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字幕翻译研究

——以《人生大事》为例

郭天慈
  
双语媒体号
2023年10期
青岛科技大学 266000

摘要 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电影是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电影作为多模态文本,通过言语、颜色、图像等多种交际符号传递信息,电影字幕的翻译也要考虑多模态。本文借助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以电影《人生大事》为例,通过文化、内容、语境与表达四个层面来探究电影的字幕翻译,研究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多模态话语的应用。

引言

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电影作为向外界介绍中国的重要媒介,在中国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来,国产影片质量不断提高,越来越被其他国家接受,获得认可与喜爱,在传播过程中,电影翻译,尤其是字幕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目的语国家观众的文化接受程度,因此字幕翻译需要得到高度重视。电影作为包含了言语、颜色、图像等多种交际符号的视听文本,具备多模态性,运用多模态进行分析字幕翻译,能够更好的传递和表达意思。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多模态,顾名思义,指的是在交际中出现或使用包括语言在内的多种符号模式,属于语境的符号互动维度(Hatim&Mason,1990;张美芳等,2015)。在西方,最早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是R.Barthes,他1977年发表了论文《图像的修辞》(Rhetoric of the Image),谈及图像在表达意义上与语言的关系,但是更多是从语言修辞学的分析,未能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研究符号的社会意义建构,也未能提出多模态话语的理论概念。后来,Kress在韩礼德功能语法理论的指导下重点分析了多模态现象规则地表达意义的现象(Kress et al., 1996),出版《阅读图像设计语法》,指出所有话语都呈现多模态的特点,不同模态在交际过程中相互交融,产生和重构意义。

在国内,朱永生指出可以通过两条标准判定多模态话语。一是辨别对象包含的模态种类的数量,一种模态的话语为单模态话语,两种及两种以上模态的话语是多模态话语;另一标准是看对象涉及符号系统的多少,如果话语中只包含单一模态,但符号系统丰富多样,亦可归为多模态话语。张德禄处在该领域研究的前沿,结合之前学者的研究成果,他构建了完整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体系框架,指出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2009),该框架包括文化、语境、内容(意义和形式)、表达四大层面,这四个层面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共同影响意义的构建。

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相关研究大体分为四个方向,一是利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相关理论分析广告、宣传片、电影等多模态话语;二是研究意义建构,因为在现代社会,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声音、图像、色彩、触觉等模态都影响着意义的生成;三是探究国家、企业、多种职业的形象建构;四是互文性、多模态隐喻等理论相关研究。本篇文章为方向一,利用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的四大层面研究电影中的多模态话语。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国产电影《人生大事》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2022年上映的《人生大事》引起国人阵阵称赞,上映21天票房破13亿,该片讲述了刑满释放的殡葬师三哥在一次出殡中遇见孤儿小文,意外地改变了三哥对职业和生活态度的故事,赞美了殡葬师这个职业,被不少国人认为是2022年最佳影片。《人生大事》属于情感类电影,影片中无父无母的武小文(杨恩又饰)误打误撞闯入殡葬师莫三妹(朱一龙饰)的生活中,在一连串的磕磕碰碰中,两人慢慢有了如同父女般的感情,莫三妹也找寻到了生命的意义,被不少国人认为是2022年最佳影片。。该影片镜头转换较快,配合演员精湛的演技、恰到好处的音乐、完美的台词处理,一幕幕跌宕起伏的画面直击观众内心深处,倍感温馨,其中字幕翻译在使原语意义表达更加充分上功不可没,同样,字幕翻译也是体现电影多模态特征的主要方式之一,电影字幕翻译在文化层面传递出清晰的文化价值观,中国特色文化体系,五千年来积淀的文化底蕴;在语境层面表现出一定情境下的话语基调,以及不同人物之间不同的对话,其中带有情感色彩;在内容方面表现出话语的表面意义、深层含义,形式与内容的呼应,在话语内容中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表达层面体现翻译的质量,高质量的翻译能够使观众更易与影片中的人物行为,微表情等对应起来,更能带来良好的观影体验。

1文化层面

张德禄表示,文化层面是使多模态交际成为可能的关键层面。交际的传统、交际的形式和技术都是由这个层面来决定的(张德禄,2009)。不可避免,国产电影带有中国文化,考虑到字幕翻译会一定程度促进文化的传播,在翻译时,在保证受众能够接受的基础上,尽可能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因此,译者要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在《人生大事》影片中,就出现了一些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表达,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1.1文化负载词

影片中的人物对话出现了许多文化负载词,在处理此类词汇时,译者大部分选择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带给受众观众良好的观影体验。

中文:宽脚穿鞋走大路,平安走过奈何桥。

英文:Feet widened, shoes clonned, on thhe main road you go, safely may you cross the bridge of Hades.

