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家校合作视域下高中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监测、干预的机制研究

温满斌
  
数字媒体号
2023年7期
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 743300

摘要: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建立在家庭和学校合作教育管理基础上的心理危机干预。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意义在于预防,而不是等到悲剧发生了才进行干预。所以,积极预防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应当作为高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家校合作;心理危机干预;早期检测;预防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建立在家庭和学校合作教育管理基础上的心理危机干预。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意义在于预防,而不是等到悲剧发生了才进行干预。所以,积极预防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应当作为高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首要任务。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

1、什么是心理危机。1964年,心理危机干预的鼻祖G.Caplan首次提出心理危机的概念,即当个人面临困境时,他以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其后,美国心理学家Kristi Kanel于2003年对心理危机的实质和发展过程做了更为合理和清晰的解释,他提出心理危机包括3个基本部分,即发生危机事件;危机个体感受到危机事件并因此痛苦;以前解决问题时的方法对目前问题的解决无效,引起危机个体意识、行为和情感方面的功能失调。

2、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

二、干预对象

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是我们关注与干预的对象。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月);

2、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

3、近期有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

4、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陪礼道歉、诉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

5、存在诸如学业失败、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等明显的动机冲突或突遭重挫者;

6、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

7、受到意外刺激后心理行为出现异常情况的学生;

8、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

9、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

10、性格有明显缺陷,严重不适应学习环境等的学生;

11、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12、近期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

13、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的学生;

三、预防教育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同学们的哪些言行是自杀的前兆,对出现自杀前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和干预。

学校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健康观念,针对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通过主办主题鲜明的特色班会,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早期预警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一)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

心理辅导室每年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筛选出心理危机高危个体,与班主任一起对这些学生做好危机的预防与转化工作。

(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

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学校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

在学生层面,培养班级心理委员,负责本班同学心理健康方面的监测,对班级内出现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初步判断,并报告班主任或心理辅导老师。

在班主任层面,对班主任进行基本的心理健康辅导技能的培训,增强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了解。

(三)建立心理咨询老师学生心理危机报告制度

心理咨询老师在心理咨询期间发现学生存在较严重心理危机、超出学校心理咨询范围的,应在当天将相关信息报告给学校相关领导,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做好转介工作。

五、干预措施

(一)建立支持系统

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在学生中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心理委员、学生干部对有心理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及时周到的帮助,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心理辅导教师负责个别学生的谈话和跟踪访问,家长、朋友对心理困难学生多一些关爱与支持。

(二)建立治疗系统

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应进行及时的治疗。对症状表现较轻危机程度不高者,以在校接受心理辅导为主;对症状表现较重者建议到相关医院的心理门诊接受咨询治疗;对症状表现严重危机程度很高者,必须立即将其送专业精神医院治疗。

(三)建立监护系统

1、对心理危机程度较轻,能在学校正常学习者,学校成立以班主任、学生干部为负责人的不少于三人的监护小组,及时了解该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进行安全监护,监护小组及时向学校汇报该学生的情况。

2、对于危机程度较高但能在校坚持学习并接受治疗者,学校告知家长情况,尊重家长意愿是否愿意回家治疗,如家长不愿意回家则在与家长签订书面协议后由家长陪伴监护。

3、经确认有严重心理危机者,学校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对学生作休学处理,让家长将学生接回家或送医院治疗。

(四)建立救助体系

对于突发学生自伤自毁事故的紧急情况,班主任应立即赶赴现场,并立即报告给校长室,校长室通知校医院、保卫处、心理辅导教师、德育室人员到达现场进行紧急援助。特殊情况下,先将学生送医院治疗,然后向有关部门汇报。

本文系甘肃省定西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DX[2021]GHB0075《基于家校合作视域下高中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监测 、干预的机制研究——以通渭县高中学校为例》成果论文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