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

陆海丹
  
数字媒体号
2023年18期
广西百色市平果市第二中学 533000

摘要:本文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其融合策略。通过提升英语教师素养、强化学生认知、深挖教材内容和拓展课外活动,旨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英语教材;文本解读;融合策略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千年文化的精髓,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如今,在我们的高中英语课堂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已成为趋势和必然。本文将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融合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高考试题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察

高考英语考试是我国高中生最为关注和重视的考试之一。其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察越来越重要。例如,2019年高考英语作文预测就采取背诵儒家经典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考英语中所占的重要地位[1]。

(二)高中英语教材逐渐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

高中英语教材中也逐渐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如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教材中《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等经典的篇章,都有大量的文化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注解和解释,这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英语学习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文本解读浅尝辄止

然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文本解读往往是浅尝辄止。有些教师或学生只是对传统文化做了简要的介绍,忽略了对其内涵和魅力的深入挖掘和理解,这使得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融合程度有待提高。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合策略

(一)提升英语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精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英语教师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升文化素养,更加有利于培养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认知、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关注。因此,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在传统文化方面进行专业学习,更要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设计传统文化主题教案等,以加深了解,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地融入到英语学习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2]。

(二)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资源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通过观看传统文化相关的纪录片、阅读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参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等方式,营造活力四射、富有个性和时代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更进一步地,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多方位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来,让学生成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从而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认知。同时,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还需加强对于文化的批判性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化的多维角度来审视传统文化,分析其中的利与弊,思考如何将其与现代生活最有效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与理解传统文化的特质和内涵。 例如:教师在开展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A life’s Work》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主题研究和小组讨论,探究传统文化与英语学习之间的联系;通过文化体验和文化交流等形式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如制作中国传统美食和饮品,进行传统文化艺术创作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材,如中国古典文学、诗词、神话和民俗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并能够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文学、历史和哲学内涵,从而提高其中英文交际和写作能力。

(三)深挖教材中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此外,教师还应该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开发,通过设计更加生动、实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特质。如利用教材中的文化背景设计相关演讲、写作、听力、口语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解析文本,升华思想,进而增强文化意识和语言能力;或者利用传统文化的体验式教学,进行传统文化街头问卷调查或传统文化比赛等课外活动,通过现实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和体认,从而有效地加深文化理解和记忆。这种深度挖掘和生动化运用的方式,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又能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情感认知,更好地完成文化传承与更新的任务。例如:教师在开展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三《Amazing Art》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如京剧、古筝等;利用PPT等资源,讲解传统节日和民俗,如春节、中秋节等;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获得深刻的理解和应用。

(四)拓展多样化的课外主题活动

除了传统文化部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获取传统文化的另一种渠道就是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主题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各种游学、文化体验和文化交流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其魅力与魄力。在进行活动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本地文化特色,设计出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实际意义的活动内容,比如组织传统文化艺术表演、讲座和参观博物馆等。此外,还可以设置专题研究、调查报告和项目制作等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通过这些课外主题活动的开展,将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融合策略,探讨了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提升英语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认知,深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拓展课外主题活动等方法,以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合探索[J]. 新智慧, 2022(27):3.

[2]谢柯, 张清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模式创新研究[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 43(1):7.

[3]潘理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J]. 西部素质教育, 2023, 9(8):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