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指向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的主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本文从研究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的主题式教学实践出发,通过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剖析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的内在联系和拓展空间,指出其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分析主题式教学在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中的实践应用及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同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从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总结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 主题式教学 教学评价 学科交叉
一、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的概念和发展意义
学科融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它是建立一种新型的、高效的、综合性教学模式,将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内容和能力教育相互融合。学科融合的概念在不断拓展内涵的同时,将学科间的联系、交流、逻辑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打破学科疆界,创造具有开创性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不可否认的是,学科融合已经成为推动教育整体素质、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其将成为教育教学的一轮新的高峰,为未来的教育发展引领方向。
在当今社会,对高中政史地三门学科的知识掌握和运用,已经成为影响个人社会发展的必修课。为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更好地配合社会对人才发展的实际需要,高中政史地学科的融合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 主题式教学在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教学中的实践要求
随着教育新课程改革发展,主题式教学已然成为具备广泛适用性的教学模式,其以主题为核心的、跨学科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在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中采用主题式教学实践,发挥高中政史地三大学科的互动性和协同性。因此,为实现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有效落地,我们需要在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教学中应用主题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
首先,在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教学实践中,主题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必须被牢固掌握: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在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教学中,教师需紧密联系三个科目的知识要点,将其结合为一个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和交流探讨,以实现知识点之间的有效链接,并在过程中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其次,主题式教学在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中的具体实践需要关注教学设计的细节。课堂教学需要围绕主题,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活动、小组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实验等方式,深入了解主题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可以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教学设计,实践中探讨历史事件的背景、政治分析或地理因素等,挖掘知识点间的关联性。
最后,教学评价在主题式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主题式教学的精髓在于激发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学设计需要符合学生实际,考虑学生兴趣、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等,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效果评估时,教师需要综合考虑知识点理解与综合应用的水平,同时掌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根据学生表现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方案。
综上所述,主题式教学在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教学中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值得全面推广。政史地三科的融合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主题为驱动,辅助学生有效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三、主题式教学在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中的优化和发展
在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的主题式教学实践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传统学科教学体系下课程间缺乏关联性和联系性。学科教学内容的分散常常使学生出现拔苗助长,即高估自己的学科能力,或低估某一学科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其次,学科间教师资源和教学方法存在协调差的问题,教师由于专业领域局限性,缺少对于其他学科的了解和思考。同时,不同学科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存在差异和不兼容性,导致教师在进行跨学科教学时缺乏足够的认识。最后,在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的主题式教学实践中,出现学科之间信息量不均衡现象:由于历史地理政治知识点的数量、难度较大,易导致学生因难度较高而忽略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把握,而出现对于整个学科的知识结构的扭曲和偏差。这也是主题式教学在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探索优化和协调的教学模式和方案,以更好地促进高中政史地学科的融合和发展。
第一,注重学科的融合实践探讨:政史地是紧密联系的学科,但是传统教学中常常忽略它们关联性,导致学生对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认知不足。因此,我们采用主题式教学,通过选择一个主题,涵盖多学科的关键概念、事件、人物等,将三个学科进行融合,并且设置若干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和发现学科之间的联系。
第二,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人发展:传统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难以满足,往往给学生成为“知识的接收者”带来很大困难。而主题式教学则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调研、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找到学科学习与自身发展的契合点,从而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将自己的思想和个性特点融入到学习过程中,是更符合学生个性化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方面。
第三,综合教材选用和课程的设计:现有的教材设计和内容有时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因此,可以考虑将历史、地理、政治等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历史、地理、政治的现实意义,使学习内容更加接地气,让学生对学科学习感到兴趣。此外,对于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情境需求,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一定的变通性和多样性,设定不同角色情境,让学生以多维度视角方式解决问题,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四、 对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的主题式教学实践的未来展望
随着教育理念和方式更新,主题式教学已经成为高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科交叉和跨学科思维能力。而政史地学科的融合则更是需要主题式教学来促进其发展。在未来的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中,主题式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拓展和发展:
首先,主题式教学可以引入更多的现代技术手段,如互联网、智能终端等,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其次,主题式教学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关注当代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实,培育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另外,主题式教学还应该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和交叉,通过跨学科合作来促进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交流与结合,培养跨学科的思维能力。
最后,主题式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提出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多元化的视角。
综上所述,主题式教学在高中政史地学科融合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未来的发展应该着眼于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引入、社会现实的关注、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整合以及个性化多元化教学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为未来的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基于学科融合的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9.
[2] 庞日裕.浅谈高中政治学科融合主题教学的实践[J].教育界,2018:33-34.
[3] 高涛.高中政治课主题式教学实践探微[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
[4] 刘颖.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J].学苑教育,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