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BIM技术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应用研究

何满华
  
科教文创媒体号
2024年56期
431002198108193714

摘要: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三维模型和施工进度的可视化管理,优化施工过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安全风险。其在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中也展现出显著优势,提升了工程管理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BIM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应用

一、引言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展现出巨大潜力。BIM技术通过三维可视化、信息集成和协同管理,优化了工程设计、施工和运维流程,显著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率。本研究旨在探讨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其优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二、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BIM技术,施工单位能够实现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优化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和安全风险。

BIM技术通过Revit等软件建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三维模型,将全部工程构件根据施工时的实际尺寸、空间信息以及材料的性能参数进行模拟组合,形成基础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具体的工程项目进度和工程量信息导入到这个基础模型中,实现关联。针对模型里的每一个构件都设置对应的时间参数,创建模型空间划分以及空间进度的内在联系,模拟施工过程并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对比和优化。这种基于BIM模型的进度控制体系,使得施工进度管理更加直观和高效。

BIM技术的应用使得施工进度的可视化管理成为可能。通过BIM模型,参建各方主体可以实时共享资源,随时查看和更新施工进度信息。利用BIM系统的Luban I Works模块,可以实时添加构件生产、施工状态信息,并依据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反映项目现场施工进度。这种实时的进度管理,有助于项目部对现场进度的管控,分析阶段施工所需工期,对比总结是否存在提高效率的可能性,合理安排下阶段施工所需材料及资金。

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对施工图纸的三维立体展示上。传统的施工图纸为平面模式,不利于工程技术人员快速读图识图。而BIM技术能够将平面施工图纸转化为三维立体施工图,实现各个专业施工图的整合,更利于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查看和分析。通过观察模型,工程技术人员可以直观了解不同施工阶段的进度计划,有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专业协调不当而导致进度的滞后。

在施工过程中,BIM技术还可以通过模拟施工过程,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通过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测,能够提前解决不同安装构件间的碰撞问题,避免因设计错误而造成施工中安装工程的返工。这种模拟施工过程,不仅提高了施工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返工和延误,从而确保了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三维模型的建立、施工进度的可视化管理、施工图纸的三维立体展示以及施工过程的模拟,极大地提升了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施工单位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还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近年来在工程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更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BIM技术,可以构建起一个三维的、包含丰富属性信息的模型,这个模型不仅能够直观地展示工程的物理形态,还能够整合工程的各类数据信息,如材料、成本、进度等,实现对工程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在设计阶段,BIM技术能够帮助设计人员进行更加精确和高效的设计工作。通过三维建模,设计人员可以直观地看到工程的各个部分,及时发现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同时,BIM技术还可以进行多专业的协同设计,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可以在同一个模型中进行工作,减少了信息传递的误差和时间成本,提高了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在施工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同样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BIM技术,施工人员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设计意图,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误解和错误。同时,BIM技术还可以进行施工模拟,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BIM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与施工计划的对比,及时发现施工进度的偏差,并进行调整,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在工程竣工后的运营管理阶段,BIM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BIM技术,管理人员可以对工程的各个部分进行详细的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BIM技术还可以进行工程的维护和维修管理,通过对工程的各个部分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提高工程的使用效率。

四、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将BIM技术引入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可以轻松实现时间维度和工序维度的对比,帮助进行成本控制。BIM模型与时间维度的有效结合,使得每一个部件都具备时间相关的参数信息,从而能够更加直观地显示出项目在某时间段的成本状况。

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中,项目管理人员往往需要依赖大量的手工计算和经验判断,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而BIM技术的应用,使得成本管理变得更加科学和精确。通过BIM模型,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更新和查看工程量信息,将实际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与预算计划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BIM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其强大的数据集成能力上。BIM模型可以整合大量的建筑信息数据,包括材料、设备、人工等成本要素,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数据库。通过这个数据库,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对成本进行动态监控和管理,确保成本控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施工过程中,BIM模型还可以实时反映施工进度和资源消耗情况,为成本控制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环境复杂,涉及的专业多,施工面广,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难以应对这种复杂性。而BIM技术的应用,通过三维模型的建立,将各个专业的施工图纸和施工信息整合在一起,使得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变化情况。通过BIM模型的碰撞检测功能,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碰撞问题,减少返工和浪费,从而降低成本。

BIM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还有助于优化施工方案。通过模拟施工过程,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提前预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这种模拟施工过程,不仅提高了施工的准确性和效率,还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

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成本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实时更新和查看工程量信息、动态监控和管理成本、优化施工方案等手段,极大地提升了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性。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项目管理人员实现对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还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五、结论

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显著提升了项目的设计、施工、运维等各环节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了成本控制、进度优化、质量提升和安全管理,为水利水电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BIM技术将在未来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万权.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探讨[J].工程建设与发展,2023,2(9):

[2]王颖,谢鑫.BIM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珠江水运,2018,(21):84-85.

[3]龚甜甜,李雷.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与实践[J].农业与技术,2020,40(11):78-7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