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隧道与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随着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监控量测技术作为保障工程安全、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不断得到创新和应用。本文首先回顾了隧道与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监控量测技术的现状,并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指出,智能化、无线化和集成化将是未来监控量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强调了监控量测技术在保障隧道与地下工程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隧道与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技术;智能化
引言:隧道与地下工程作为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在隧道与地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监控量测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实时监测工程的各项参数,为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还能够及时发现工程中的安全隐患,保障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因此,对隧道与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技术的发展进行研究和展望具有重要意义。
一、隧道与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技术发展历程
(一)传统监控量测技术
在传统监控量测技术阶段,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的限制,监控量测工作主要依靠人工进行。这一阶段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监测手段单一传统的监控量测技术主要依赖于人工测量和观察,通过设立固定的监测点,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如尺子、经纬仪等)进行数据采集。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数据采集范围有限,且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精度和可靠性较低。数据处理繁琐传统监控量测技术采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人工整理、计算和分析,这一过程繁琐且耗时。此外,由于数据量庞大,人工处理容易出错,导致数据质量不高,难以为工程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预警能力不足由于传统监控量测技术的局限性,其预警能力较弱。当工程出现异常情况时,往往无法及时发现和预警,导致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给工程带来潜在风险。
(二)现代监控量测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建设的需要,现代监控量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传统监控量测技术相比,现代监控量测技术具有监测手段多样化现代监控量测技术采用了多种先进的监测手段,如激光测距、雷达扫描、红外成像等。这些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实现对隧道与地下工程全方位的监测和量测。数据处理自动化现代监控量测技术通过引入计算机、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数据采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工作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预警能力显著提升现代监控量测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和预警工程中的异常情况。当工程出现安全隐患时,系统能够自动发出预警信号,提醒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有效降低了工程风险。
二、当前隧道与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技术现状
(一)技术特点
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高当前监控量测技术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引入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可以实时、准确地获取工程的各种参数数据,并进行自动化处理和分析。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人为错误,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监测内容丰富多样现代监控量测技术可以监测隧道与地下工程的多个方面,包括位移、应力、应变、温度、湿度、渗流等。这些监测内容涵盖了工程的各个方面,可以全面反映工程的运行状态和健康状况。数据处理能力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监控量测技术的数据处理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和模型,可以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工程的安全评估、预警预报和决策支持提供科学依据。远程监控与实时反馈现代监控量测技术实现了远程监控和实时反馈的功能。通过建立远程监控中心,可以实现对多个工程项目的集中监控和管理。
(二)技术应用
隧道施工监控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围岩稳定性分析、支护结构安全评估、爆破振动监测等方面。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工程参数数据,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地下结构健康监测对于已经建成的地下结构(如地铁隧道、地下管廊等),监控量测技术可以用于结构的健康监测和评估。通过定期或长期监测结构的位移、应力等参数数据,可以及时发现结构的变化和损伤情况,为结构的维修和加固提供科学依据。地质灾害预警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监控量测技术还可以用于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防治。通过实时监测地质灾害敏感区域的参数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前兆信息,为灾害的预警和防治提供重要支持。
三、隧道与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监控量测技术
智能化监控量测技术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化监控量测技术将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估隧道与地下工程的运行状态。通过实时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智能化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前发出预警,为工程师提供决策支持。此外,智能化监控量测技术还能够实现自动化监测和远程控制,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具体而言,智能化监控量测技术将集成先进的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智能分析软件。传感器将负责实时采集隧道与地下工程的各项参数数据,如位移、应力、温度等。数据采集设备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到智能分析软件中。智能分析软件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识别出异常数据和潜在风险,并生成相应的预警报告和决策建议。
(二)无线化监控量测技术
无线化监控量测技术将进一步提高监控系统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传统的有线监控系统需要铺设大量的电缆和光缆,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还限制了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而无线化监控量测技术通过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监测点的灵活布置和快速部署。无线化监控量测技术将采用先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多个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可以相互通信并共享数据。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使得工程师能够随时了解隧道与地下工程的运行状态。
(三)集成化监控量测技术
集成化监控量测技术将实现多种监控技术的融合和集成。随着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的复杂化,单一的监控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工程的全面监测需求。因此,集成化监控量测技术将集成多种监控技术,如位移监测、应力监测、温度监测等,形成一个全面的监控体系。集成化监控量测技术将采用先进的集成技术和数据融合技术。通过集成技术,可以将不同监控技术的硬件和软件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而数据融合技术则可以将来自不同监控技术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结语:隧道与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技术的发展是保障工程安全、质量和效率的关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智能化、无线化和集成化将成为未来监控量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中,监控量测技术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俊伟,刘永胜,吴达,等.隧道与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测绘地理信息,2023,48(03):7-13.
[2]杨挺.城市地下工程穿越既有建筑物加固技术及工程应用[J].江苏建筑,2008,(06):22-25.
[3]刘宝有.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监控量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J].铁道建筑,1992,(0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