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乡村振兴背景下石屏县异龙镇小水村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探析
摘要:本文在综合分析小水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旅游的特点,从资金投入、异龙湖开发、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有所助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石屏县异龙镇小水村距城区3公里,是典型的城郊接合部村庄。小水村附近有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石屏焕文公园、郑营村、来鹤亭、石屏文庙、石屏袁嘉谷故居等旅游景点,地理位置优越,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具备地缘优势;有石屏青绵羊、红河灯盏花、石屏杨梅、石屏豆腐皮、石屏豆腐、石屏柑桔等特产,旅游资源丰富;当地彝族的烟盒舞生动、多样、充满活力;海菜腔旋律悠长,曲调柔和,韵味十足;彝族花腰女子舞龙,不仅展现了服饰之美,且舞姿千变万化,极具民族特色。小水村自2020年以来,突出党建引领村庄规划,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村容焕然一新,文明乡村风貌蓬勃发展,为小水村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性
肖佑兴在《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中指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1]。它具有乡土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高效益性、低风险性以及能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需求性等特点。小水村附近有多处旅游景点,有烟盒舞、海菜腔等民俗,乡土特产丰富,相比于单独发展地文自然景观旅游、人文景观旅游、饮食购物旅游,更适宜发展多元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2]。小水村应充分利用乡村旅游巩固成果和扩大扶贫工作,发挥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首先,发展小水村乡村旅游有利于美丽乡村的建设。旅游业对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旅游追求个性化、独特性、原生态、特殊性等,形成旅游村庄的独特风貌和面容,这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突破千村的最佳模式。其次,发展小水村乡村旅游可促进乡村产业的提质增效,使小水村相对单一的农业种植逐渐向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带来更好收益,推动经济的发展。然后,发展小水村乡村旅游能够为当地农民和集体增收。发展旅游业能够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扩大农业的产业链,能够很好的实现当地群众和集体的富裕[3]。
二、小水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不足
1.资金投入力度相对不足
财政政策是政府促产业发展、调宏观经济的有效手段。地方政府科学合理的运用财政政策工具能有效的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给予当地旅游业发展最大支持。发展小水村乡村旅游离不开财政的支持,然而,小水村在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还是资金投入不足。尽管近年来,石屏县增加了对农村的文化建设、文旅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的重视,对乡村旅游投资也在不断增长,但与其他领域的投资相比,仍然相对较少。其次,小水村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乏多样化的筹资渠道,商业银行贷款金额相对较少,企业参与力度也不足,没有形成多元化的乡村旅游投资模式,因此难以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小水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2.异龙湖旅游开发不规范
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休闲度假和鲜明的湖泊资源特色将受到人们的青睐,我国湖泊旅游将成为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4]。小水村靠近异龙湖,拥有丰富的湖泊旅游资源,但其开发存在严重不足。首先,缺乏科学合理规划。异龙湖的开发没有很好地将规划先行的理念贯彻到实际行动中,使得旅游线路、旅游产业、旅游资源等没能很好地统一谋划,没有突出当地特色,造成旅游产品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效益低下。其次,忽视了异龙湖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异龙湖旅游资源开发还停留在湖泊旅游初级产品的开发,同质化、现代化、城市化的旅游产品比较明显,导致其失去了本身的特色。再次,异龙湖旅游产品还比较单一。异龙湖现有的产品体系主要停留在观光、休闲旅游产品,而湖泊休闲度假、湖泊康养、湖泊文化创意等产品所占的比重比较低,缺乏有市场竞争力和有吸引力的湖泊旅游产品体系,不能很好地满足多层次游客的需求。最后,异龙湖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异龙湖所在地区,是经济条件相对较低的乡村,资金投入有限,使得基础设施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造成游客到湖泊旅游逗留的时间缩短,影响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
3.未能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主体作用
小水村的发展途径较为单一,经济收入不理想,未能有效依托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以发展种养殖业为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经调查了解发现,当地人口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青年和中年群体较少,居民们对开发旅游业的积极性不高,发展思路和重点为第一产业。当地居民没有积极地参与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小水村仅有的几家饭店装修普通,菜品可选择种类少,几乎没有可供游客吃饭的地方。另一方面,小水村的住宿主要供给村民自己,为游客提供的宾馆很少,这也与小水村尚未充分开发,旅游规模不够大有关。游客们只能匆匆欣赏当地的乡村风光,然后匆忙离开,而不是停留几天来充分体验当地的民俗。
4.线上宣传推广力度不足
线上宣传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跨时间和空间进行信息交流和宣传。曲雅君在《新媒体如何有效借鉴传统媒体优势》中指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的形式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纸杂志等[5]。新媒体具有内容形式多、覆盖人群广、运营模式轻等特点。现如今像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豆瓣、知乎等社区类平台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石屏县的官方微博粉丝人数为6.8万,抖音粉丝人数为70.1万,但这些平台上并没有与小水村旅游产业相关的内容。石屏县政府的微信公众号“魅力石屏”原创内容只有10篇,其中关于小水村的也只是农业生产和环境卫生整治。相比于风景优美的异龙湖湿地公园、历史气息厚重的来鹤亭、彝家人的绝唱海菜腔、变化多样的烟盒舞,外来游客更熟知的是石屏豆腐。作者在小红书上搜索了“石屏县小水村”,没有与其相关的内容;搜索“石屏异龙湖”,相关文章有400多篇,但对周边旅游没有具体的介绍。
