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实施中国传统节日德育案例谈
——以端午节为例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将其作为推动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学前教育改革也将其作为助推教育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节日教育已经进入幼儿园,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兴趣挖掘传统节日的教育意义,通过多途径合理利用有效资源,调动家长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在《指南》的引领下,立足于传统节庆活动和文化教育活动,这就是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基于此,我以"端午节"为案例,探究了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对于传统节日活动德育的具体应用和实施措施,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创新性传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 德育 互联+ 传统节日 端午节
传统的文化教育正在信息技术的促进下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教育在当今社会已经普遍开展,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德育来充实教育的内容、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互联网+德育优势通过图文、音、像并茂的方式将传统节日德育内涵融入教育教学中,调动幼儿多重感官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一批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优良传统的美德,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开问卷调查,丰富幼儿及家长对传统习俗的认识。
中国特色传统节庆活动是中华名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名族的精神和身份的象征。而端午节被认为是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节庆活动的重要构成元素,对于塑造中华名族的精神风貌和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目的
旨在深入了解中都西苑幼儿园的孩子和家长对于传统节日习俗的理解和认识,找出端午节复兴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为充分利用互联网+德育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工作提供了抓手,同时也可以为传统节日习俗的振兴、名族精神的发展和弘扬等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调查结果
从收上来的问卷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端午节的由来和历史渊源,多以纪念一位爱国主义者和我们的古代民族爱国诗人屈原有关。而对端午节习俗方面多数的认知为喝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虎。在对待端午节态度这一方面77人认为很多传统习俗正在慢慢地消失,62人认为端午节可以说是个希望我们能跟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举行派对聚会的理由。身边的朋友或者家人对端午节抱有的态度方面34人只是期待端午节的假期。
(三)结论
从我们所做的调查资料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绝大多数的人对于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及其文化内涵了解甚少,对于端午节的传统起源大家都只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一个爱国主义者和革命战士的屈原而来的,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能够充分了解这个节日的传统风俗,而粽子也变成了节日的象征物。从调查结果发现端午节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心中也正逐渐被忽视和淡化,从33.16%的受访者来看,端午节仅仅是一种希望能跟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举行派对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中不难看出,端午节文化的传承已经破在眉睫。
二、互联网+德育手段,激发幼儿学习端午节习俗的兴趣。
运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高科技手段来设计一些幼儿最喜欢的情景,比如可以利用 flash 动画来设计出一些能够说话的名族娃娃等。在形式多样,变换有趣的图片及视频的传播方式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体会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满足了幼儿在玩中学。
如端午节音乐活动《五月五是端午》,在传统的你教我唱的教学模式下,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不足,在没有充分的体验、共情的前提下,幼儿对乐曲旋律及情感的表达等方面感受不够。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将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以图片、动画、声音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划龙舟、画钟馗、包粽子、挂艾叶等习俗以生动趣味的映入孩子眼帘。在美好的视听感受前提下,激发了幼儿理解歌曲意境的同时,利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表现歌曲表达的情绪。区角活动中,我们还利用电脑视频的形式亲身观看了粽子制作的全部过程,引发了老师和孩子们自己亲身动手去做粽子的兴趣。
总之,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推进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宣传,极大的优化了已有的教育模式。不断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将传统节日精髓内化于幼儿内心。为促进幼儿的自主多元化学习活动创造了一个显性的环境,鼓励了幼儿在适应环境中形成自主、自信、自由的学习状态,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三、互联网+德育资源,建立中华传统节日的共享资源库。
利用信息技术将传统节日的知识与经验保存分享,教师可以进行创新性的回顾总结,将节日活动过程整合成网络资源,以园内共同多媒体机的形式呈现,不管是老师、幼儿还是家长都可以通过点击阅览的方式观看本班或者其他班级传统节日开展情况。比如,在端午节活动中,我在家长QQ群中建立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文件夹,家长和幼儿一起在主题教育下,将日常生活中关于传统习俗的发现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上传至文件夹。通过制作传统节日活动相册,既提高了家长家园共育的参与率,又极大的促进幼儿学习传统节日教育的积极性,让原本枯燥无味的教育更具有趣味性,同时对周围的人有一定的辐射作用,将传统节日以点到线再到面的方式迅速传播。
综上所述,互联网+传统节日德育有效融入教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还能推动传统节日的广泛传播,传承名族文化。由于信息技术的融合,传统节日活动课堂更加立体、动态,不仅幼儿可以全身心、多感官参与其中,而且促进了家长的参与度以及影响了社会群体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美懿. 2011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问题研究 [D].2015.
[2]张次第.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2011.
[3]行知部落.信息技术在大班幼儿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研究[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