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校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知及引导研究
——以在绍高校为例
摘要: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参与。本研究选取绍兴地区高校大学生群体视角,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掌握他们对共同富裕的认知,及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实地考察可以给予共同富裕研究在数据上的支持,以期促进绍兴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大学生;共同富裕;认知;引导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高校大学生是新一代的青年群体,其成长成才时间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历程基本吻合,其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是新时代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人才。因而,高校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理想信念、政治素养、价值取向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有着莫大的关系,作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下的绍兴,其高校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正确认知,对推进绍兴共同富裕建设具有独特价值。
一、研究现状述评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本原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因此,相较于国外,国内学界是共同富裕的研究主体,有关成果也较丰硕。目前有关共同富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渊源、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学者们对共同富裕的思想渊源基本达成共识,主要集中在马恩继承说、传统文化说和目标使命说。关于内涵、特征及路径,目前学者们大都认为深入剖析共同富裕应该从富裕和共享两个维度入手,但在实质内容乃至实现路径认识上略有差别。李实和朱梦冰(2022)认为,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与共享的有机统一,在发展中实现共享,在共享中促进发展。万海远和陈基平(2021)认为,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非同时富裕的过程,其内涵标准会随时间发生变化。李金昌和余卫(2022)认为,共同富裕,经济发展是基础,收入增长是主线,成果共享是导向。李实和朱梦冰(2022)进一步提出共同富裕六条实现路径,而刘培林等就共同富裕的测度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但遗憾的是其指标体系中只包含物质富裕而无精神富裕,且还没开展科学测度工作。
总体上在共同富裕的宏观层面展开研究的居多,内容多集中在共同富裕内涵、存在问题、实现路径上,而针对微观方面更细化的研究却很少,缺少对某个地区、某个群体的关注;在共同富裕的定性研究方面有很多,内容多集中运用文献、历史研究法等进行的理论探索,通过实地调研掌握的第一手材料相对不足,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类文章较少。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以具体地区、具体群体--绍兴地区高校大学生为视角,通过调研对共同富裕进行具体研究。
二、以地方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知及引导为视角研究的价值
作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下的绍兴,其高校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正确认知,对推进绍兴共同富裕建设具有独特价值:
1.理论意义:既有研究缺乏针对地区典型群体的具体研究,从绍兴地区高校大学生群体的视角进行细化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共同富裕理论研究的视角。
2.现实意义:共同富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内容,将有利于丰富绍兴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和方式,助推思政教育发展;全面剖析大学生社对共同富裕认知的难题并探寻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能够帮助大学生厘清思想迷雾,促进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将有利于培养有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高素质的后备人才资源,从而推动绍兴共同富裕的实现。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绍兴地区高校大学生群体视角,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掌握他们对共同富裕的认知,及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实地考察可以给予共同富裕研究在数据上的支持,以期促进绍兴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三、绍兴高校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知现状及对策
以共同富裕为研究对象,从具体地区、具体群体--绍兴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视角,通过调研对共同富裕进行具体研究。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对绍兴地区高校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知情况行调研分析,从“知、情、意、行”等角度深入分析与梳理高校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知现状,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全面反思其问题成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四位一体”的四维引导策略,以对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和地区共同富裕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1.绍兴高校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知问题及三维产生机理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数据进行绍兴高校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知情况分析,总结梳理其现状。其中,问卷结构分为高校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知、情、意、行”四个部分:“知”-对共同富裕历史、内涵的理解;“情”-对共同富裕重要性的认识、认同的程度;“意”-对共同富裕能否实现的内心意志;“行”-对共同富裕践行的情况。
调研表明,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知、情、意、行”参差不齐,部分学生与国家对大学生群体投身共同富裕的期待相去甚远,有着“躺平”、“搭便车”的情绪、诉求和焦虑,存在认知有误、共情不足、意志缺乏、行为偏差等问题。产生原因则重点在宏观层面时代背景和社会结构、中观层面高校教育培育和家庭环境、微观层面个人和朋辈交往等多元影响因素。
2.绍兴高校大学生对共同富裕认知的四维引导策略
重点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探索认知再造、情感培育、意志锻炼、行为养成的四位一体的引导策略,重塑大学生对共同富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认知,通过以史感人、以事感人、以人感人达成情感认同,锻炼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信心与决心、定力与毅力,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知行合一”,引导大学生真正融入到共同富裕的实践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 2021(20):4-8.
[2]何显明.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规定[J].浙江学刊,2022(02):4-14.
[3]沈永东.社会组织推动城乡区域协调的体制机制与政策支撑--基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经验[J].探索与争鸣, 2022(11):27-29+177.
作者简介:王青花(1984-4),女,汉族,山东省临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课题名称:2023年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45S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