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中学语文诗歌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中学语文诗歌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诗歌教学中的实践与效果。研究表明,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探究发现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促进他们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和鉴赏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引言
诗歌作为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传统的诗歌教学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为诗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中学语文诗歌课程中的实践与效果。
一、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理论基础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和探究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主动建构知识。合作学习理论则强调学生在合作中的学习效能,通过小组合作、互动交流,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共同进步。探究学习理论则倡导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诗歌教学中的实施
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性,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和探究发现,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深入理解和欣赏诗歌。
2.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核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课文、自主查阅资料和个人感悟等方式,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背景和作者意图。
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中,自主学习是关键的第一步,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首先,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诗人及其时代背景的资料,初步阅读诗歌并尝试理解其内容和情感。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其次,教师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做自学笔记,记录他们在阅读诗歌时的疑问、感受和初步理解。这些笔记不仅有助于学生梳理自己的思路,还为后续的合作讨论提供了基础。此外,教师还应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相关的文学评论、诗歌赏析视频和音频等,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深入理解诗歌的多重意义。通过这些资源,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解析方法,进一步深化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这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问题意识,还为后续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学生在小组中的互动与合作,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资料查找者、问题提出者、观点陈述者等。这样的分工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助学习。每个小组围绕诗歌的主题、结构、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讨论,并在全班分享讨论结果。通过合作讨论,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诗歌,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如模拟诗人创作背景、情景再现等,通过互动和表演,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2.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强调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自主探究。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师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开放问题,如“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诗中的意象有何特殊含义?”、“诗歌的结构和语言有什么特点?”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阅读相关评论、结合自身体验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寻找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撰写探究报告,记录他们的研究过程、发现和结论。探究报告不仅是对学生探究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他们探究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锻炼。
2.4教学案例分析
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来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具体实施中,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教学过程可以分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个阶段。在自主学习阶段,学生首先自主预习《静夜思》,通过查阅李白的生平背景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初步感知诗歌内容。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记录自己的疑问和感受,为后续的讨论做准备。在合作学习阶段,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绕诗中的意象展开讨论,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分析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每个小组在讨论后分别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评和补充,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接下来进入探究学习阶段,学生探究李白在诗中表达的思乡之情,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分享各自的感悟和理解。通过查阅资料,学生进一步探讨诗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并撰写探究报告。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不仅加深了对《静夜思》的理解,还培养了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深入探究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优势。
2.5效果分析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实施,学生在诗歌学习中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问题意识,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探究学习则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深度理解能力。教学实践表明,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水平,还促进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中学语文诗歌课程中的实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探索这一模式在其他语文教学领域的应用,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结论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中学语文诗歌课程中的实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探索这一模式在其他语文教学领域的应用,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赵玲.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谈[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
[2]范欣欣.关于现代诗歌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