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刘科江
  
科教文创媒体号
2024年31期
身份证号码 210381199205236039

摘要: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隧道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尤其对于隧道工程这种高能耗、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实现环保与发展的平衡,是工程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环保策略,以及如何在施工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期为隧道工程的绿色化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隧道,作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出行和物流运输提供了快速而便捷的通道。它们穿越峻岭,横跨江河,连接城市与乡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随着隧道数量的增加,其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从施工期间的环境污染,到运营后的资源消耗,隧道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可能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隧道工程的绿色化和生态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如何在保证工程效益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实现隧道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已成为全球隧道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环保策略与可持续发展路径,通过对隧道工程环境影响的深入剖析,以及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借鉴,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隧道工程的绿色施工提供参考,推动隧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首先阐述隧道工程的环境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然后详细讨论和论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隧道工程施工策略,包括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通过这些策略的探讨,我们将试图勾勒出一个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能兼顾环境保护的隧道工程未来图景。

二、隧道工程的环境影响与挑战

在隧道工程的各个阶段,无论是前期的选址设计,中期的施工建设,还是后期的运营维护,都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利用与植被破坏。隧道的开挖和建设会直接占用土地,尤其是山区隧道,往往需要移除大量植被,导致土壤稳定性下降,增加水土流失风险。例如,在山区隧道建设中,为了减少对地质稳定性的影响,通常会选择在较硬的岩石层开挖,但这样也会破坏原有的自然植被,影响当地生态平衡。

2.地下水和地质结构的改变。隧道穿过地表,可能改变地下水的流动路径,引发地下水位下降或上升,甚至可能影响到地表水体和周边的矿产资源。比如,天山胜利隧道在建设过程中,对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以防止对当地水源的破坏。

3.再者,空气和噪声污染。施工期间的粉尘、废气排放以及机械设备的噪声,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影响。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区或生态环境敏感区,空气和噪声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为了降低这种影响,施工时应采用低尘、低噪设备,并实施严格的环境管理措施。

4.振动与地质灾害。大型隧道开挖可能导致地表振动,不仅对建筑物安全构成威胁,也可能对周边地质环境产生扰动,引发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因此,对振动的控制和防范也是隧道工程环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5.另外,隧道运营期间的能源消耗和废渣处理也对环境构成挑战。例如,通风系统、照明设备的电力需求,以及隧道内产生的废弃物,如路面清洗废水和隧道衬砌的维修废料,都需要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6.面对这些环境影响,隧道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功能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隧道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是当前隧道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施工中执行严格的环保措施,运营时采用绿色管理理念,以期达到隧道工程与环境的双赢。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技术创新和绿色施工实践,帮助隧道工程在应对环境挑战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通过借鉴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标准,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隧道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更加宽广。

三、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隧道工程施工策略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实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且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未来的隧道运营和维护提供更绿色的解决方案。以下将探讨绿色施工技术、节能减排措施、生态恢复方案以及生命周期评估等方面的策略。

1.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

绿色施工技术是降低隧道施工对环境影响的关键手段。例如,采用隧道掘进机(TBM)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对地表的直接破坏,同时也降低了粉尘和噪声的产生。TBM的使用能够实现连续、高效、低扰动的隧道开挖,大大减少了爆破开挖带来的环境破坏。此外,通过使用预应力混凝土、轻质混凝土等环保材料建造隧道结构,可以减轻结构重量,降低能耗,同时减少废物产生。

2.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

在施工期间,节能减排是隧道工程环保策略的另一个重要方向。首先,优化通风系统的设计,如采用自然通风、节能的机械通风,以减少电力消耗。其次,施工设备应选择低能耗、低排放的型号,并定期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效率。此外,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施工供电,可以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同时,合理规划施工进度,避免因赶工而导致的能源浪费。

3.生态恢复与补偿方案

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应得到及时的恢复与补偿。在隧道两端的洞口,采取防护性绿化措施,如种植本地植物,恢复被破坏的植被,有助于减小隧道对周边环境的冲击。对于大规模的植被移除,可以实施生态补偿,通过异地植树、水土保持工程等手段,确保生态平衡的恢复。

4.生命周期评估(LCA)

生命周期评估是从原材料获取、生产、施工、使用到废弃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全面考虑隧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通过LCA,可以量化和比较不同施工方案的环境影响,从而选择更环保的方案。同时,LCA还能帮助我们识别和改进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热点”,如能源消耗、废物处理等,从而实现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资源最优化。

5.强化环保意识与监管

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是确保绿色施工得以执行的关键。通过培训与教育,让所有参与工程的人员理解并接受环保理念,将环保融入日常操作。此外,严格的环保监管体系也必不可少,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严格执行,且环境影响得到及时控制和改善。

通过上述策略的综合运用,隧道工程可以有效地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环保与可持续性的双重考量不仅体现在隧道的建设阶段,更应贯穿于隧道的全生命周期。只有这样,隧道工程才能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助力,而非负担。未来的隧道工程,将不再是单纯的交通通道,而是绿色、高效、和谐的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典范。

结束语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努力。通过采用绿色施工技术、优化设计、强化环保意识,我们不仅能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推动行业的长远发展。在未来,隧道工程应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向着更加环保、高效、可持续的方向迈进。这不仅符合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也是每个隧道工程从业者应承担的环保责任。

参考文献

[1]张连新. 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对策[J]. 工程技术研究, 2022, 7 (06): 153-155.

[2]成杰. 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技术及管理[J]. 四川建材, 2021, 47 (11): 135-136.

[3]揭光政. 桥梁隧道施工常见问题及控制对策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 11 (24): 135-13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