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抗日战争时期武汉工厂向宝鸡的迁移及启示

——以申新纱厂为例

郭凯
  
学术研究媒体号
2023年2期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200093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广大的爱国工商业人士及民族资本家,为保留民族工业火种,支援抗战前线,共同发起组织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工业内迁运动。本文以被誉为“中国工业抗战奇迹”的宝鸡申新纱厂为例,以时间为脉络分析申新纱厂迁移时所面临的困境,迁入后的经营情况,并着重分析申新纱厂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通过研究该课题,充分挖掘宝鸡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传承热诚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并就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申新纱厂;工厂内移;陕西宝鸡;抗日战争

引言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二十大中高度重视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着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回望与总结、对历史资源的挖掘,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创建新文明提供丰富历史资源,是新时代历史学科的重要使命。目前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工业迁移的历史研究,主要聚焦于对西北地区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对于陕西地区的关注相对较少。2017年12月22日,国家工信部网站正式公布了国家第一批工业遗产名单,被誉为“中国工业抗战奇迹”的宝鸡申新纱场位列榜单,也是此次名单中西北地区唯一上榜的工业遗产。2020年11月26日上午,宝鸡市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正式对外开放。本文以时间线索为主线,着力研究申新纱场迁移时面临的困境、经营管理模式以及成为“中国工业抗战奇迹”的主要原因。对于进一步挖掘宝西的历史文化资源,激励当今企业家与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以及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1申新纱厂简介

荣氏家族对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颇为深远,他们怀揣着实业救国、护国与富国的梦想,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在面粉业与制造业雄踞首位被称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1921年,荣氏兄弟创办的申新四厂在汉口开工建设。1938年由武汉迁至宝鸡。申新纱厂因时因地制宜的在窑洞空间进行生产,面对侵华日军持续不断的空袭表现出了极其强烈的民族气节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同时申新纱厂积极参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配置,协同其他的工厂(发电厂、面粉厂与油脂饲料厂等),组织失业工人,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为抗日战争前线源源不断地提供棉纱和布匹,同时也推动了宝鸡地区学校、医院等各项地方事业的发展。可以肯定地说,申新在宝鸡建厂及发展,为发展民族经济尤其是宝鸡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申新纱厂迁移时面临的困境

2.1西迁宝鸡 救亡图存

抗日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与发展。面对民族存亡危机,社会各界掀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由于其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发展特征,在产业种类与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以轻工业为主,缺乏发展大型重工业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与生产资料,且在空间布局上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与沿江地区,广大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近代中国工业发展也表现出相同的特征。七七事变爆发后,位于东南沿海地区的民族企业、工业、高校与博物馆文物等各行各业都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区迁移的步伐。沦陷区许多来不及内迁的许多工厂,或被战火毁灭,或被侵华日军以“委托经营”与“军事管理”等形式强行吞并。

1938年6月,武汉会战爆发。面对侵华日军的步步紧逼,为了保留打持久战的工业火种与有生力量,避免工厂与工业资源落入敌军的手中。武昌、汉口与汉阳三镇约60%的工厂迁移至重庆、西安、宝鸡与中部地区的革命根据地等地区。

起初,申新纱厂迁移的首选地区是重庆。重庆被誉为“山城”,犬牙交错,重峦叠嶂,渝中半岛的东部、西部与北部由长江和嘉陵江环绕,西部有崇山峻岭的阻隔,广布的山石有利于修筑防空洞工程;地处河谷地带,盛行的上升气流往往成云致雨,形成大雾天气;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庆已经具备了一些工商业的基础。著名的上海炼钢厂、济南兵工厂与汉阳兵工厂纷纷迁移至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营造了相对安全的生产环境,快速地投入生产,提供了大量支援抗日战争前线的军用设备。

1938年8月4日清晨,以宋美龄为代表的一行人来到申新纱厂,执行国民政府的决议:将武汉的3个面粉厂和50多个小工厂连同工人一起迁移至重庆,以保存抗战的火种。而在当时武汉迁往重庆的主要交通方式是水路运输。但当时的船只主要用于运输驻武汉各机关以及国民党政府各党政军,前往重庆的“黄金水道”已是熙来攘往,水泄不通。在抗日战争全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背景下,李国伟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员秦邦宪的提议,将包括申新纱厂在内的武汉民族企业迁入宝鸡。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工和组织发起者,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在纱厂改变迁移目的地,沿陇海铁路迁入宝鸡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同年8月8日,正式启动了申新纱产向宝鸡地区迁移的的工作。一时间车厢与工作坊内到处都充斥着工人们拆卸设备的身影,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座体系完整、巨大规模的工厂的全面西迁,自会遇到重重阻力。

