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标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初中语文教育面临着从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转变的要求。在写作教学方面,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新课标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要求,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写作教学的策略与实践。文章首先分析了新课标下初中生写作能力发展的目标,接着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策略,并通过具体教学案例展示了策略的实际应用。最后,提出了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新课标,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育的核心目标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尤其是在语文写作教学领域,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的迫切任务。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体现。如何在新课标的框架下,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新课标下初中写作教学的目标与挑战
1.新课标对初中写作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育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在写作方面。写作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具备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这一过程中,语言的运用能力和思维的深度是评价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基础的写作技巧,还要关注学生个性化表达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初中生写作能力的现状与瓶颈
许多初中生在写作时存在语言表达单一、思维浅显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源于学生对写作的理解较为肤浅,往往停留在简单的模仿阶段。学生的写作大多缺乏独立思考的深度和个性化的见解。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内容重复、框架化,缺乏创新思维。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写作缺乏兴趣,写作被当作一种单纯的任务完成,而非情感表达的途径,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3.新课标下写作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
新课标下,初中写作教学面临着多重挑战。首先,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存在瓶颈。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写作规范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层面的引导。教师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激发,往往通过统一的评价标准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这种做法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表达。其次,现有的评价体系未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能力。传统的作文评分体系过于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和结构的完整性,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创意表现。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写作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语言应用能力是写作教学的基础,尤其是在新课标背景下,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依托语言的实践和运用。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写作任务来促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使用语言。例如在我们配套使用的教辅《同步练习册》中,每一课练习后面都会有一个小练笔,要求结合本课所学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围绕一个话题进行片段练习,任务设置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巧妙运用成语和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和给定的例文,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恰当地选用词汇、句式等。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写作辅助软件,如“作文网”平台,提供大量的作文范例和写作素材,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和写作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断积累,不仅提升了语言的准确性和多样性,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写作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思维的训练。新课标强调,写作教学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创设多元化的写作情境,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我们一个单元的写作训练中,我设计了一个名为“未来的城市”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描述一个未来科技发展的城市。学生需要在写作过程中不仅展现自己的想象力,还要通过对未来科技与社会的思考,形成独立的观点和创意。在写作过程中,我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宽写作思路。学生通过这一任务,锻炼了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写作的内容和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对于部分学生,我们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参考书籍或引导其使用一些思维导图工具,如“XMind”,帮助学生在写作前进行思维整理,提升写作思维的层次和深度。
3.关注个性化写作,促进学生情感与表达的结合
个性化写作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一环。新课标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写作教学应让学生自由表达,鼓励他们将个人的情感和体验融入到写作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写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比如,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我心中的英雄”主题写作活动,要求学生写一篇自己心中英雄的作文。这一写作题目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选择自己崇拜的人物,进行情感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展示了对人物的理解,还在写作中融入了自己对“英雄”的独特见解。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多样的写作形式,如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使得学生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能提升写作技巧。通过这种个性化的写作任务,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写作能力也在情感表达和技巧运用的交织中得到了显著提高。
结论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必须转向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发展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以及关注个性化表达,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实践证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如情境创设、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等,能够使学生在写作中更加主动参与,增强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创造性。写作不仅是语言的训练,更是思维与情感的表达。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能够推动写作教学的深度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能力提升,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军. (2021).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艳梅. (2020).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探讨》. 教育教学论坛, 23(12), 45-47.
[3]张桂林. (2022).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语文教学与研究, 17(9), 60-62.
[4]孙小兰. (2019).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探索》. 现代教育科学, 11(8), 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