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高段思政教育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研究
摘要:小学高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思政教育在这一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高段思政教育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通过分析两者融合的意义、面临的问题以及融合策略,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路径。结合《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我们是公民》《我们的国家机构》等教学案例,本文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小学高段思政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段;思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策略;教学案例
一、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高段思政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学生进入高年级,其认知能力、情感发展和社会意识逐渐增强,思政教育在这一阶段的任务更加艰巨。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小学高段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融合,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小学高段思政教育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意义
(一)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基础
小学高段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教育在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套清晰、明确的道德准则,帮助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例如,通过《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这一主题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在教学中,教师讲述国土的辽阔与美丽,以及无数先辈为了保卫国土所付出的牺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高段思政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涵。在小学高段思政教育中融入这些价值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认知框架,提升其综合素质。例如,在《我们的国家机构》这一主题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政治体系,培养其政治素养和法治意识。
三、小学高段思政教育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方法单一
当前,小学高段思政教育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教学内容与方法单一的问题。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提问等传统方式,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仅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效果,也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渗透。
(二)家庭与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家庭与社会环境对于小学高段思政教育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家庭与社会环境中存在一些不利于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例如,部分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情感发展;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和负面信息,容易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冲击和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削弱了思政教育的效果,也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渗透。
四、小学高段思政教育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策略
(一)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为了将小学高段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融合,教师需要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首先,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例如,在《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这一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时事热点和地域特色,引导学生关注国土问题,培养其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历史文化、地理知识等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家校合作与社会实践
为了促进小学高段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学校和教师需要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首先,学校应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成长情况,共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我们的国家机构》这一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讨论,共同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政治体系,培养其政治素养和法治意识。
(三)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为了将小学高段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融合,学校和教师需要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首先,学校应完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门课程之中,形成协同育人的格局。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情况。
五、案例展示
(一)案例一:《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
在我校的一次思政课上,教师以《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为主题,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了国土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文化。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土的重要性,并讲述了无数先辈为了保卫国土所付出的牺牲。学生们被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课后,教师还组织学生参观了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址,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国土的魅力和价值。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国土的认识和了解,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二)案例二:《我们是公民》
在我班的一次思政课上,教师以《我们是公民》为主题,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课堂上,学生们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如警察、医生、教师等,通过模拟场景的方式了解了公民在不同职业中的责任和担当。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解,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课后,教师还组织学生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使命。
(三)案例三:《我们的国家机构》
在我校的一次思政课上,教师以《我们的国家机构》为主题,通过讲解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政治体系。课堂上,教师结合时事热点和地域特色,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政治生活,培养其政治素养和法治意识。同时,教师还邀请了学生家长参与课堂讨论,共同引导学生认识国家机构的重要性和作用。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国家机构的认识和了解,还培养了其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结语
小学高段思政教育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家校合作与社会实践、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等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将两者相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家庭与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加强家校合作和社会资源利用,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这一融合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毛志伟,董荣泼,李桧旻,等.红色文化融入中小学阶段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践进路[C]//2023中西部地区教育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二).2023.
[2] 朱绪武.以小学思政课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3(9):I0024-I0024.
[3] 马浩容.思政一体化建设下小学高年级法治情境教育模式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24(3):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