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期高校“三位一体”思政育人模式探索

姜煜
  
科教文创媒体号
2024年54期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省 154000

摘要:“教育、管理、研究”三位一体的育人方式对高校思政教育方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政教师要充分认识“三位一体”的完善和集成功能,以及动态育人功能,建立高校思政教学中的主体位置。建立多元化思政教学模式,把知识传授、能力提升、素养培养三者有机结合,使之成为“三位一体”,开创高校思政新的发展局面,给学生思政教学提供良好的学习经验。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三位一体;思政育人

“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使教育手段更加协调、统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发掘这种新型思政方式的优点和潜在的价值,真正重视学生的个性。要积极地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不断地改革和研究高校思政工作的方式。同时,要进一步认识到“三位一体”教育教学中所蕴含的核心因素,即教育、管理、研究三个层面上的改进,才能使高校思政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高校思政课要紧紧抓住思政教育、学生管理和教育科研这三个核心环节,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高校思政教育中“三位一体”的具体功能

1.完善和集成功能

在“三位一体”教育教学中,需要通过对教育要素和资源的科学整合,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更为完善和系统的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在实施思政工作的时候,要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切实增强思政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们能够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之中。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征和认识规律。不仅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要求,还要经常探究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方式和途径。以学生为中心,将思想政治课教材和网上教学资源相结合;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和传统的教室相融合,创造丰富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2.动态育人功能

当前,“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动态的、可持续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更能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和思维发展的特点。从而激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过程进行持续的优化和调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动态教育作用。高校思政教师既要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思维素质三个层面上发挥“三个育人”的作用,又要坚持不断地优化和改进教育体系的观念。

二、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三位一体”模式的构建策略

1.强化意识认知,构建协同育人平台

要将“立德树人”摆在育人的核心地位,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贯彻落实,做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就需要进一步认识到“三位一体”协作育人的重要意义。从各级领导班子到具体实施人员,要认识到“三位一体”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是加强高校学生工作能力建设的一次重大尝试。要从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都要予以扶持、予以协助。“三位一体”教育主体要克服实际困境,充分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合作教育中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优势。

构建统一管理的协同育人平台,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实现学生信息的共享。这个共享平台是一个静态的分享资讯平台,又是动态主动参与获取信息的的平台。

为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专业教师提供交流信息的专用 QQ、微信群、钉钉等分享平台。通过该平台,高校思政课教师和专业教师可以获得与班主任分享的有关学生的基础资料、思想状态等;通过该平台,专业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上课状况、上课时的成绩以及学生的思想动向等信息共享给学生。通过该平台,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学习态度等信息进行交流。

协同育人平台要求“三位一体”的三位主角主动参与学生的整个思政政治教育的动态过程。全面了解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生活,全面提升三全育人的效果。同时,协同育人平台要努力实现拓宽,融合网络、课堂、实践和社区的有机统一。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进入辅导员的工作领域,主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如学生的生活,比如主题班会、走进学生宿舍,或者担任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高校辅导员及专业教师要深入到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及时掌握高校思政课的实际情况,并主动参加高校思政课的科研工作;辅导员与思政教师要主动与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通过互相合作来掌握他们的职业素养发展情况,以此作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2.完善有效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

(1)加强组织,健全领导机制

要充分发挥“三位一体”三方协同育人的功能,构建“三位一体”的合作教育平台,需要主要的领导重视,建立协调协调的领导组织,完善领导体制。学校的党委和政府机关是受学校党委、党委宣传部等单位的统筹管理。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校团委、各个二级学院教务部等有关部门之间进行密切联系,共同努力,在协同育人平台上共同努力,确保“合作育人”的高效运行,提升“三位一体”教育质量。把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工作部,以及各大二级学院的教育行政部门合并在一起,进行统一的管理,经常性的沟通,提高工作的效率。

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定期举行工作会议,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三方联动,进行有效的指导。特别是对当前高校学生关心的时政热点、社会舆论等问题进行研究。这项工作举措有效增进三个主体间的沟通,有效进行优势互补,增强协同育人的统一性和高效性。

(2)统一协调,强化保障机制

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领导组织,进行统筹,在组织和资金等方面予以保证,要把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做好。以“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为基础,整合学校、教务处、各二级学院、后勤服务中心等各部门,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设立合作育人办事处,负责学校的日常工作,并可定期举办活动、分享心得。在政策上进行倾斜、资金上的保证,特别是要增加资金上的投资,形成平行、高效的资金管理方式,增强合作教育的动力。各单位要共同努力,对这一教育模式的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以保证教育模式的落实成效。

(3)协同管理,优化考核机制

要想真正突破“三个团队”分散工作的局面,提高“三个团队”协同育人的成效,就需要构建一体化的评估和奖励体系,加强协作管理,完善评估体系。把协同育人指标作为三支队伍的工作考核、晋升和选拔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标准。将协同育人的工作内容计算为工作量,并结合“三位一体”的绩效工作考评,激发“三方”的工作热情。比如辅导员辅助思政课、专业课程教学管理、思政课教师以及专业考教师参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辅导员的科研能力,作为协同育人的工作考核标准,以此来促进合作育人主体的自我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高协作育人的成效。例如,要增加对思想工作成绩优异的思政课教师和专职教师进行表彰,激励他们参与协作育人,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平时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去。

结论:在“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把教育、管理与研究三大核心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站在学生长期发展的立场上,在强化意识认知,构建协同育人平台、完善有效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把“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彻到思政教学的整个进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更加主动地学习、分析和探索思政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 陆小玲,张平湖,尹彩霞,等.大党建引领下的高校思政工作体系新探索——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4):23-24.

[2] 孟朝,孟鑫炫.运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增强高校思政课学习实效的探讨[J].改革与开放,2020(Z2):109-11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