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分析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政策,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解决课程实施的难题。它的出台,将为我们提供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体系,为我们的孩子们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义务教育 艺术 课程标准
2022年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指导进行系统设置的,它进一步加强了课程的综合性,并将其作为主导思想;进一步加强了核心素养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要求和学业评价中的具体转化;通过引入深度学习,更好地将课程内容融入主题性和项目性的学习中,并加强对课程的实际应用;推动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积极转化;突出学生主题,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且确立一套科学的、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从而提升课程的整体水平。
一、整体内容的呈现与设计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容呈现可以用总-分的形式来说,总的是:1、将音乐、美术、舞蹈、戏曲(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门科目,冠以“艺术课程”名称,构建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2、在内容阐述上,“艺术课程”的5门学科,凡符合共性和规律性的内容,都统一进行了总述(课程的性质、理念、核心素养等)。分的是:1、“艺术课程”名下分为5门具体的科目。2、凡隶属各门科目的独立内容,都分门别类的进行了表述(学段目标、课程内容等)。
各学科都以核心素养为为指导,精心挑选、重新组织课程内容,明确学习要求,制定学业目标,指导教学设计,并根据学生的核心素养表现,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和评估方法,使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成为艺术课程教育的核心。
为体现素养立意的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变革,课标在学习内容、学习活动等方面都加强了与核心素养的有效衔接,充分体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综合性、具身性、持续性、实践性等特点。
二、2022年版与2011年版的比较区别
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比较,区别主要是以下几点:
1、2011年版《标准》体现的是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2022年版是以核心素养为核心;
2、在课程性质方面,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创新能力。此外,2022年版还特别重视对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神、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坚定文化自信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愈加喜爱祖国建设,愈加热衷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愈加尽力地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
3、《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理念是十条。分别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则将他精炼到三条: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
从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中可以知道,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下,帮助学生实现全方位的成长,增强学生的艺术素质,还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审美观,激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体验到爱与关怀,最终形成一个完美的人格。
“综合性”是此次义务教育课标修订的一个具有共同性的重要原则。加强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交叉与综合,促进课程的相互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增强课程的丰富性。例如我们音乐课在学科融合上,就增加了趣味唱游、情境表演、小型歌舞剧表演等环节。
4、2011年版课标的主干是分层次、分领域、分学段呈现的,体现为课程目标到内容标准的外化过程。2022年版课标是从以下三点进行设计:(1)、适应学生发展,分段设计课程;(2011年版本学段划分为:1-2年级、3-6年级、7-9年级。(2)、重点关注核心素养,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3)突出艺术学习的特色,完善评价机制,使教学-学习-评价更加一致。
5、在课程目标上,2011年版课程是三维目标,内含三个层面,分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2022年版课程目标围绕核心素养,分别是:(1)、审美感知;(2)艺术表现;(3)创意实践;(4)文化理解;用四句话概括就是:提升审美感知能力、提升艺术表现能力、提升创意实践能力、提升文化理解能力在这句话里,审美感知被认为是艺术教育的核心,而艺术表演则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技巧。此外,创意思维也被认为是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维目标侧重体现教什么、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对应的是具体的教学内容。核心素养侧重体现的是用这些知识、技能,能做什么,对应的是人,是一个人完成一项目标或任务所体现的综合素质。
6、在学段目标上,2011年版主要分为三个学段,分别是:1-2年级、3-6年级、7-9年级。我们的教育重点在于1-2年级是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3-6年级是培养学生更好地理解、欣赏、演绎音乐,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鼓励他们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并且通过团队的合作来促进他们的成长。7-9年级是提高音乐感受、评价鉴赏的能力,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和创造力,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2022年版课标,在学段划分上将第二阶段细化为两个学段,形成四个学段,分别是1-2年级、3-5年级、6-7年级和8-9年级,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1-7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的课程体系中均融入了新三科等相关内容,到8-9年级再分科设置,做到有合有分。
7、在音乐课程内容上,“欣赏”“表现”“创造”和“联系”4类艺术实践是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丰富的知识面和技能。2011年版本的“欣赏”叫“感受与鉴赏”;“联系”叫“音乐与相关文化”。内容上都是2011版本的一个传承。
在每一学段的学习任务上,2022年版都标明了“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2011版叫“内容”和“标准”。它们的目的是为学生“学什么”的学习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以便让学生掌握所有的基础知识、基础概念,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的目的。帮助学生提升其在“能做什么”“知道理解了什么”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侧重指向学生学科内容学习后形成的学科能力,以及学习过程中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表现等。因此,它不仅仅关注于课堂上的知识,更关注于课外知识的获取、技巧的运用、思维的发展、心理的调节和价值的树立。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的来说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突出艺术特色,强调美育作用,加强艺术实践,推动学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