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的重要作用分析
摘要:品格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和基本素质的表现,关乎着发展与未来。品格教育应从幼儿时期抓起,但由于幼儿园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不足,教师应当采取适合该阶段学生的独特方式进行有效的品格教学。教师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添加品格教学内容,运用创新思维将二者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也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幼儿富有强烈好奇心和主动性的特点,提高品格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日常教学;渗透;品格教育;重要作用
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品格教育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幼儿园属于义务教育的预备阶段,学生尚未形成确定的价值观,因此加强幼儿园品格教育至关重要。另外幼儿时期的孩子普遍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迅速接纳知识的潜质,但是因为年龄比较小致使认知力受到限制,应采用贯穿于平时教学里的独特方法对孩子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品格教育,由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打好思想道德根基。
一、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具有重要教育价值,主要从幼儿、老师与教学本身三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对于幼儿而言,通过将品德教育与幼儿日常教育活动相结合,可以明显大大提高幼儿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培育幼儿的逻辑思维、规则意识和责任心,从而建立起合理的思维、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最后实现美好的社会公民身份。其次,对于老师而言,将品格教育与日常教育融合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创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树立榜样,不但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而且要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此来促进老师相互之间的交流,消除隔阂,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需求。最后,对于教学而言,在幼儿日常生活教育活动中,融入品格培养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样,不但有助于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知识点,还能激活幼儿的活动主动性,从而提升教育效果。
二、幼儿园幼儿的品格特点
幼儿园的幼儿一般为3-6岁,年龄比较小,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处于直观形象思维,独立思考和行为能力差。当前幼儿的生活条件好,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从小被宠溺长大,部分幼儿比较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差,不会与他人沟通。此外,部分幼儿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礼仪文明教育有待提升。然而,幼儿各项认知和行为习惯正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因此需要教师和家长对其进行正向的指引,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格特点,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的策略
(一)借助园本活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在日常的园本教育活动中,老师要以整体细节为核心,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使幼儿可以在平时的活动当中感受到个人的成长与改变。在此过程中,老师要用最温暖的语言表达来引导幼儿形成恰当的行为认知。比如为了让幼儿更容易理解粮食来之不易,老师便可借助叙述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不易来引导幼儿充分认识到粮食作物的珍贵价值。比如,在吃午餐时,老师便可为幼儿讲述饭食的来源。为了让幼儿形成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老师可以采取小小督导员的形式,挑选表现良好的幼儿作为班级督导员,以促进其他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避免幼儿之间产生矛盾。与此同时,老师要予以表现出色的幼儿相应的奖励,以提高他们自信心,使他们在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中充分展现个人优秀品质。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特征,开展品德培养项目。针对小班幼儿,可以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让他们将东西放回用品配置区,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从而有助于幼儿自理能力和自主意识的培养[1]。对于中、大班级幼儿,老师应该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自我约束,并且可以在集体活动中与小伙伴进行有效地互动和分享,以培育幼儿关爱别人、喜爱交往的优良品德。
(二)家园同体,共同培养幼儿品格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习惯行为都会影响着孩子的习惯行为,对于幼儿阶段的学生来说,正是处于模仿能力较强的阶段,所以家长要从自身做起,给幼儿做榜样,以此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同时家长还要更新自己的观念,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让适龄儿童都去接受教育,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离不开家长和幼儿园的一致教育,因此,家长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要相互配合,加强对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视。例如,老师在开展幼儿工作的时候,为了方便家长及时掌握幼儿的教育情况,了解班级开展的教学活动,老师可以通过微信群的形式,让家长及时关注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同时幼儿园定期组织开展幼儿亲子礼仪小活动,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参加活动,使得幼儿在活动中掌握礼仪品格的相关内容,从而培养幼儿的品格,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2]。
(三)借助节日活动,培养幼儿的品格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优秀的品格,老师可以将教育活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幼儿的品格实施培养。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幼儿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起源,并感受其中的精髓所在。例如,在中秋节的主题活动中,老师在活动区域中带领幼儿们亲手制作月饼,不但可以使幼儿更容易理解中国传统的中秋文化,还能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老师们通过不同形式,讲述了中秋节的来历,讲解了中秋节“赏月、拜月、吃月饼、猜灯谜”等习俗。中秋节寓意月圆人团圆,有寄托相思,祈盼丰收之意,还述说了中秋节的故事《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孩子们与美丽的传说相遇,节日变得更丰富多彩。这种传统节日活动不仅能够增进幼儿与家人之间的亲近感,还能培育他们尊重长者、关怀父母亲、友爱兄弟的优秀品德。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幼儿教育当中,渗透品格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因为教育市场的需求,更多的还是可以通过渗透品格的教育来帮助幼儿在人生起点时形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参考文献
[1] 袁爱芬. 如何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J]. 科普童话,2023(21):79-81.
[2] 丁雪梅. 关注幼儿品格发展,保护幼儿身心健康[J]. 科学咨询,2022(6):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