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思政育人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少先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状调查情况分析

劳颖明 廖章帆 甘丽洁
  
科教文创媒体号
2024年60期
南宁市凤翔路小学 530023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中小学少先队组织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落实这一要求,学校教育,尤其是少先队教育至关重要。课题组立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建设壮美广西”,以当前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小学意识形态教育和少先队思政工作的实际,以南宁市凤翔路小学、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下雷中心小学、青秀区刘圩镇那里小学等学校少先队组织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着重分析思政育人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少先队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现状,思考并探索思政育人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少先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实施路径,并最终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教育实践策略。

课题组以少先队员和辅导员为调查对象,分别设计了针对辅导员和少先队员的调查问卷。我们发放了总样本为522份的问卷调查,包括100份辅导员调查问卷,422份少先队员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488份。市(城)区小学占比34.36%,乡镇学校占比 58.06% ;边境地区学校7.58%。问卷填写者均为各校少先队辅导员及少先队员。辅导员问卷和少先队员的调查内容均由“基本情况——理念认知——开展情况——活动形式”这四个维度组成。主要是了解调查对象的性别、民族等基本信息;了解调查对象对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的基本认识情况;了解相关学校少先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情况;以及了解学校具体是从哪些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

一、学校少先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调查

(一)学校少先队员及辅导员基本情况调查

1.少先队员基本情况调查

对少先队员的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少先队员的民族及是否了解本民族的文化。调查结果如下表1-1、1-2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先队员中以壮族人口为主,占72.75%,汉族和其他民族占总比27.25%。少先队员对本民族文化习俗很了解仅占22.51%,综合这一结果来看,多数少先队员对本民族文化习俗虽了解但不够深入,对民族文化习俗的了解还有待提高。这就是为学校少先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2.辅导员基本情况调查情况

本次问卷主要分布在广西南宁市凤翔路小学、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下雷中心小学、青秀区刘圩镇那里小学等学校,地处:城市、乡镇、边境地区学校。并且覆盖低中高不同年级的辅导员;就任辅导员的年限而言分为三个部分为:1-3、5年以下、10年以上。详见下表:

综上可知,受访学校少先队辅导员任教的年级分布相对均匀,为36.76%、32.35%、30.88%低年段分布相对略多;辅导员任教的年段10年以上的人数占比较多占总数的42.65%,其中任教5年一些的占17.65%,而任教1—3年的辅导员占39.71%,从中可知辅导员的年龄趋于年轻化。表2-3反映了本次调查问卷辅导员的主要分布,城市学校占57.35%,乡镇学校占11.76%,边境地区学校占30.88%,调查的城市学校中的辅导员相对较多。

从以上三个表我们可以了解到辅导员任教的年级分布相对均匀,年龄趋于年轻化,城市学校中的辅导员相对较多。年轻化、均衡化也为课题研究的探索提供了保障。

(二)关于少先队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情况的调查。

1.关于少先队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情况调查

课题组设计了3个问题进行了解。

通过调查发现少先队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情况,可以了解到,大多数少先队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数都是通过长辈、老师讲述,阅读书籍,学校少先队活动的途径来认识。此外,75.59% 的少先队员认为将此项学习是少先队的活动一部分,但也有 7.11%的少先队员认为从未接受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17.3%的少先队员选择“不确定”这一选项。

2.辅导员对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的基本认识

通过调查辅导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认知情况如下:(结果见表2-3、2-4、2-5)

通过以上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学校少先队组织的辅导员都参加过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培训,并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基本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标和意义。100% 的辅导员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少年儿童的影响重要;但也有32.35%的辅导员表示没有参加过培训,11.76%的辅导员没有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三)学校少先队组织开展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的情况

1.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少先队活动的情况调查

2.辅导员层面对学校少先队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少先队活动的情况了解

关于学校少先队开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的情况,如问题“您的学校是否设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辅导员问卷呈现以下结果:

问题“您的学校是否开展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的少先队活动?”见图2。

问题“您的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少先队活动的频率?”见图3。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是设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占比还是相对较高的占67.65%,但是也有16.18%辅导员不确定自己学校是否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及也有16.18%的辅导员辅导员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没有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从图2得知,学校开展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的少先队活动还是相对较多的,占57.35%,也有36.76%的学校只是偶尔开展类似的活动,依然存在5.88%的学校从未开展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的少先队活动。由图3可知,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少先队活动的频率相对较高,占56%,有38%的学校偶尔开展,依然存在6%的学校不怎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少先队活动。

(四)对学校开展何种形式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调查

学校建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领导小组,也经常开展相关少先队活动。辅导员和少先队员们认为哪种形式的少先队更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呢?课题组也分别进行了调查了解。

1.少先队员感兴趣的少先队活动形式

从上表不难看出,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逐步推进,各学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少先队员活动,其中,有民族特色的展示、体验课程和各民族的习俗和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分别占到78.67%和76.3%。调查显示队员们更偏向于实践和体验,对时事政治关注较少,此外少先队员们通过“红石榴”争章,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争章学习。

