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摘要:在我国教育教学事业不断创新和改革的背景之下,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通过借助于信息技术多元化、交互性、开放性的特点,将其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发掘学生的思维、情感、能力等各方面的潜能,为学生构建沉浸式的阅读课堂。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感受阅读魅力等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容易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有了更多的体会和感悟,这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与综合素质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有了信息技术的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外延得到了无限拓展,之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多依赖于语文阅读教材,教材上有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虽然教师也会适时适当地准备一些课外的内容或者知识的延伸,但是这种延伸教学范围是非常有限的。而借助信息技术则全然不同,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之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平台搜寻相关内容。这种搜寻范围是不受限的,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学生的兴趣偏好来随时增加或者调换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灵活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一)借助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当中,语文教师在解决重难点问题时通常会选择通过板书、插图或者组织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但据了解这样的解决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些重难点问题看似得到了解决,但还是会有部分学生对一些问题存在疑虑,做不到真正了解和掌握。在应用信息技术之后,这些阅读教学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都得到了提升,学生对阅读这件事也表示出更高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重点是落在了人与地球的关系上面,难点在于地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可能在绝大部分学生脑海中,对地球的印象仅仅只是地球仪而已,如果教师只是以口头讲授的方式来进行,那么很难提起学生对地球的认知欲望。对此,教师可提前借助信息技术来策划一张完美的PPT,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表头上面可以填写特点、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等内容,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来自行填写这张表格。有了这张表格的帮助,学生的阅读便会更具针对性,而且对文章内容的阅读也会更加认真。此外,在学生阅读并填写好表格之后,教师还可以再给学生播放一些地球视频资料,让他们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地球的特征。
(二)借助信息技术构建视听课堂
由于小学生对自己未接触的事物往往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就会对未知事物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将信息技术中的音视频、动画、多媒体课件等巧妙运用于课堂中,通过为学生构建视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爱上阅读,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阅读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以读代讲、以闻代文的教学方式。在备课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录制音频的方式为学生录制有感情的阅读朗诵,并在课堂教学中播放,让学生在仔细聆听的过程中感受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的生动的语文阅读学习课堂。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录音能够初步感知文章的意境,并在教师带有感情地朗读中完成对文章内容的联想。在这种以播放录音让学生感知课文的方式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诵读美文的兴趣。在学生完成对文章意境的初步感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朗读文章,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录音设备进行录制,并播放给学生听,让他们能够了解到自己的诵读情况。由此可见,通过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阅读学习视听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作品的感知,进而有效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三)借助信息技术开阔阅读视野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中生动形象的音、视频手段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丰富而完整的视听阅读学习体验,学生在教师播放的音视频帮助下能够丰富头脑中的知识,思维及想象力也将获得拓展,进而使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不断迸发出奇妙的火花。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小学生学习到丰富的课外知识内容,还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并激发他们阅读文章的兴趣,使他们在不断提升对碎片知识整合能力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蟋蟀的住宅》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大自然中蝉鸣鸟叫的声音,使学生通过教师播放的音频进行联想,接着为学生单独播放蟋蟀的叫声,让学生在与之产生共鸣后引出课文的阅读学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设疑的方式,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完成自主阅读,如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后概括出蟋蟀住宅的特点及构造,最后带领学生完成探索蟋蟀住宅的探秘之旅。学生在教师运用视频、动画等方式下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蟋蟀住宅的选址及挖掘过程,并在这种动态化的知识传授中加深对蟋蟀如何建设住宅的印象,使学生在了解蟋蟀与众不同住宅的过程中感受蟋蟀身上吃苦耐劳、不随遇而安的精神。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综合运用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从多个角度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阅读学习环境,进而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及内涵。
三、结语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已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在积极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要把握好信息技术的应用分寸,使学生的阅读资源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下得到有效拓展,促进小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趣味性、多元化的阅读资源中有效提升自己的素养,最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丽丽.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49):66-69.
[2]彭小祥.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