三、小水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乡村旅游的投融资涵盖了经营性项目以及市场效益较低的基础设施项目,对于市场效益较低的项目,应当由政府部门合理把握,适当予以财政政策倾斜。在经营性项目方面,通过应用市场运作方式解决融资问题,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将政府的合理介入和坚持市场配置同步开展,让政府在乡村旅游投融资过程中起到必要的推动与引导作用[5]。小水村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有持续性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政府部门要根据小水村乡村旅游特色及未来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财政资金支持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财政资金的划拨,为小水村乡村旅游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6]。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要全面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强化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能力,还要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到乡村旅游项目中,使其能够积极对项目进行投资,进而可以持续扩大各类资金投入力度。另外,还要强化投入资金的管理,确保各类资金能够得到高效利用,发挥其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中的最大作用。
2.坚持“科学规划,深挖内涵,丰富产品,完善设施”
异龙湖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人类与湿地和谐发展,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首先,应科学合理规划,促进异龙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异龙湖的规划要立足全局,从当地特色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湿地旅游开发规划,打造和培育康养旅游文化产业链新方向,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着眼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其次,应深挖文化内涵,突显异龙湖文化与地域特色。异龙湖是石屏人民的“母亲湖”,明清以来的石屏籍文人学士留下了许多歌咏异龙湖的诗词歌赋,文化底蕴深厚。异龙湖旅游要因地制宜,立足本地的现状,深挖地域文化内涵;再次,应通过创意促进异龙湖旅游产品升级。通过文化创意,突显文化特色,设计小巧奇特的旅游纪念品和生活日常用品。以差异化、特色化的原则为指导,文化创意和技术支撑为手段,提升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最后,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异龙湖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停车站,增强旅游景点的可达性,加强通信设施、垃圾污水处设施等公共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餐饮、住宿、娱乐、购物设施,提高服务接待水平。
3.调动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在小水村发展旅游业时,应提高村民的积极性,强调村民的参与能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优先吸收和安排当地村民的就业,改变“发展旅游只能惠及少数人”的观念,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支持旅游业,保护村庄环境[7]。利用新乡村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年轻人才返乡,投身家乡建设,做好带头作用,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共同助力小水村乡村振兴。积极联系推动在外公职人员、乡贤能人回乡参与家乡建设,为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继续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力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实事求是地了解村庄发展短板,提出符合公众意见的村庄规划意见和建议。同步开展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将有意愿返村投身家乡建设的青年优秀人才积极纳入青年人才党支部培养。通过干部回乡规划,带动一大批在外的优秀人员更加关注家乡的发展,激发回小水村创业的心意,有效促进人才回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4.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
随着自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宣传营销渠道趋向多样化,越来越成为各行业营销渠道建设的重点,与其他营销相比,自媒体营销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营销内容丰富等特点[8]。当前,微博、微信、小红书、抖音等自媒体在人们生活中应用广泛,在旅游宣传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水村可以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带头作用,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并在其他多个自媒体平台上注册官方账号,宣传介绍小水村的文化、旅游、美食等,如在抖音、小红书、今日头条、哔哩哔哩等平台发布宣传小视频,积极宣传和报道吃、住、行、游、购等,提升小水村人气指数。小水村也可以引进专业人员提供智力支持,提高宣传推广的整体效率,改变传统的旅游宣传策略,由专业团队负责营销工作,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具备地区特色的App,扩大营销范围,确保更多的受众能够了解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9]。
参考文献:
[1]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03):8-10.DOI:10.16323/j.cnki.lykx.2001.03.003.
[2]张莹莹.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22,29(08):195-196.
[3]杨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问题及建议[J].旅游纵览,2022(18):111-113.
[4]熊文平.江西湖泊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3):95-97.
[5]杨晓峰.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02):52-54.
[6]马洁.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2(09):80-82.DOI:10.19932/j.cnki.22-1256/F.2022.09.080.
[7]朱静秋,毕东.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以云南省石屏县为例[J].文山学院学报,2021,34(06):49-53.
[8]刘欣怡,钟圆梦,赵舜尧.作为传播节点的游客:自媒体视域下乡村旅游营销策略探究[J].新媒体研究,2022,8(07):42-45.DOI:10.16604/j.cnki.issn2096-0360.2022.07.012.
[9]王伟利.新媒体发展下乡村旅游的营销策略分析[J].西部旅游,2022(07):13-15.
作者简介:李童欣(2002-),云南文山人,本科,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学生,秘书学。
杨慧玲(2000-),云南大利人,本科,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学生,秘书学。
通讯作者简介:万荣,女(汉族),陕西泾阳人,硕士,任职于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本论文为2021年度云南师范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红河州石屏县小水村民宿发展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2110681066。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