这句话是莫三妹在给小文奶奶整理遗体时说的话,是对过世人的期望与祝愿,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殡葬礼仪。“奈何桥”一词是文化负载词,意为送人转世投胎的必经之地,通向地狱的第一道关卡。译者在处理该词时,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译为“the bridge of Hades”,“通往地狱的桥”,忠实地传递了“奈何桥”的文化意义。

中文:你属狗的吧。

英文:Such a biter. Were you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dog?

中国有十二生肖,也成十二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狗是其中之一,每十二年一轮回,每十二年就是一人的本命年。在进行翻译时,译者选用归化策略,将属相译为“the year of…”,便于受众能好地接受“属相”负载的中国文化,运用增译的方法,增加“such a biter”也是为了让受众更好的接受莫三妹的意思。

中文:你们家要改改门风啊。

英文:You need to change your ways.

这是莫三妹家隔壁婚庆店老板给莫三妹提出的建议,希望他能跟着一起干婚庆。“门风”也是一个文化负载词,意为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而way在字典中有着与其相近的含义:“the ways of a particulai person or group of people are their customs or their usual behaviour”,所以译者选择用该词表示“门风”一词,配合着电影两家截然不同的职业切换画面,受众者更容易理解这里婚庆店老板的意思。

1.2俚语

由于该影片大部分对话属于武汉方言,因此在影片中出现较多的中国俚语,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结合电影画面,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以达到受众最佳理解。

中文:你们几个嘴上的裤腰带松了是吧,老子给你们紧一下。

英文:I see that your mouths are running loose. Why don’t I tighten them up for you.

“嘴上的裤腰带松了”是中国一句俚语,意为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句话是莫三妹碰到一些乱嚼舌根的人,说出的略带威胁的话语。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省译的翻译方法,将“裤腰带”直接省略不译,直接将该俚语的主要意思翻译出来,而且译者翻译的十分灵活,用“run loose”短语进行比喻,替代“如裤腰带”,后用“tighten up”与之反义对照,处理的十分漂亮,如此一来,受众能够清楚的了解莫三妹的意思以及态度。

中文:发个凉席打发了。

英文:Your pack him up in a bamboo sleeping mat and that’s it.

这是在建仁回答刘老头古代便宜葬礼时的说辞,在古代,穷人家若有人去世没钱买棺材,就会用凉席卷着尸体,表示人已去世,由于不同地域气候有所不同,有些地区的受众者不接受“凉席”,所以译者在处理时,译为“bamboo sleeping mat”,将凉席的制作材料译出,方便外国观众理解。另外,译者还使用了增译的翻译方法,最后加入了“and that’s it”,带有口语的性质,也表现出建仁回答时不在乎的态度,符合当时情景,能够让国外受众更加理解。

此外,影片中还有“下巴长了洞”、“见好就收”、“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吃饱了撑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等其他俚语,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语境,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配合讲话者的声音语调、画面等,致力于带给观众最好的观影体验。

但同样在俚语部分,有些译文笔者认为有改进的空间,例如:

中文:路都长在鼻子下面。

英文:The road is right under the nose.

这也是中国的一句俚语,“鼻子下面”是嘴,这句话意思为不认识路可以通过问路打听来找到路。这是小文回答怎么找到“上天堂”这个地方时的回答,小文从小跟着外婆长大,所以懂得不少的俚语,经常说“外婆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归化,将意思大体译出,但是笔者认为此处译文还可以有所改进,即在最后加入“when asking”, “在询问的时候”,这样外国友人会更好理解该俚语。

2语境层面

张德禄表示,情景可以直接参与交际过程,但它本身不能以积极的方式参与进去,而是根据交际者的交际目的和采用的 交际方式而被“拉”进交际过程中去。在具体的语境中,交际要受到语境因素的制约,包括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所决定的语境因素。因此,在字幕翻译中,要理解当时说话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翻译,结合语境对信息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加、省略。