2.2敌军堵截 设施落后

1937年9月,新设立的国民政府工矿委员会召集会议,做出了《关于以后工厂迁移原则决议》,将迁移的工厂分为两类:军需工厂与普通工厂,其中军需工厂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交通器材、化学、冶金与医药等领域,迁移所产生的费用由国民政府所补贴;对于普通工厂,国民政府的态度是:“惟因财政所限,不补助迁移费,关于迁移后之安插及工作问题,亦以由厂家自行筹划为原则”,但采取减免运费、免税、提供运输便利等举措。由此可以得出,申新纱厂向宝鸡迁移缺乏政府充分的补助与财政支持,加大了迁移的难度。

申新纱厂在迁移的过程中还经常遭到日军的袭击。例如:1938年8月16日,第一批大型机器设备从武汉徐家棚火车站出发,由于设备纷繁复杂,体量巨大。前后共发出了二十批车次。第二十一批货物中途运送至河南信阳时,遭到日军的袭击,损失极为惨重,不得已退回武汉。同属荣氏企业的公益铁工厂场有数百部机器,因船舶被国民政府的军队征用,仓促情急之下只得以木船迁运,沿途过程中屡屡遭遇敌军的空袭,运达目的地重庆之后设备仅剩25%。

除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自然灾害与宝鸡落后的基础设施也给申新纱厂迁入和发展带来了多重困难与阻力。1938年6月9日,蒋中正人为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的黄河大堤,从而延缓日军不断施加的军事压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组织了侵华日军的西进,为包围武汉争取到了时间,但是直接导致了黄河改道,泛滥成灾,数以万计的普通群众倾家荡产,流离失所。随着花园决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有三万多难民沿着陇海铁路相继涌入宝鸡,饿殍遍野,惨象连天,加剧了宝西地区的社会压力。宝西是个闭塞落后,交通通达度低的农业小县城,就连铁路还正值运行的初期阶段,交通运输困难,基础设施落后。县城约有六七千住户,劳动力也较为有限。除了醋坊、铁匠铺与裁缝铺等少数手工业与轻工业之外,近代化的工业发展并没有辐射到该地区。就连陕西省省会西安仅拥有大华纺织公司、成丰面粉公司以及一家化学厂等。

如此,缺乏政府的充分补助、日军的围追堵截以及迁入低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为了申新纱厂内迁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3申新纱厂经营情况概述

3.1 宝鸡窑洞工厂

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39年1月19日,日军飞机首次对宝鸡实施轰炸,而迁入的申新纱厂首当其中的遭遇袭击。1940年8月的一次敌军轰炸中,厂区中弹二十多枚,数以千计的棉花被焚毁,生产机器遭遇了严重破坏。日军气焰嚣张,在接下来的多次空袭行动中造成了工人40余名伤亡。日军不断地围追堵让申新纱厂愈加认识到改变工厂生产外部环境的必要性。为了避免纱厂被日军炸毁,保证生产。副总经历章剑慧提出了凿洞设厂的构想,这一构想得到了路易·艾黎的肯定与支持。但是结合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窑洞的规划与设计关系到了纱厂生产能否有序高效地运行,来自南方的工人居住在窑洞中是否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都是窑洞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3.2 申新纱厂经营概况

经过申新纱厂与陕西当局的沟通协调,陕西当局同意申新纱厂在宝鸡购地400亩,并借给申新50吨钢材与1000桶水泥等原材料,支持工厂的创办。1939年8月9日,申新纱厂2000纱锭进入试验生产阶段;1941年1月5日,纱厂的3000千瓦透频发电机开始运转,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地区最大的工业源动力,同时以此为标志,纱厂开始全面复工。·1941年11月8日,伏福新面粉厂正式开工生产,每天能加工小麦十万斤。1939年开工之初,即盈利法币15万元;1940年盈利达到51万元;1941年盈利提升至547万元;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时获益高达9844万元,占申新系统各地工厂盈利总数的74.2%,同时,“申四”“福五”系统各工厂积存美金和英镑外汇达300多万,结存黄金6000多两。据历史资料记载:截止1945年年初,申新纱厂已拥有3万锭纱锭,378台织布机。凭借积累的经济资本,积极拓宽纱厂经营范围,例如:福新第五面粉厂、宝鸡铁工厂、申四陶瓷厂、陕西省白水县宝兴煤矿等工矿企业。从1939年到1945年的数年间,申新累计在宝鸡县城、西安、郑州、许昌、兰州和天水等地购地800多亩。有资料介绍,到1947年,申新仅在宝鸡的秦宝十里铺工业区周围就拥有土地面积达1159亩,与在武汉相比,工厂占地总面积扩大了十倍。

