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当前背景下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对策研究

——以宁波工程学院英语专业为例

单晨红
  
科技文摘媒体号
2023年2期
宁波工程学院 浙江宁波 315211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文旨在调查当前背景下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了解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毕业生面临的挑战,探讨改善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策略和建议,为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促进英语专业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英语专业毕业生;大学生就业;应对之策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乎广大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关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近几年来,本科院校专业扩招,给许多高校毕业生造成了巨大的挑战。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相关数据,目前我国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有1003所,每年英语专业毕业生可达20-30万。但在过去三年中,受经济下行及全球防疫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形势。因此,深入了解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毕业生面临的挑战至关重要。

一、近三年宁波工程学院英语专业就业情况及分析

文章针对宁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收集了近六年的宁波工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见表1)。据收集的资料可知,宁波工程学院英语专业2017年至2019年的就业率分别为99%,99%,98%,均接近100%的就业率,但受2020经济下行,全球防疫的影响,就业率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

自收集的就业方向信息(见表2)中可知,2020年以来高达65%以上的毕业生在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及民营企业工作,且有10%以上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成功研究生上岸或申研成功。可见,自2020年以来,虽受防疫需要的影响,但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还是较高的。

在连续三年60%以上毕业生就业去向为企业的现象下,文章就此拜访了部分宁波企业并发放问卷共68份。部分企业HR认为目前毕业生实习短板比较凸显,主要存在工作经验不足、易半途而废等问题,表示不少英语毕业生目前无法快速完成学生与职员之间身份的转换。可见,毕业生的实习经验直接影响其就业质量;在学校工作中,老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适当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实习上来。

二、当前背景下英语专业面对的挑战

(一)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紧张

据数据统计,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900万大关,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76万人。全球经济下滑,国内许多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资金链断裂,无法满足公司的正常运转,迫使暂停经营活动。为了应对这一窘境,大多数公司不得不精简机构或重组,大量就业岗位被取缔。另外,全球防疫形势仍然严峻,一些本计划留学申研的大学生不得不改变计划,转战考研或者就业;于此同时,国外经济下行,就业机会大量减少,这一现象导致大量留学生回流,回国寻求就业机会。进入人才市场的求职人数激增,而部分就业岗位减少人数甚至取消,使得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衡。

(二)专业证书获取周期长

英语专业四级和英语专业八级作为考察英语专业学生的全国性考试,出于防疫的要求,自2020年来已经推迟了两次,使得一大部分的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在面试中无法出示证明自己英语水平的专业证书。同样,部分意欲从事商务、翻译、教师等行业的大学生也因相关证书考试的延期甚至取消而大受影响。当前背景下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较之前缺少优势。

(三)面试模式转变大

病毒的高变异率导致防疫需求在全球各地不断升级,一些城市深受其影响,不得不处于隔离状态,校园内的宣讲会和招聘会也不得不一再延期甚至取消,或是许多招聘活动转为线上,这对英语专业的毕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对于英语专业的毕业来说,面对面的交流更能发挥出自身的水平,虚拟化的面试给英语专业毕业生带来了新的挑战。

(四)部分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观不成熟

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英语专业毕业生具备良好的就业观极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身就业竞争能力。但就目前而言,部分大学生缺乏科学规划就业道路的能力和确定职业发展目标的意向。他们不了解本专业的可就业岗位和社会岗位的需求,只是盲目地跟随老师的脚步来学习。在求职过程中,一部分毕业生可能缺乏对自身水平的正确认知,盲目提高自己的就业目标,一旦面试失败或工作不合心意便会滋生挫败感,慢慢发展成懒就业慢就业,甚至不就业的心理状态。

三、当前背景下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应对之策

稳就业,方能夯实民生之本。推进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需要政府、高校、学生三方共同发力,综合策划:

(一)政府层面:完善政策,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

自2020年起,中国政府便针对就业问题下发了一系列的政策及通知。例如, 2020 年 3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6号)作;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灵活就业人员支持政策典型经验的通知发改办(就业〔2021〕535号);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各级政府应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帮助各大高校解决后当前背景下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近些年来,中国政府一直不断健全和万神毕业生基层就业支持体系。组织实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颁布了一系列的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引导更多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乡村振兴一线就业创业。这一举措大大增加了就业岗位,减轻了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高校层面:多措并举,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

第一,搭建专业演练平台。在培养英语专业的学生过程,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是最基础的。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大多数高校可能并没有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生更多地是坐在课堂中吸收教师的知识,缺少语言输出的环节,造成了一部分英语学生口语水平低、随机应变能力差等状况。为改变这一情况,高校可整合资源,为学生搭建专业演练平台,提供语言输出的机会和场所。比如依托英语演讲、英语写作、翻译比赛等校园比赛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二,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当今社会中,英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存在的,社会对于仅会讲英语,与英语国家交流的人才需求并不大,为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需要培养高质量的“英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可采取和其他学科进行结合教学的方式,例如“英语+商务”“英语+会计”“英语+物流”等。鼓励英语专业的学生多涉及其他领域的专业学习,让学生具有基础的跨专业知识。同时,积极引导英语专业学生参加有利于提升职业技能的竞赛,比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考取其他领域的技能证书,比如教师资格证、导游证、国际商务秘书证、人力资源管理证等。充分利用在校的课余时间考取能够提升自身职业技能的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第三,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本项目针对就业面临的问题和就业指导发放了问卷,回收的近600份问卷中接近半数的甚至以上的同学都觉得自己存在诸如掌握就业信息少、缺乏求职技巧、政策或工作内容不清楚等等问题,反映出大学生当前“信息少,技巧缺,知识乏”的就业困境。所以,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做好就业政策宣传工作、求职技能培训,多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机率,做好企业与学生之间桥梁的作用;其次,探索个性化就业指导,学校只有切实学生的需求,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职业规划线路。

(三)学生层面:提升思维,增强自身就业能力

第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大学生应有正确的自我定位,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避免随波逐流,出现他人考研我也考研,他人就业我也就业的跟风状态;要提早做好职业规划,实时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抓住每一个就业机会;切忌好高骛远,应建立起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只有理性对待,方能成就一方事业。

第二,增强自身能力提升。作为英语专业毕业生来说,过硬的英语专业知识是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求职中的一大亮点。英语专业学生应重视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写作、口语等技能的提升,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英语专业学生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考取可证明英语水平能力的专四、专八证书,学有余力之时考取其他领域的技能证书来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1年新闻发布会[Z].2021

[2]泮幼萍.“慢就业”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路径研究[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12):127-129

[3]雎萌萌.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研究[J].河南教育.2010(8):1003-22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