农村公路养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一)抓好终身学习机制。农村公路服务质量的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基层养护职工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职工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职工整体素质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职工终身学习机制,对培养一种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显得越来越重要。当前要有计划地实施职工终身学习规划,包括继续教育、学历教育、技术培训等等,既可以采取自学培训,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授课,同时加大职工教育费用投入,使继续教育经常化和制度化。

(二)创新农村养护管理。今后农村公路等级逐年提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要积极创新农村公路管理办法,鼓励养护职工创新意识,加强技术培训,使职工从专才变为全才。针对农村公路线多面广、基础设施差等实际,积极探索建、管、养“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要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水平。

(三)探索建立激励机制。人是市场化资源配置中最重要的生产力因素。由于农村公路职工岗位间缺乏竞争活力,难以激发职工敢闯敢拼的动力。因此,建立一种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尝试不仅仅以学历、职称、职务高低来确定岗位的“围墙”,从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农村公路养护职工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创造力。

四、农村公路养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关心职工思想动态。农村公路养护部门的职工年龄普遍较大,做起思想工作来往往会比较烦琐,因此,需要深入基层。针对职工所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能够及时给予回复和解决,加强对职工思想及情绪等研究工作,做到分类施策,有的放矢。

(二)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很多职工的思想问题,其实可能就是日常工作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起的。因此,我们在做思想工作,要认识到“小事不小看,小事连着大事,小事连着民心”的道理,一旦遇到职工有困难,要想方设法,通过党支部、工会等各种形式给予帮助,多为困难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三)丰富职工文娱活动。农村公路养护职工平时生活单调枯燥,可以通过搭建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举办一些生动有趣的工会活动,定期在职工中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开展岗位练兵、“创新能手”等形式多样的技术创新活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乒乓球、爬山等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广大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增强责任担当意识。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创新性,在阵地、内容、手段等方面进行切实改进和创新。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行业生产管理相结合,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

五、结论

总之,只有深入实际,加强研究,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有创新,才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加强思想动员,团结和带领养护职工全面高效地做好农村公路养护,保障畅通工作。农村公路养护任重道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当迅速建立健全,各项思政工作应得到有效的开展,不断研究和探讨新时代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以使基层养护队伍得到健康成长,农村公路养护事业得以稳妥推进。

参考文献

[1]高月林.创新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2012,(01):

[2]张炜.山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实践与思考[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2(01):

作者简介:应嫔嫔(1976.10),女,汉,浙江永康,本科,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