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数字化赋能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路径研究

贾薇娟
  
科教文创媒体号
2024年9期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马渠镇中心小学 744511

摘要:在信息化教育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技术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化赋能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路径的重要性,并详细剖析了数字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中的应用路径,包括精确设定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设计个性化学习路径以及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赋能;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路径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赋能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变革力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教学和学习体验。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数字化赋能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路径,以期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数字化赋能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路径的意义

数字化赋能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路径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一研究不仅顺应了当代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更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数字化赋能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得以丰富和优化。通过运用数字化工具和技术,教师可以获取更多元、更生动的教学素材,创设更加真实、有趣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1]。其次,“教-学-评”一体化路径的实施,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指导。通过即时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教师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从而调整教学策略,为每个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最后,多元融合的评价体系构建,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这一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反馈和建议。

二、数字化赋能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路径

(一)创新应用,打造数字化教学范式

数字化赋能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路径中,“创新应用,打造数字化教学范式”是一个重要步骤,它强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创新的数字化教学手段,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构建出更符合新时代教育需求的教学模式。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精心制作动画课件,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分数的概念。通过展示整体被平均分割成若干份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分数的直观认识,从而深化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设计一系列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紧密相关的互动练习题。这些练习题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还能够通过平台的即时反馈功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另外,教师还可以依托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包括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富有趣味性的练习题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掌握分数的性质和应用。为了不断优化数字化教学范式,教师可以定期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数字化教学范式的实施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还可以借鉴其他成功的教学案例和经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个性定制,探索学习路径新选择

在数字化赋能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路径中,“个性定制,探索学习路径新选择”这一策略强调针对每个学生的独特学习需求和兴趣,量身打造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优化学习效果。以“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为例,教师可通过课前测试或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思维习惯以及对植树问题的初始认知。基于这些数据,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设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路径。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如探索不同条件下的植树方案,并鼓励他们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以培养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创新能力。而对于基础稍弱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重点加强他们对基础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通过更多的例题和练习,帮助他们逐步建立对植树问题的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数字化工具的运用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例如,教师可以制作生动形象的动画或交互式课件,以展示植树问题的不同场景和解决方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借助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建议,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进行自主学习[2]。在评价环节,个性定制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实际表现,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例如,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更注重评价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创新能力;而对于基础稍弱的学生,则可以更侧重于评价他们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个性定制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从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三)多元融合,构建评价体系新格局

在数字化赋能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路径中,“多元融合,构建评价体系新格局”这一策略的实施,对于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策略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评价内容的丰富性,旨在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以“负数”这一知识点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即时互动,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对负数的认识。系统能够即时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反馈,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3]。在课后作业和拓展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评价任务。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或数字工具进行探究性学习,如调查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负数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来构建更完善的评价体系。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平台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可以与同学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相互学习和借鉴。当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表现和个性化需求,既要关注学生对负数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发展。通过多元融合的评价体系,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总结

综上所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使教学更加精准、高效,学习更加个性化、有趣。同时,数字化赋能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未来,教师应继续深化数字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曹莹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3(13):93-95.

[2]罗夏芳.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3(27):34-37.

[3]陈婉婷.数字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以“平移”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4(11):73-76+80.

简介:贾薇娟(1990.12—)女,汉族,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与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