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花草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熊姝琪
  
科教文创媒体号
2024年97期
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区幼儿园 215200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幼儿教育越来越注重实践体验与自然教育的结合。陶行知提出的“活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回归生活,通过真实的体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自然中的花草不仅是幼儿接触自然的重要媒介,更是他们探索生命与环境的理想途径。因此,基于“活教育”理念开发的花草课程,旨在通过实际的种植与观察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环保意识。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发并有效实施花草课程,分析其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活教育;幼儿园;花草课程;教学创新

引言

“活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在于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注重实践和体验,强调孩子通过亲身接触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自主学习。“活教育”理念在幼儿园花草课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幼儿从实践中获得知识,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社交能力以及环保意识,实现了身心全面发展。因此,花草课程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理想教育途径之一。

一、“活教育”理念在幼儿园花草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活教育”理念在幼儿园花草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其核心在于通过实践体验帮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获得知识与能力。花草课程顺应了幼儿的天性,符合“活教育”理念中强调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幼儿通过亲自参与植物的种植、观察、护理等活动,能够直接接触大自然,感受到生命的生长过程,培养起对自然的兴趣与好奇心。这种实际操作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还能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1]。花草课程通过与自然的互动,让幼儿在情感上与自然建立联结,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在亲眼目睹植物从种子发芽到茁壮成长的过程中,幼儿逐渐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与美丽,进而感知生命的价值。这种通过亲身体验而获得的环保意识,比单纯的书本知识更加深刻持久。花草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幼儿的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不仅促进了他们的社交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种植花草,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分享任务、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巧。同时,花草的生长需要细心观察与耐心等待,这也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了细致入微地观察自然现象,并逐渐培养出持久的注意力与耐心。

二、“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花草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

(一)以儿童为中心,优化课程设计

在“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幼儿园花草课程的开发应以儿童为中心,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兴趣需求。陶行知的“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体验来学习。花草课程应注重儿童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课程设计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层次和认知水平进行分段实施。例如,对于低龄幼儿,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观察活动,如认识花儿的基本特征、观察花瓣的形状和颜色等;而对于高龄幼儿,则可以增加更多动手实践的环节,如亲自种植植物、参与植物的日常护理等。循序渐进的设计不仅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不断提升认知能力[2]。在《花儿朵朵开》主题活动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认识花儿,教师带领幼儿在校园内认识各种常见花的类别,进行简单的花瓣分类;第二阶段是花儿的种植与观察,幼儿亲自种植向日葵,记录它的生长变化,并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达对向日葵的观察与感受;第三阶段是展示,孩子们不仅要照顾自己的植物,还会在园内组织一个“小小植物展”,展示他们的种植成果。

(二)多学科融合,探索课程整合

“活教育”理念主张教育内容不应孤立存在,而应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花草课程的开发应注重多学科的融合与整合,通过将自然科学、美术、语言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构建一个跨学科的学习体系。幼儿通过观察花草、记录花草的生长、描述自己的发现,不仅学习了自然知识,还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观察向日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讲故事、绘画等形式表达他们对向日葵生长的理解,这样不仅能让他们更深入地参与课程,还能拓展他们的创造力。比如说,教师可以要求幼儿每天记录自己种植的植物的变化,形成植物成长日记,并将其与语言表达练习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描述他们看到的花的颜色、形状,鼓励他们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这些观察。此外,幼儿还会通过绘画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将植物日记与美术课程结合[3]。

(三)强化家园共育,整合利用资源

“活教育”理念强调教育不仅发生在学校,也应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实现“生活即教育”,有助于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还能增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保护意识。比如,在《留住花儿的美》主题活动中,通过下发调查问卷,孩子和家长一起了解花儿脱水的方法,并记录在调查问卷中。幼儿通过分享自己与爸妈调查的结果,实施验证自己的方法,加深了幼儿对于干花制作的认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也更深入了解了幼儿的学习方式。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与花草课程相关的家庭作业或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植物种植和护理。例如,可以组织“周末小园丁”活动,要求家长与孩子在周末共同完成一次植物护理任务,为植物浇水、修剪枝叶,或者带孩子去公园或植物园参观,并记录他们的观察[4]。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参与,不仅加深了幼儿对植物的了解,也增强了亲子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家园联系手册、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保持沟通,确保家长能够理解和支持课程的目标与实施方法,从而在家庭中延续课堂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花草课程是“活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应用,具有广泛的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花草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多学科融合以及家园共育和社会资源的利用,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自然体验帮助他们形成了责任感和环保意识。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幼儿园花草课程的进一步推广和改进,将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吉慧云. “活教育”理念下如何构建自然体验式花草环境[J]. 文渊(小学版),2024(7):391-393.

[2] 林晓兰. 幼儿环保教育生活化的教学体现[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0):1030.

[3] 洪养娣. 幼儿园"亲亲花草"项目活动的实践与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23(10):133-135.

[4] 孙乐妹. 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幼儿园自然角活动案例探析[J]. 成才之路,2020(33):111-11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