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毕玉娟
  
科教文创媒体号
2023年28期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教育局 0633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成为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情况下,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实践教学,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帮助学生通过科学的语文单元整体作业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原则;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原则

1.主体性

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在设计单元整体作业时,要改变以往教师为中心的设计思维,不仅注重作业为成绩服务,更要将学生作为作业的主体,考虑他们的实际需求,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同时,要思考如何让学生自愿参与认知学习,体现他们的主体性。可以运用最新的发展理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因此,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关键,这是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核心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他们热爱学习、愿意学习,需要改变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限制。

2.综合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因此在教学和作业设计中都要强调综合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体现的综合性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单元作业目标的综合性,单元作业目标要体现核心素养对培养人的具体要求,既要关注知识、能力目标,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同时要结合单元整体目标,突出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二是单元作业内容的综合性,作业内容的设计要结合单元整体目标,紧密结合听说读写,同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突出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对此,在设计单元整体作业时,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单元内容,并充分利用相关教学资源,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各种作业类型串联成整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趣味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设计语文单元整体作业时,要注重体现趣味性原则。趣味性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并持续保持积极的态度。有趣味性的作业往往能够让学生喜欢上作业,并愿意付出努力去完成。

传统的语文作业注重重复性的笔头训练,学生们只是作业的执行者,作业只是为了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根据新课标的倡导,提出了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这一概念,建议教师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考虑作业设计,使作业的目标、内容、类型和评价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有充分的空间,可以从整个单元的角度出发,关注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点。此外,在作业内容的表述和类型上,可以通过多元视角和多种类型的结合,让学生获得不同寻常的作业体验,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策略

1.明确单元整体作业的主题

单元作业的主题是设计作业的出发点,它是单元作业的灵魂。为了确保单元作业的设计效果最佳,我们需要围绕主题展开设计。确定作业主题的第一步是分析教材单元。在进行单元作业主题设计之前,我们需要熟悉并了解教材单元。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教材,它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首先要通读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特别是要明晰选文的意图和篇章的安排。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分析单元的内容,通过反复朗读、默读和查找资料等方式熟悉课文,使其深入我们的心中。最后,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生活特点,确定单元作业的主题。

例如,以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故事”,选取了《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和《梅花魂》四篇课文。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作文的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语文园地则包含“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三个部分。从这些文章可以看出,所有的主人公都是小孩,记录了童年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通过回忆童年的片段,勾起了对童年生活的向往,以及身处异地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口语交际和作文的主题是对单元主题的升华和总结。与此同时,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与主题密切相关,即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这些选文的目的是通过描述来反映作者们内心的情感寄托,让读者去揣摩,感受童年的美好,珍惜现在的生活,热爱每一天。因此,通过分析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初步确定本单元整体作业的主题为“感受童年,记录美好”。

2. 创设情境,提升语用能力

每个作业都设计了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情境下,针对不同内容、对象和事件时,我们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组织也会有所不同。这些情境既与课文内容相关,也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

为了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妙,提升语用能力,作业设计可以创造多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边读边想象画面。其中的《古诗三首》包括《绝句》、《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描绘了大自然中美丽而绚烂的景色。教师可以给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喜欢绘画的同学可以为诗配上明丽的风景画;擅长写作的同学可以将诗歌改写成清新的短文;热爱朗诵的同学可以选择优雅的配乐进行朗诵。由于有单元的语文要素作为基础,作业成为展示学生核心素养的平台。多样化的选择形成了开放和优化的学习模式,学生经历了复述、表演、比较和评论的过程,将他们理解的内容以语境还原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

3.强调听说读写结合,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在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中,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例如,通过让学生进行"写一写、听一听、说一说、演一演"等方式的作业设计,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倾听能力,锻炼表达能力、书写能力和表演能力,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增强语感,促进个人的发展。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作业设计中,要求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这个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人物性格或特点塑造人物形象,合理创编剧本,并将故事情节进行拓展和创新。学生需要相互协调和配合,发挥想象力,将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进行表演。最后,学生完成自我评价和组内成员的互评,交流在活动中的收获和启示。通过这个过程,有效地将听说读写融入其中, 不仅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全面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莹,张宏.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J].教育科学论坛, 2022(23):4.

[2]马蔷,罗兰.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规划单元整体作业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11):2.

本文系:课题单位: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4522ZD02课题题目: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