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初中生手机依赖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及效果分析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对于初中生来说,手机带来了方便和丰富的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手机依赖问题。手机依赖不仅会使初中生的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养成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传统的干预方式常以修正问题为主,而积极心理学则着重于对个体的正向品质与内在潜能的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解决初中生对手机的依赖。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生;手机依赖;团体辅导;效果分析
引言:积极心理学强调对积极情绪、乐观、韧性等人类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的研究,通过培养这些积极因素来增强自己的心理调节能力,个体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尤其是在初中生进行手机依赖团体辅导时,应用积极心理学,可望协助学生认识自身优势及潜能,并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及行为习惯,以降低过度依赖手机的心理压力。因此,以积极心理学为主的初中生手机依赖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一、认知重构,重塑对手机的认知
目前,初中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主要表现在对手机的认识上有一定的误区,即高估了手机的功能,忽视了它的负面作用,从而导致了“手机依赖症”的出现。认知重建策略的目的是通过对手机功能的再认识,纠正对其的不合理认识,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认识。在第一阶段的团体辅导中,教师可以开展“手机使用面面观”的活动。老师先带领学生分组讨论手机对他们的利与弊。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列举了查阅学习资料、玩游戏放松、与朋友聊天等手机在学习、娱乐、社交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同时指出影响学习时间,造成视力下降,面对面沟通减少等手机带来的问题。随后,教师可以介绍一些科学研究资料,对手机依赖的危害进行的研究,让学生们对手机过度使用对身心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比如,可以展示手机长时间使用和睡眠质量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等数据信息。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合理使用手机,由学生自主制定一个使用手机的方案。由此可见,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设定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限,并明确哪些时间段可以使用手机,哪些时间段需要将手机放置一旁集中精力学习或进行其他活动,从而能够有效的指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使用手机。
二、积极情绪体验,提升幸福感
积极情感对增强个体心理韧性和应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有手机依赖的学生而言,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助于学生转移对手机的关注,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教师可以开展“七彩课余生活”活动,把学生按兴趣分成绘画小组、音乐小组、运动小组、手工小组等不同的小组,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教学。每个小组每周都会安排一定的活动时间,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上,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像力。如绘画组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不同的绘画技法,将自己心中美好的世界用画笔描绘出来;音乐组里的学生一边练习唱歌,一边玩乐器,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愉悦与轻松;体育组的学生在运动中释放压力,增强体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赛、跑步等。基于此,每次活动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分享、切磋。由此可见,学生纷纷表示,在参加这些课余活动的过程中,心情变得开朗起来,积极向上,觉得很有乐趣,也很满足。
三、社交技能提升,改善人际关系
提升社交技能,改善人际关系,能够有效的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满足,从而减少对手机虚拟社交的依赖,这对手机依赖的初中生来说,是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社会达人成长营”活动。教师帮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和练习沟通技巧、倾听技巧、抒发情感和需求等基本社会技能。比如,在一次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场景:两名学生在讨论一个学习问题时,发生了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尤其是让学生分别扮演这两位同学,通过模拟对话的方式练习在尊重对方意见、避免冲突的同时,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反思、总结,从而能够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懂得沟通与认识的重要意义。
四、效果分析
为了评价以积极心理学为主的初中学生手机依赖团体辅导计划的实施效果教师应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在辅导前和辅导后,对参加辅导的学生分别进行手机依赖程度测评、自我效能感测评、社会适应不良测评等,并通过学生自述、老师观摩、家长反馈等多种途径进行评价。参与辅导的学生手机依赖度明显降低,自我效能和社交能力明显增强。学生们在自述中称,通过团体辅导,减少了对手机的依赖,对手机的使用时间可以安排得更加合理;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积极向上的情感也能够变多;通过明确人生目标,更有动力去学习,去生活。老师和家长也反馈,辅导后的学生更专心学习,和同学、家人的关系更融洽,对手机的关注程度明显下降。由此可见,这些结果表明,在帮助学生减少手机依赖、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初中生手机依赖团体辅导方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初中生手机依赖团体辅导方案通过多种策略,为解决初中生手机依赖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不仅减少了对手机的依赖,还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心理品质和生活质量。同时,也需要不断优化团体辅导方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以此可以有效的提高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何瑾,樊富珉 团体辅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的效果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3):397—402.
[2] 姜金花.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效果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35.
[3]朱耀秀.《善用手机,拒绝依赖》教学设计——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智库时代, 201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