2.辅导员层面关于学校将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少先队活动情况的情况

从调查结果可知,各中小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少先队活动的方式多为举行相关内容的少先队主题队会或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其中,44.12%的辅导员所在学校已将此项教育视为学校常态化的少先队活动内容,并且开展频率高。

二、少数民族地区少先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一)有意识,但仍需加强引领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仍有少数少先队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模糊不清,主动了解的更是在少数。同时也发现仍有少数辅导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了解不够深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仍是学校少先队、辅导员们应该深耕的话题。

(二)有组织,但内容不够完善

综合调查结果来看,课题组发现,无论是城区学校、乡村学校、边境学校,大多学校都设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此可见学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对较高,也都有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的少先队活动,并且开展的频率不低,从而更有利于促进队员增加民族共同体意识。但是少先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基本就是上一节队会课或班会课,或者是参加学校组织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等。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辅导员认为还可以从组织有民族特色的展示、体验活动;积极传承各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座;尊重各民族的习俗和传统文化;开展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交流活动等形式进行活动的开展。也有10.29%的辅导员对学校关于少先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提出的宝贵的建议,如:领导多重视,有家长的支持,以及少先队员有亲自实践的体验才能更好的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开展。

其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所包含的内容相当丰富,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可以从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团结、热爱民族文化、热爱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伟大成就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教育,牢固树立“四个共同”意识,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以,中小学少先队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也应当围绕这一目的而展开。

(三)有实施,但未有课程体系

少先队员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正在逐步深入,学习兴趣得到一定提高。但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少先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仍处于比较零散的状态,主体原因是辅导员对思政育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学习不足,没有以课程建设的思路来开展教育实施。理论学习不足,课程目标不明确;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内容单一;组织实践不到位,课程设计不完善;评价方式不统一,导致成效不明显——因此学校少先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学校重要课程进行课程设计,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范式,多开展少先队员们喜闻乐见的活动课程,可以激发少先队员兴趣,实现育人+育德的教育目标。

课程开发要从实践经验中为学校少先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提供新理论视角。本研究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少先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依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对少数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优化路径和思考。从经验总结中优化学校思政育人途径,从整体把握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遵循的教育教学原则和研究策略,全面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路径。

(四)有评价,但未能导向引领

在调查中发现,学校少先队开展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也有与“红领巾争章”活动相结合。比如凤翔路小学,组织全校少先队员积极参加大队部和中队开展的“八桂山娃颂党恩”大队部活动、参加中队的“君智课程”传承民族文化、参加“君子课程”探寻民族团结、组织红领巾假日小队……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发现祖国、家乡、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带领我们走向幸福辉煌,开展“石榴花章”的争章活动,少先队员们通过“红石榴”争章,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争章学习。

但是仍然没有把争章与课程实施相结合,形成完善的评价机制,不能全面、客观衡量课程实施中少先队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情况。

三、少数民族地区少先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施内容:

思政育人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先队开展“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少先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中的行为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更细化的思政育人层面落脚,从课程建设、主题队会、学科教育、校外实践、评价制度等五个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少先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进行实践研究,最终提出的具有可行性的、创新性的“五个结合”的实践策略。对发展少先队员核心素养,提升国家课程实施水平,实现理论和实践方面创新都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本课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少先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中的行为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更细化的思政育人层面落脚,从德育教育、学科教育、家校共育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少先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进行实践研究,最终提出的具有可行性的、创新性的“五个结合”的实践策略。

1.学校思政课程与学校课程相结合。

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是少先队员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至关重要,为少先队员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创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学校其他课程相结合,使少先队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理想依依、价值理念、民族团结教育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民族教育的使命,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专题教育与主题队会相结合。

最新颁布的《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版)》中强调了要扎实开展好校内外的少先队活动课程。专题教育与主题队会相结合,将价值观理念与节庆、文明礼仪教育相结合,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少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塑造各民族少先队员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3.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结合学校每月一次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寓于队员的学习与活动当中,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

4.城市小学、乡村完小、边境地区学校少先队工作相结合

以城市小学、乡村完小、边境地区学校这三类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少先队建设为抓手,共同研究,不断完善,家校社联动,不断探索构建民族团结教学全域化体系。

5.辅导员水平提升与完善评价制度相结合。

通过培训、课题研究、理论学习等,提高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并通过完善评价体系,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

劳颖明(1974.10—) 女,广西南宁人,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南宁市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小学基础教育。

廖章帆(1993.08——)女,广西罗城人,共青团员、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基础教育。

甘丽洁(1988.09——)女,广西南宁人,中共党员、一级教师,青秀区优秀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小学基础教育。

南宁市凤翔路小学参加广西少先队重点课题《思政育人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少先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研究》(课题编号20232JY13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