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社会热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雷俊杰
  
科技文摘媒体号
2023年2期
阳江市第一中学 广东阳江 529500

摘要:社会热点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是基础教育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分析的社会热点在高中生物教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价值,然后提出了社会热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社会热点;高中生物;生物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基础性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是农学和医学的重要基础[1]。进入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得到迅速发展,对自然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很多领域成为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热点。另一方面,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高度关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本学科的特点以及育人价值。显然,要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重视生物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因此,社会热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将社会热点融入高中生物教学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社会热点在高中生物教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1. 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

目前,最新版的高中生物教材已经推出并使用,其中更新了与社会联系、与生活联系的相关内容,为联系生活实际的生物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支持[2]。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生物教材不会进行高频率的更新,个别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滞后性不可避免。面对这一情况,将社会热点融入生物教学,可以有效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在丰富教学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新课程标准也对高中生物教师积极开发利用媒体资源、信息技术资源和生活与社会上的相关教学资源提出了要求。显然,这些发生在广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热点,经过教师甄别改造之后,可以满足不同层面的教学需求。

2. 要注意提高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将社会热点融入高中生物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专业知识方面看,高中生物教师必须要具备与热点教学有关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从教学技能来看,教师必须具备与热点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教师对社会热点的持续关注以及将社会热点融入课堂教学,有助于教师持续关注当前生物学领域的科学发展动作,保持清醒的认知和思考。因此,无论从人生还是职业发展来看,高中生物教师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和应用,都有助于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 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般来说,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源,具有具体和生动的特点,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社会热点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生物学学习的实用性和具体价值,使学生更深刻认识自己学习是有意义的,因此可以将传统的知识灌输式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模式。总之,无论是内在的动机还是外在的学习兴趣,将社会热点融入高中生物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二、社会热点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的具体策略

将社会热点融入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同时紧扣教学要求,实现应用的科学性与灵活性[3]。同时,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实现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育。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前大多数学校和周边地区具有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为此,新课标也要求学校和教师重视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关注信息化背景下的媒体资源和信息资源。一般来说,社会热点具有较广的问题覆盖面,其来源也是很复杂,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音像、网络等各种手段和途径全面了解各方面的信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安排学生观看新闻联播、走近科学等电视节目,还可以设立校园热点专栏,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积极获取生物学信息。

2. 构建以热点为基础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标准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探究性的主动学习,会直接影响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落实,是生物学学科素养培育的关键。当然,在教师具体实施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必须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将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和创设,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活动,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以达到对生物学知识的直观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 设置以社会热点为载体的生物学习题

新课标要求习题的配置必须要灵活化、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积极拓展学生的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习题设置过程中要注意难度梯度的设计,使习题的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呈现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生物学教师在进行习题的设置和选择过程中,要注重以社会热点为基础的集体情境选择,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平时练习中深入分析社会热点情境,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其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抓住社会热点与生物教学的结合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与高中生物学教学有关的社会热点素材数量很多。但这些社会热点素材并非均适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社会热点教学素材选择过程中,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社会热点情景的设置必须符合教学目的。教师在利用社会热点进行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抓住社会热点和生物教学需求的结合点,通过社会热点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利用社会热点进行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分清主次,充分考虑所选择的社会热点是否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否则,不仅无法发挥社会热点的积极意义和价值,而且不利于生物教学的顺利开展。

5. 对热点素材难度和时间的有效掌控

能够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的社会热点十分丰富,但在生物学教学社会热点情境创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特别是选择难度适中的情境和热点问题。显然,如果社会热点问题难度过大,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心理,如果热点问题的难度过小,难以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另一方面,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因此在社会热点情境使用过程中必须注重合适的插入点以及合适的时长,如果所创设的社会热点情境比较拖拉累赘,会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增加,从而影响到课本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这无疑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本质要求相背离。

6. 要注重社会热点情境的科学性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社会热点情境源于现实生活,但教师在相关素材的选择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科学性与严谨性,对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多方求证,切不可随意杜撰和虚构。一般来说,教师在热点情境构建和热点素材选择过程中,尽量从官方权威渠道获取,避免向学生传输错误性的信息。除此之外,在将社会热点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的渗透和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正确的人生观。

三、结语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挑战,生物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日趋紧密。在此情况下,高中的生物教学也必须要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利用生物学社会热点资源进行有效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科学与社会的深入理解。因此,生物学教师必须要提高社会热点资源应用于生物教学的重要性认识,自觉将社会热点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同时,实现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培育,增进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和社会责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莫秋霞.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27):95-96.

[2]庞小燕,石建新,乔中东.如何在高校生物教学中组织社会热点问题的课堂讨论[J].生物学杂志,2019,36(06):124-126.

[3]贾菲,张敏.将社会热点知识融入高中生物教学[J].亚太教育,2016(16):39-4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