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项目的联网审计模式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胡云波
  
科教文创媒体号
2024年37期
辽宁省阜新市审计局 辽宁阜新 12300

摘要:地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农业和资源环境审计业务中重要的审计手段和技术。本文介绍利用ARCGIS软件、无人机、对农业、资源、环境等行业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综合联合分析审计。利用新技术的优势,即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又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同时对现阶段资源环境审计中存在一些不足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资源环保审;计地理信息技术;无人机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地理信息技术逐步在审计工作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了诸多成绩。这一模式是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依托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这个平台,通过地理信息分析技术与审计实务融合的多维度分析,展开农业与资源环保项目审计。地理信息技术已被多行业作为项目管理手段,将多行业数据集合,进行“大数据”分析,也是十分具有意义和价值的。

2 业务审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中,对资金与项目的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经历多年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工作,体会到农业资源环保事业资金投入大,使用环节存在点多面广、项目分散的特点。针对上述问题,审计的质量要求促使审计工作自身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积累业务知识,同时,也需要借助新技术、新方法来完成审计工作的更高的要求。三、“3S”技术及无人机技术应用的介绍

地理信息是简称“3S”技术,“3S”是指RS(RemoteSense遥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国位置网络),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通过使用先进的遥感(RS)和GPS等技术,“3S”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传统土地管理调查工作、林业资源管理、水利资源项目管理等诸多事业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近几年,在诸多行业出现了以“3S”为技术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如: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水利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等。这些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用途是通过“3S”技术对地理资源分布状况、项目安排设计等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这样一方面能使现有状况直观呈现,为设计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另一方面使管理工作变的高效便捷。

无人机行拍能提供高质量的地貌航拍照片,解决了以往利用卫星遥感照片辅助审计工作时,遇到的卫星遥感照片分辨不高,实时性不强的问题;同时利用无人机行拍可以辅助审计人员观察不易到达的审计核实现场,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3 地理信息技术给农业资源环保审计工作代理的优势

地理信息技术对于农业资源环保项目审计具有如下几点优势:

1)能够宏观展示农业资源环保项目整体情况,包括:项目设计分布、项目规模、项目坐落。通过该平台,可以了解到项目地域、区域的布局,某一项目坐落的行政区域,为每一项目提供唯一特定地理信息标识,防范虚报冒名、以旧充新等问题出现,尤其是在结合各方面资料分析后,能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

2)能够微观观测、勘察、分析具体农业资源环保项目,利用GPS技术测量、RS技术遥感、GIS管理技术,对具体项目的实施进程、实施规模、进展情况进行审计。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了解业务背景资料,通过遥感、卫片、航片等技术,观测项目实施情况,借助外部资料的使用来增加审计执行力,同时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将多行业农业资源环保项目数据整合,多行业数据对比,多维度数据分析,增强项目管理透明度,提高项目设计管理水平,更大发挥资金效益。将多个行业地理信息数据集合,分析项目地域、区域的布局情况,对项目安排、设计可能存在的重复现象进行审计,除项目安排之外,关注资金拨付支出等情况,做到多维度数据分析。

4)通过背景基础资料与农业资源环保项目设计规划的结合分析,对项目设计安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例如,结合地下水资料调查数据,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等其他数据,了解项目工程所处的背景信息,为审计评价提供思路和依据。

农业资源环保绩效审计,常见模式多以投入产出比作为评价指标,农业资源环保绩效审计中环境效益审计,可以考虑“资源现状为基础,生态环保为导向,同时,以资源现存量为底限,以环保承受度为上限,布局农业资源环保项目建设空间”的环境效益审计理念,这种理念更加体现以生态文明为重。

农业资源环保绩效审计,应是一项集多行业数据集合、多维度数据分析的,带有“大数据”分析特色的绩效审计工作。对于某特定区域,考虑资源现状与生态环保限制,以资源现存量为底限,以环保承受度为上限,布局农业资源环保项目建设内容,并且参考各行业投入产出比,将该地区的各行业资金投入规模,与当地区实际获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比较,从而得到综合性的绩效审计结果。

4 农业与资源环保项目联网审计有待思考的问题

对于促成农业与资源环保项目联网审计得以开展实施,还需要做到一些工作:各行业的地理数据技术利用现状存在差异,地理信息范式不统一、信息内容要求也不尽相同,或是忽视项目的地理数据信息采集工作,这些都是全面开展农业与资源环保项目联网审计的制约因素。因此,应该加强推广地理信息技术使用普及工作,制定地理数据信息的标准范式,完善数据采集基础工作,全面提高农业资源环保事业管理的现代化程度,提高事业治理能力水平。因此,推进农业与资源环保信息化审计工作发展,要结合各行业专家知识和建议,集思广益。

结语

上述就是基于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开展农业与资源环保项目联网审计的思考,在这只是对联网审计概念的一种理解,加大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对开展资源型审计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蔡春,毕铭悦,2014.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思考[J].审计研究(5):3-9.

[2]李朝旗.2014.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家审计中的应用及展望.https://www.audit.gov.cn/n6/n1558/c111758/content.html.

[3]辛丹阳,金统,2013.GIS技术在资源环保审计中的创新及应用.https://www.audit.gov.cn/n6/n1558/c111943/content.html.

[4]刘芳,赵中启,2021.谈GIS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https://www.audit.gov.cn/oldweb/n6/n1558/c113262/content.html.

[5]党安容,《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苗放,《GIS在岷江流域坡耕地分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胡云波,女,1968年5月,汉族,吉林吉林,大学本科,高级审计师,研究方向审计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