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体育训练科学化进程中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宫曾铭
  
科教文创媒体号
2024年78期
延安大学 716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体育训练理念的不断更新,科学化训练已成为提升运动员竞技水平、推动体育事业进步的关键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教练员作为训练活动的核心指导者,其专业素养、执教能力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对于促进体育训练科学化进程、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体育训练科学化背景下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训练科学化;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专业素养;执教能力

引言: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竞技体育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训练科学化作为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关键途径,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科学化训练不仅要求训练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更强调训练过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教练员作为训练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其知识更新、技能提升和理念创新对于科学化训练的推进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我国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尚不健全,存在诸多问题,如培训资源分配不均、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培训方式单一等,严重制约了教练员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的提升。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对于促进体育训练科学化进程、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竞争力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训练科学化对教练员继续教育的新要求

(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体育训练理论的不断发展,新的训练理念、方法和技术层出不穷。教练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训练成果和动态。这就要求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满足教练员知识更新的需求。

(二)技能提升要求更高

科学化训练不仅要求教练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他们具备高超的实践技能。如技术分析法、周期性训练法、模拟比赛训练法、交叉训练法、心理训练法等科学化训练方法的运用,都需要教练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因此,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应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

(三)综合素质要求全面

在竞技体育领域,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对于运动员的成长和团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除了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外,教练员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等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在注重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关注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二、当前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资源分配不均

当前,我国教练员继续教育资源分配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一些发达地区和重点项目的教练员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和弱势项目的教练员则面临培训资源匮乏的困境。这种不均衡现象不仅影响了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也制约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

(二)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部分教练员继续教育课程在设置上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与教练员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一些课程内容陈旧、方法落后,无法满足科学化训练对教练员的新要求。此外,一些培训课程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

(三)培训方式单一乏味

目前,我国教练员继续教育方式主要以集中授课为主,缺乏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这种单一乏味的培训方式不仅难以激发教练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难以满足不同教练员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

(一)完善培训资源分配机制:确保教育公平与资源共享

政府和教育机构应深刻认识到体育教练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并加大对其的投入力度。为了实现培训资源的合理分配,一方面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等手段,特别是针对欠发达地区和弱势项目,为这些地区的教练员提供更多的继续教育机会,帮助他们提升执教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建立全国性的教练员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将各地的优质培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培训效率,还能促进各地教练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优化培训内容设置:紧跟时代步伐,注重实践技能

随着体育训练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科学化训练要求的提高,优化教练员继续教育的内容设置显得尤为关键,培训内容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及时引入最新的训练理念、方法和技术,确保教练员能够掌握最前沿的执教知识,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让教练员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新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后,还应关注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这些都是现代教练员必备的重要素质。

(三)丰富培训形式和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共同成长

为了提高教练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应不断丰富培训形式和方法。除了传统的集中授课方式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等,为教练员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同时可以组织工作坊、研讨会等活动,让教练员在互动交流中学习和成长。此外,还应鼓励和支持教练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分享成功经验、交流心得体会等方式,促进他们之间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四)建立科学的评估与反馈机制:确保培训质量,跟踪成长轨迹

建立科学的评估与反馈机制是确保教练员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定期对教练员的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给予教练员正面或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个人档案等方式,跟踪记录教练员的成长历程和发展轨迹,为他们的长期培训规划提供数据支持,也有助于教练员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五)加强与国际先进经验的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加强与国外先进体育培训机构和专家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引进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方法,推动我国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同时,应鼓励和支持我国教练员参加国际性的培训和交流活动,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国际先进的执教理念和方法,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教练员的执教水平,还能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国际化发展。

结束语:体育训练科学化进程中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完善培训资源分配机制、优化培训内容设置、丰富培训形式和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估与反馈机制以及加强与国际先进经验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体育训练理论的不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将不断完善和优化,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谢欢.对构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的人本化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9, 25(5):2.

[2] 李建设.体育科学研究工作者的继续教育[J].体育与科学, 1990(01):47-48.

[3] 邢文华,余学峰,钟秉枢,等.体育教练员继续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体育科技, 2002, 38(9):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