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刘竹秋
  
科教文创媒体号
2024年94期
四川省东汽八一中学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方法,分析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方面的应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初中英语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学生;中心;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方法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初中阶段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概述

1.1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基础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植根于现代教育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构建知识,这一观点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进一步指出,学习是通过社会互动和语言交流实现的,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产物,而非被动接受的,这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教学过程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力。此外,教师应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通过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反馈,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在中国,这些原则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

2.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2.1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法主要依赖于教师讲授和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学生缺乏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导致语言能力的提升有限。此外,传统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得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中国,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需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2.2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必要。首先,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其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运用,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此外,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中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为此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3.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法

3.1个性化教学策略

个性化教学策略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方法中占据重要地位。该策略的核心在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因素,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需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如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背景信息。

3.2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入与输出。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一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拓展自己的思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3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法中的重要手段。在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如购物、旅行、社交等,使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

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抽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语言运用,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语言的魅力。通过情境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还能在实践中提高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

3.4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法中的重要策略。该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合作学习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分组,并设计适合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如项目研究、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合作学习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在合作中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和协作。

4.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的挑战与对策

4.1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方法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关键的一环。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课堂上的主导权几乎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中。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的角色需要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多维度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

教师角色的转变体现在教学设计上的变化。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而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设计出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方案。这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整合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角色的转变还体现在课堂互动方式的改变上。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互动方式的改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2教学资源的配置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教材和教辅材料上,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资源的配置需要更加多样化。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和开发适合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实物教具等。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学校和教育部门需加大对教学资源建设的投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同时,教师也需积极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自主设计和制作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4.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等。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时间管理、笔记整理、问题解决等。

结语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初中英语教育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刘竹秋,汉族,重庆潼南人,教师,1977年9月7日 从事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许国红.构建初中英语诗意课堂,有效提升学生思维品质[J].学周刊,2021, (23):103-104.

[2]刘思思,李凤香.学生主体发展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究[J].中学生英语,2021, (40):76-77.

[3]李琴.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2,(05):99-10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