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探索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跨学科教学策略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和相关策略。详细阐述了跨学科教学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增强综合素养方面的价值,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包括创设跨学科大情境、巧设问题链以及铺设项目式活动等,旨在为高中化学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以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核心素养;跨学科教学;问题链;项目式活动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跨学科教学价值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高中化学跨学科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元知识融合的学习环境,能促使他们打破学科界限,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将化学与物理知识相结合来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学生需要运用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定律等概念,这就锻炼了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通过接触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灵活和开阔,能够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跨学科教学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际应用,这与核心素养所倡导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相契合。当学生参与到化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教学活动中时,他们需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来阐述观点、合作能力来与同学协作完成任务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升,包括知识的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跨学科教学策略
(一)创设跨学科教学大情境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现实意义和综合性的主题来创设跨学科教学大情境。比如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情境,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分析电池的材料和性能,从物理学角度探讨能量的转化和利用,从经济学角度思考成本和市场前景等。在创设情境时,要注重真实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来丰富情境的呈现形式,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体验。以《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一课题为例,可以创设这样一个跨学科教学大情境:“城市的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从化学角度,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金属的性质以及在利用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如铁的生锈与防护原理,金属的冶炼方法等;从物理学角度,可以探讨在金属回收和再利用过程中涉及的能量转化问题,例如废旧金属的粉碎、熔炼等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从环境科学角度,思考金属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开采、冶炼过程中的污染以及回收利用对减少污染的意义;从经济学角度,研究金属资源的市场价格波动对资源利用和保护策略的影响,以及资源回收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在创设这一情境时,注重真实性可以通过展示实际城市中的金属回收工厂、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等的相关资料和图片来实现。趣味性方面,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金属回收企业人员、环保部门官员、经济学家等,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关于金属资源循环利用的纪录片或动画短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整个过程。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当地的金属回收站,增强他们的亲身体验。此外,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关于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二)巧设跨学科教学问题链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跨学科教学模式的兴起,无疑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鼓励教师跳出固有的知识框架,尝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构建出更加丰富、多元的教学情境。跨学科教学模式的实施,首先需要教师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他们需要深入研究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可以相互融合的知识点。通过精心设计,教师可以构建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链,这些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够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未知的领域,拓宽视野,增强综合素质。以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制氧的基本化学反应,然后提出问题,如“反应过程中,为何需要特定的催化剂?”这将引导学生探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氧气的性质,如“氧气对燃烧有何影响?”这将帮助学生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并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在学生进行实验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困惑,深化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跨学科的问题链教学法,无疑为教育创新和学生全面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
(三)铺设跨学科项目式活动
跨学科项目式活动是现代教育中一种创新且有效的教学模式,它旨在打破传统学科间的壁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这种教学方式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设计出一系列跨学科、富有挑战性的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以《水的净化》这一课题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为期几周的项目,让学生模拟真实的水处理过程。学生需要分组合作,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环节,如初步过滤、化学反应去除杂质、消毒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需要查阅相关资料,理解水的污染和净化原理,然后动手设计和制作小型的水处理装置。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如化学反应、物理过滤等,还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如何有效地分配任务,共同解决问题。同时,项目式活动也强调创新和实践。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材料和设计,以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这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例如,他们可能会研究如何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如咖啡渣或茶叶,作为过滤材料。教师还需要定期对学生的工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他们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以帮助他们自我反思,调整策略,持续提升。通过这样的项目式活动,学生不仅在知识层面有所收获,更在能力层面得到了锻炼。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协作,如何面对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结语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跨学科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创设跨学科教学大情境、巧设问题链和铺设项目式活动等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跨学科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和协同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学习体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各方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跨学科教学氛围,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廖承轩.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跨学科教学新探索[N]. 科学导报,2024-02-27(B02).
[2]朱红莲.学科融合下的高中化学跨学科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4(06):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