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破局与重塑: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改革探析
摘要: 在高职教育的大背景下,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径。核心素养不仅是幼儿教师胜任岗位的关键能力,更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本文以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课程为例,深入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文章首先剖析当前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策略,包括重新厘定教学目标、深度整合课程资源、全面优化教学过程以及创新考核评价形式。通过实践探索,期望实现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的破局与重塑,为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优秀幼儿教师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一、引言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教育不断进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社会行为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资源单一、教学过程僵化以及评价方式传统等,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核心素养是幼儿教师职业生涯中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涵盖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具有广博文化基础、高度责任心和良好师德的优秀幼儿教师。
二、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当前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的目标设定往往过于笼统和宽泛,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也难以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教学目标只是简单地提及培养学生的社会教育能力,但对于具体的能力指标如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缺乏明确的界定。此外,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还导致教学评价方式传统和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二)课程资源单一
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的课程资源相对单一,主要依赖教材和课堂讲授。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这种单一的课程资源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渴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课程资源来拓展知识面和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例如,仅依靠教材进行教学,学生接触到的知识往往局限于书本内容,缺乏对学前教育领域最新动态和实践案例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僵化
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常常过于僵化和机械,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互动和讨论的环节。此外,教学过程的僵化还可能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比如,在教学活动设计环节,教师往往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指导,学生缺乏自主创新的空间。
(四)评价方式传统
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传统且单一,主要依赖期末考试和作业完成情况等静态指标。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也不能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通过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死记硬背知识点,而忽视了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作业完成情况也只能反映学生的一部分学习成果,无法涵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一)重新厘定教学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改革,首先需要重新厘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且具有针对性,全面反映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具体而言,教学目标应涵盖知识层面、能力层面以及情感层面等多个方面。
在知识层面,要求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学生应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目标和内容,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为他们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提供指导。
在能力层面,要求学生具备独立设计、组织与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富有创意和针对性的社会教育活动方案,并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活动。同时,学生还应具备沟通与合作、自主反思等能力。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与家长、同事等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自主反思能力则有助于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情感层面,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具备深厚的幼教情怀。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是幼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学生应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同时,深厚的幼教情怀能激发学生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促使他们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
在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课程中,可以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目标和内容以及学前儿童社会性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等;二是能够独立设计、组织与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具备沟通与合作、自主反思等能力;三是激发学生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认同感,树立科学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观,培养深厚的幼教情怀。
(二)深度整合课程资源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深度整合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应丰富多样、具有前沿性和生活化特点。
一方面,要及时把学前教育领域的学术前沿、最新进展和热点话题等纳入课程资源的范畴。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游戏化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将这些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入课程资源中,能让学生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关注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如幼儿安全教育、家园合作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密切植根于学生的真实生活,结合幼儿园教学现场中的幼儿真实作品和活动视频等资源进行深入探究。例如,通过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制作等,让学生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水平。观看幼儿园活动视频,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课程中,可以对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实现课程内容的模块化。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块:一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社会性发展的学科知识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规律、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等。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模块。该模块主要介绍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三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综合实践与反思能力养成模块。该模块通过实践活动和反思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每个模块都包含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课程资源,如网络课程资源、幼儿园一线教师现场教学及评课、幼儿的活动视频以及幼儿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等。
(三)全面优化教学过程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全面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情境化、一体化和探究化。
一方面,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和演练场景,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情境,如幼儿之间的冲突、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等,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解决。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要实现教学过程的一体化衔接,课前、课中与课后相互合作、紧密配合。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中,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解决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和实践任务,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学习。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一体化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还要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究化,鼓励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实践探索以及自主操作来获得新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方式进行解决。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借助学习通、雨课堂等搭建资源共享、课堂讲授、互动讨论等一体化平台。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评价方式。
(四)创新考核评价形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创新考核评价形式。考核评价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体现出动态化、灵活化以及全面化等特点。
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领会以及保教能力的提升情况进行全过程追踪和全面化考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践活动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另一方面,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考勤、资源浏览次数、讨论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试等,综合判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科知识、保教能力、思维方式以及情感倾向等发展状况。例如,课堂考勤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纪律性;资源浏览次数可以反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讨论参与度可以反映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活跃度;作业完成情况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期末考试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
在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课程的考核评价中,可以尝试构建考查学生所具有的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两个方面。在理论教学模块中,主要通过课堂考勤、资源浏览次数、讨论参与度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实践教学模块中,主要通过见习表现、活动设计与实施表现以及试讲视频录制等来评价学生的保教能力提升情况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同时,还可以采用师评、生评以、互评及企业导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四、实践探索与成效分析
(一)实践探索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
一是重新厘定了教学目标,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通过深入研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素养的内涵,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需求,我们重新制定了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课程的教学目标。新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能够全面反映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二是深度整合了课程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体验。我们积极收集学前教育领域的学术前沿、最新进展和热点话题等资源,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同时,我们还深入幼儿园教学现场,收集幼儿真实作品和活动视频等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课程资源的深度整合,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学习体验更加深刻。
三是全面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和演练场景,实现教学过程的一体化衔接,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究化。通过这些措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四是创新了考核评价形式,实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评价。我们构建了考查学生所具有的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过程追踪和全面化考查。通过创新考核评价形式,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二)成效分析
通过对实践探索的成效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改革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重新厘定教学目标、深度整合课程资源、全面优化教学过程以及创新考核评价形式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在实践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明显提高,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探索和实践。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是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改革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等核心素养,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需求。在课程改革中,我们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师德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优秀幼儿教师。
三是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持续深化和拓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实践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课程资源的整合还不够深入,教学过程的探究化还不够充分,考核评价形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因此,我们需要持续深化和拓展课程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五、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重新厘定教学目标、深度整合课程资源、全面优化教学过程以及创新考核评价形式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优秀幼儿教师。然而,课程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实践探索,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为培养更多具备核心素养的优秀幼儿教师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许梅玉.高职学前师范生核心素养体系构建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3,(11):165-168.
[2] 顾颖颖, 顾馨梅.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J]. 高教学刊, 2020, (35): 193-196.
[3]张思敏.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09):23-25+34.
[4]王一雯,梁艳,纪雅晴.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2(03):34-39.
[5]高葵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探索——以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为例[J].职 业教育(中旬刊),2021,20(05):51-55.
[6]祁道林.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三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J].广西教育 学院学报,2021,(01):166-171.
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改革 项目编号:2024GY-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