4申新纱厂成为“中国工业抗战奇迹”的主要原因

4.1先进合理的管理模式

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通病有: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关于人才,技术与市场的观念落后,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难以得到良好的保障等。申新纱厂的元老拥有丰富的办厂经验,同时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他们积极在申新纱厂推动落实新进的生产与管理理念,改善工人的通过环境,提高福利待遇。在整个西北地区树立了新理念与新气象。1941年6月,申新重庆分工厂正式倡导八小时工作制,1942年3月,宝鸡申新纱厂在窑洞车间内正式推行了著名的“三八工作制”;即工作、学习与休息各为八小时。除此之外,申新纱厂注重对资源的合理优化与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例如维护机器所使用的润滑油的量,可以精确到每一台设备全部用完。同时注重纱厂周围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纱厂的“卫星地段”植树种草,吸附粉尘。“三八工作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人们生产与工作的积极性,伴随着申新纱厂在宝鸡落地生根,纱厂的职员人数也在源源不断的增加。先进合理的管理模式是申新纱厂成为“中国工业抗战奇迹”的重要基础。

4.2 实业救国的决心与意志

申新纱厂内迁时,按照计划只带了70名技术人员一同迁移。当西迁的命令正式下达后,许多不愿做亡国奴的工人都表示要和企业共同进退,他们也不需要劳动补偿金。据申新纱厂迁移负责人龚一欧之子回忆:“听父亲说,当时有4名工人沿着平汉铁路、陇海铁路,徒步近千公里来到宝鸡,还有1名工人从重庆翻山越岭而来。他们高喊‘抗战救国、誓与工厂共存亡’的口号,一路风餐露宿,令人闻之落泪。”随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战火的阴云也密布在宝鸡的上空,据宝鸡县志记载,从1938年4月致1944年4月,日军有组织、有计划地大规模对宝鸡地区实施轰炸,造成死伤1080人,同时有1500余间房屋被烧毁。在工业时代,工业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承载着西北地区民族工业希望的申新纱厂,首当其冲的成为被空袭的对象。1940年8月的一次敌军轰炸中,厂区中弹二十多枚,数以千计的棉花被焚毁,生产机器遭遇了严重破坏,据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达80万元。面对日本侵略者,人民与全工厂的人员顽强的进行斗争,通过将主要纺织设备和机械设备迁入窑洞,抵御空袭,持续稳定地进行大规模生产。面对万难,实业救国的决心与意志如同星火一般,点亮了所有人心中的灯塔,使他们愈挫愈勇。在一次厂内的例行会议中,总经理李国伟曾呼吁道:“环视西北半壁,纱厂寥寥无几家。无论前方将士,无论后方民众,均有赖吾等接济。在这紧急时刻,多增加一分生产就是多增加一分国力,我们应从速完成建厂任务,努力增加生产。”此刻劳动与生产已经紧紧和国家的命运连接在一起了,这份意志和决心也大大提升了工人们生产劳动的积极性,支持着源源不断的军用与生活物资生产并运往前线。

4.3 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始终坚定不移地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简称为中国共合。是抗战期间由国际友人与国内的民主进步人士共同发起,国共两党共同参与领导的,以合作社方式在大后方从事工业生产的经济组织,于1938年在武汉成立。而中国共产党推动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对申新纱厂西迁宝鸡产生了广泛影响与支持。毛泽东同志曾经两次在延安接见路易·艾黎,周恩来同志也在从重庆返回延安的途中与艾黎会见,并指导全民族抗战的工业生产工作。因为艾黎与中国共产党的密切联系,接受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提议,在1938年成功地劝说动员武汉共计64家企业向西部迁移,其中荣氏家族包括申新第四纺织厂(申新纱厂)在内的15家企业最后选址于宝鸡。工合与申新纱厂的合作,形成了闭合完整的销售路径,充分发挥了申新纱厂的比较优势,不断发展壮大的纱厂也反哺于工合。在申新纱厂所保存的销售账簿上,也还原见证了纱厂与工合的合作互利:1942年1月,工合成为了纱厂最大的买方,6月向工合军毯出售出91件纱布;工合医院通过与工合国际的联系渠道,帮助工合购买急需的进口药品。而逐步发展的申新纱厂亦馈赠工合所需的生活物资。除了在经济层面的互相扶持,两者的合作还充分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给宝鸡地区的人民提供就业岗位,还共同鼓舞了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共渡时艰,坚决抵抗日本侵略与捍卫家园的决心。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战略方针的正确性,申新纱厂成为“中国工业抗战奇迹”与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4.4 因地因时提出的战略构想

