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跨学科融合式教学实践

葛园
  
科教文创媒体号
2024年78期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九中学 830023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跨学科融合式教学的实践方法和实施策略。通过分析跨学科融合教学的重要性及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结合高中地理统编教材第一单元的具体内容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双新背景;高中地理;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1.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改革"(简称“双新”)的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高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不仅要传授地理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跨学科融合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因此,探索和实践高中地理跨学科融合式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跨学科融合式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跨学科融合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各学科之间相对独立,学生所学的知识较为零散,难以形成系统的认知。通过跨学科融合教学,可以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可以结合物理学中的天体运动理论,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地理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跨学科融合教学,可以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例如,在学习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构造运动时,可以结合地质学中的相关知识,带领学生进行模拟地震、火山喷发等实验,使他们对地质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动力。

跨学科融合教学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教师可以设计出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例如,在学习地球表面的风化、侵蚀和物质循环时,可以结合化学中的反应原理和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知识,设计一系列实验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3."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跨学科融合式教学实践的问题

3.1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滞后

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虽然跨学科融合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滞后。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缺乏对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例如,在讲授地球与地球的运动时,教师往往只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与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的知识整合,使学生难以形成全面和系统的认知。此外,一些教师在实施跨学科融合教学时,缺乏有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导致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教师的跨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不足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跨学科融合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方法。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的限制,难以胜任跨学科融合教学。例如,在讲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构造运动时,教师需要具备地质学、物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效地进行跨学科整合和教学。而一些教师由于知识储备不足,难以深入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影响了教学效果。

3.2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不足

学生的学习习惯不适应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习惯。而跨学科融合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许多学生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难以适应,学习效果不理想。例如,在进行地球表面的风化、侵蚀和物质循环的跨学科探究时,学生需要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知识整合,而一些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学习习惯和能力,难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跨学科融合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综合能力不强,难以胜任跨学科融合学习。例如,在学习地球与地球的运动时,学生需要将地理知识与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但一些学生由于相关知识储备不足,综合能力不强,难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此外,跨学科融合教学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合作学习和沟通能力,而一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影响了学习效果。

4."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跨学科融合式教学实践的对策

4.1提升教师的跨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在“双新”背景下,提升教师的跨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是实施高中地理跨学科融合教学的重要对策。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教学方法,通过参加专业培训、进修学习和教学研讨等方式,提升自身的跨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例如,地理教师可以参加地质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培训课程,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从而在地理教学中更好地进行跨学科融合。针对具体案例,如在讲授“地球与地球的运动”时,教师可以结合物理学中的天体运动理论,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演示,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现象。

教师应加强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组织,提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设计跨学科融合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效地整合和应用各学科的知识。针对具体案例,如在学习“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构造运动”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实验和探究活动,如模拟地震和火山喷发,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地质现象的成因和机制。

4.2优化教学资源和支持系统

在“双新”背景下,优化教学资源和支持系统是实施高中地理跨学科融合教学的重要对策。学校应加大对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投入,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和设备支持。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地理、物理和生物等多学科共用的实验室,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教学资源,满足跨学科融合教学的需求。针对具体案例,如在进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构造运动”实验时,学校应提供地质模型、地震仪和火山喷发模拟器等设备,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探究学习。

学校应建立有效的教学支持系统,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支持和帮助。例如,学校可以成立跨学科教学团队,由地理、物理和生物等学科的教师组成,共同研究和设计跨学科融合教学活动,提升教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针对具体案例,如在设计“地球与地球的运动”跨学科教学活动时,跨学科教学团队可以共同讨论和制定教学方案,通过多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5.结束语

“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对于提升地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升教师的跨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优化教学资源和支持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当前跨学科融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丰富的学习体验。同时,跨学科融合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姜君轶."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跨学科融合式教学实践 ——以"脱贫攻坚乘风而行"为主题[J].地理教学, 2022(8):43-45.

[2] 章钦.浅探新形势下高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J]. 2021(2020-46):63-64.

[3] 李燕妮.地理,语文跨学科整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2024-06-2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