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与案例分析

黄风廷
  
科教文创媒体号
2024年78期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佛冈中学 5116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与实践策略。通过对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一元二次方程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等关键章节的教学实践,本文分析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深度理解及增强课堂互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学生参与度不均、时间管理挑战及评价体系构建难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结合具体案例展示了这些对策的有效实施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质量提升,为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互动;教学案例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高中数学这一抽象性、逻辑性强的学科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融合了讲授式与讨论式优点的新型教学模式,近年来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该模式通过“讲授-内化-讨论”三个环节,旨在平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促进知识的深度加工与内化。本文聚焦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与效果,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一、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函数教学中引入对分课堂,首先意味着学生需要在课后投入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精炼的讲授,为学生勾勒出函数知识的框架与核心概念,随后学生需自主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完成初步的知识内化。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还培养了其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意识,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一元二次方程与函数图像的关系,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函数零点、极值等概念,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跨越。

(二)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应用

对分课堂强调“内化”环节,即学生在课后通过独立思考、完成作业或实验等方式,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试错、反思,直至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在函数教学中,这种深度理解尤为重要,因为函数概念抽象、应用广泛,只有真正掌握其本质,才能灵活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教学中,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函数的图像、性质,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函数增减性、奇偶性等核心概念,为后续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复杂函数奠定基础。

二、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度不均

在对分课堂实施过程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表现为课后自主学习不积极、讨论时沉默寡言。这可能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差异及自我管理能力有关。若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严重影响对分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时间管理挑战

对分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后投入大量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但高中阶段学生课业负担重,时间分配成为一大难题。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既完成其他科目的学习任务,又能充分准备对分课堂的讨论内容,是学生普遍面临的困扰。

(三)评价体系构建难题

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考试成绩,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在对分课堂中的表现与成长。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既能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能体现其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是对分课堂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差异化指导,激发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参与度不均的问题,教师可采取差异化指导策略。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点及学习难点,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微课视频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设立学习小组,鼓励组内互助,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三角函数”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不同难度的探究任务,如基础概念理解、图像绘制、实际应用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完成,并在课堂上分享成果,激发学习兴趣。

(二)时间管理培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为解决时间管理难题,教师可开展时间管理培训,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如教授“番茄工作法”、制定学习计划表、设置优先级等方法,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习与休息时间。同时,建立家校合作机制,与家长共同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并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预习报告,以此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成长

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教师可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可引入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同伴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监督;教师评价则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系列评价活动,如课堂讨论表现评价、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小组项目评价等,全面反映学生在对分课堂中的学习成果与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意义,不仅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还加深了学生对函数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应用,同时增强了课堂互动与合作学习。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学生参与度不均、时间管理挑战及评价体系构建难题等问题。通过差异化指导、时间管理培训、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及强化课堂讨论等策略的有效实施,这些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未来,随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与推广,相信其将在高中数学乃至更广泛的学科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帅中涛.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2, 000(003):126-126.DOI:10.3969/j.issn.1672-1578.2012.03.094.

[2] 杨增权.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数学思想的实践渗透分析[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6(25):3.DOI:CNKI:SUN:JYXD.0.2016-25-124.

[3] 冯军.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渗透数学思想的实践探索和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 2014(11):2.

[4] 许红玲.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整合与案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4-09-15].DOI:CNKI:CDMD:2.1013.14320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