前文提到,申新纱厂在生产过程中,始终面临日军有计划、有组织旳空袭轰炸,严重威胁了纱厂工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动荡旳局面无法为企业生产创造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于是副总经历章剑会当机立断地提出了在当地建立地下车间,将地表上的工人和生产设备迁入窑洞。这一战略设想,事实上体现了纱厂领导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智慧。基于陕西窑洞的优势:土层厚实、坚固不渗水、冬暖夏凉与经济实惠等,在区域内开凿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地下窑洞。申新纱厂元老之一的李国伟请来了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的李启明担任工务主任,全权负责修筑窑洞的工程事宜。建设过程中遇到了砖块水泥供应不足、地质环境的阻碍等问题,但通过精准的地址勘测,从外地拉运原材料等措施,终于在1941年2月底,共耗资113万元,历时1年零两个月,面积达4831平方米的窑洞工厂竣工。窑洞内的各个厂间纵横交错,四通发达,形成了紧密联系的地下网络。申新纱厂将地表上的机器生产设备与原材料全部转移到地下。建设地下窑洞工厂这一战略构想,保障了工业生产的有生力量,维护了工人与财产的安全。1941年9月2日,敌军再次轰炸申新纱厂,其中有两枚导弹直接命中了窑洞的顶部。但是因为人员与主要设备已迁入地下,无人员伤亡,生产设备也未受损。足以证明地下窑洞成为了申新纱厂大规模生产的外部条件,亦是其成为“中国工业抗战奇迹”的外部环境因素。

4.5 遵从地理产业发展规律

在全面复工后,申新纱厂充分利用已经拥有的资金拓阔其业务,陆续建立起机械厂、发电厂、造纸厂与煤矿等企业,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效应。至1941年宝鸡200多家工厂与工合合作社形成了工业联系,共同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与劳动力,在工序上存在产品与原料的联系。例如发电厂为纱厂与机械厂提供动力能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利润,扩大了总体生产能力,形成规模效应。最终形成了在西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宝鸡十里铺工业区”。前文提及截止1945年年初,申新纱厂已经发展成了相当的规模。

5总结与展望

在艰难困苦,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以申新纱厂为代表的宝鸡十里铺保存并壮大了民族工业的火种。工厂内迁与工合运动一起,使宝鸡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最为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他们怀揣着实业救国的理想、社会民族责任感以及极其热忱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外部环境颇为恶劣的情况下源源不断地进行生产,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大量人力、财力与物力的支持,同时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最终的胜利的信念,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申新纱厂抗战工业的迁如,奠定了宝鸡成为现代工业城市的框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7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陕西第二大城市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工业重镇。而如今申新纱厂也交付了它的历史使命,如今已经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申新纱厂成为“中国工业抗战奇迹”所蕴含的伟大民族精神,至今仍然鼓舞着当今企业家与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对进一步挖掘宝鸡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宝鸡市积极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产生的辐射效应也带动了周边地区城市的发展,并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近三年与沿线国家的出口值达到了75.84亿元,成为了新时代下的又一个奇迹。

参考文献:

[1]方素梅.抗日战争时期沿海沿江经济向西部民族地区的迁移及其影响[J].广西民族研究,2000(04):98-105.

[2]郭军,曾雅宁.开展生产自救支援抗战前线的中国工合运动[N].陕西日报,2021-08-13(012).DOI:10.28762/n.cnki.nsxrb.2021.00435

[3]何广华,何明圆.抗战时期宝鸡窑洞工厂的实业救国路[J].文史春秋,2021(04):14-17.

[4]李芹.抗日战争时期宝鸡工商业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5]刘怡,雷耀丽.社会价值导向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以申新纱厂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0(08):146-148.

[6]祁剑青.陕西窑居民俗的地理学考察[J].华中建筑,2019,37(01):16-19.DOI:10.13942/j.cnki.hzjz.2019.01.005.

[7]孙波.宝鸡:“窑洞工厂”里存储的民族精神密码[N],说人解史,2020

[8]王鑫.全面抗战时期的后方工业发展及其长期效应[D].南开大学,2018.DOI:10.27254/d.cnki.gnkau.2018.0000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