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与成绩的影响研究

王凯
  
科教文创媒体号
2024年87期
罗城乡中心完全小学422116

摘要:游戏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本文主要探讨了游戏化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与成绩的影响,通过分析游戏化学习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在课堂中的效果,研究了该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的提升作用。研究表明,游戏化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案例分析,本文进一步论证了游戏化学习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学习兴趣,成绩提升,课堂效果

引言

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学习兴趣与成效对学生整体学科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缺乏兴趣,导致成绩提升缓慢。近年来,游戏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游戏化学习通过将游戏元素引入课堂,使学生在“玩”中学习,以更为生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其学习效果。因此,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游戏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游戏化学习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1)游戏化学习的概念

游戏化学习是指通过将游戏设计元素和思维方式应用到非游戏情境中,以提高用户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学习的核心在于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活动结合,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数学概念。这一学习模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有效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畏难情绪,使学习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

(2)游戏化学习的理论基础

游戏化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动机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构建知识。在游戏化学习中,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的游戏活动主动获取知识,符合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此外,动机理论指出,外部激励有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而游戏化学习正是利用了奖励机制、竞争和成就感等外部激励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游戏化学习不仅具有理论支持,而且在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3)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学习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数学思维能力。然而,传统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游戏化学习则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使数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尤其是在问题解决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游戏化学习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习成绩。

二、游戏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数字化游戏的引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字化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例如,通过数字拼图、计数游戏和数学竞赛等活动,学生可以在游戏中练习基本数学运算,并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这些数字化游戏不仅适应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还能够根据学习进度进行自适应调整,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情境式游戏化学习活动

情境式游戏化活动通过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商店购物”游戏中,学生需要完成购物清单上的任务,通过计算货物的价格和找零金额来练习加减法运算。这类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游戏化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1)增强课堂参与度

游戏化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数学课堂上,通过竞赛类游戏或团队合作类游戏,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课堂氛围显得更加活跃。学生不仅被游戏情境所吸引,更能在互动中加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通过参与感的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会有所提升,从而更主动地投入学习。

(2)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通过游戏化学习,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反馈,这种正向激励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接受和态度常常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游戏化学习中的奖励机制和友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容易产生自信,逐渐克服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进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

(3)促进学习的持久性

游戏化学习不仅对短期学习兴趣有促进作用,还能对学生的长期学习动机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游戏化学习为他们提供了轻松愉快的学习途径,使其能够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发现数学的乐趣,并愿意长时间坚持学习。

四、游戏化学习对学生成绩的提升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学习除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外,对其学习成绩也有显著提升作用。通过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中,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高,且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

(1)知识理解的加深

在游戏化学习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反复练习,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例如,通过分类和排序游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字排列的规律,进而在练习中获得熟练度。通过对知识点的反复操作和互动,学生在游戏中不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成绩的提升。

(2)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游戏化学习的设计本身就蕴含逻辑推理。例如,通过数独类游戏,学生需要依据数字间的关系来完成填数任务,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运算能力,也锻炼了逻辑推理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通过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得以提高,学习成绩也随之上升。然而,游戏化学习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平衡游戏性与学科性,以及如何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设计合适的游戏内容等。

参考文献

李雨聪.促进小学生编程学习投入度的游戏化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23.DOI:10.27684/d.cnki.gxndx.2023.004144.

谢和平,陈慧然,白炫烨,等.智能平板对中小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基于国内46项课堂教学研究的元分析[J].教育观察,2023,12(26):1-5+19.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3.26.028.

闫桐桐.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游戏化教学设计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23.DOI:10.26995/d.cnki.gdqsc.2023.00124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