“人生大事”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电影名称,另一次是小文舅妈带儿子去北京考试,说这是儿子的“人生大事”,同样的内容但这两处的翻译却截然不同,电影名称翻译为“Lighting up the Stars”,小文舅妈口中的翻译为“a once in a lifetime chance”,两处不同翻译的原因就是译者根据不同语境进行了不同的词汇选择。电影名称是结合电影全片的大语境下进行的翻译,全片讲述的是赞美殡葬师的伟大,影片中出现了美好的比喻,将“殡葬师”比喻为“种星星的人”,因此在此语境下,译者将人生大事翻译为“Lighting up the Stars”,“点亮夜空的星星”,歌颂了殡葬师这份职业,也让目的语受众清楚地了解电影的主要内容以及传递的价值。而在小文舅妈口中的“人生大事”,只是人生中的一次考试机会,所以译者就直译为“a once in a lifetime chance”,符合情景,译者在该两处的翻译十分灵活。也十分恰当。

但是笔者发现,译者在部分翻译时并没有根据当时的语境准确表达出内容。

比如场景:在医院,有个小姑娘因为心脏病死亡,她的爸妈哭的撕心裂肺,专注于痛苦忘记了孩子的葬礼,莫三妹假装小文是他女儿,带着小文去安慰小姑娘爸爸时说道:

中文:这个家不能再有人垮掉了。

英文:Everyone in the family must stay strong.

当时的情景是小姑娘的妈妈在女儿遗体面前哭的撕心裂肺,已经失去理智,莫三妹专门把小姑娘爸爸叫出来,希望小姑娘的爸爸能允许自己为小姑娘操办葬礼,所以这句话在当时语境真正的含义是:“家里只有你一个人能操办丧事,你不能在垮掉了。”所以译者翻译为“Everyone in the family must stay strong.”是不准确的,因为当时镜头一转,妈妈在病床前痛哭流涕,莫三妹说这句话目的一是安慰死者爸爸,但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死者爸爸能够坚强起来,与自己一同商量丧事的内容,笔者认为,将该句改为“You must be strong.”效果会更好,观众很容易明白这句话的内在含义,也更能感受到这家人的崩溃与痛苦。

3内容层面

内容层面包括意义和形式,在意义层面,有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所制约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在形式层面,不同模态的形式特征相互关联,共同体现话语意义(张德禄,2009)。在意义层面,译者在翻译字幕时要将字幕呈现的文本翻译地准确无误,确保国外受众人群可以理解接受。

中文:别搞什么披麻戴孝那些。

英文:Don’t give me that big ceremony crap.

概念意义:不需要特别隆重的葬礼。

交际意义:体现莫老爷子对儿女的心疼,不希望孩子花太多钱。

语篇意义:引起下文,莫三妹给莫老爷子一个不一样的葬礼。

“披麻戴孝”是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是一种隆重的葬礼仪式,在翻译时,译者直接省译这一仪式,用“big ceremony”一笔带过,该句核心意思就是莫老爷子不希望自己的葬礼花费太高,搞的太正式,译者在翻译时将老爷子的意思表现出来,不影响核心意思的传达,整个英文字幕语境通顺,表达流畅,甚至译者在最后加入“crap”口语词汇,符合老爷子的性格特点,在内容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形式层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视觉上的画面呈现内容、听觉上的人物话语和背景音乐等因素。

小文大闹火葬场,莫三妹生气告诉小文他外婆被烧成烟了,飘到天上去了,再也回不来了,当时莫三妹的愤怒值达到顶峰,但画风一转,小文马上哭了出来,属于小孩子的痛苦表现地淋漓尽致,画面又停留在火葬场烟囱那一缕缕烟飘走,小文眼泪止不住地落了下来,嘴里一遍遍地喊着“外婆,外婆”,伴随着悲伤的背景轻音乐,在这一刻,小文彻底相信了外婆再也不回不来的事实。虽字幕简短,只有“外婆”两字不断重复,但震感人心,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4表达层面

表达层面包含语言媒介和非语言媒介,其中语言媒介又分为伴语言和纯语言;伴语言中包含音响、音调、字体和布局;纯语言包含文字和声音。非语言媒介又分为身体和非身体。身体包含动作、面容、肢体等方面;非身体包含工具和环境两方面(张德禄,2009)。因此,在制作字幕翻译时,字幕的位置以及出现停留的时间要与画面相匹配,要让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直观感受。在字幕翻译中,译者需要尽可能根据中文字幕的长度组织字幕的英文翻译,从篇幅来说,同样内容的中文篇幅比英文短,因此在若要保证同频出现,同样的时间让英文读者获取准确内容,就需要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简洁原则。

在莫老爷子教给莫三妹拼接老六尸体时,说了小时候教给他的口诀“一顺筋,二拼骨,从脚到头往回数,先四肢,后躯干,五脏六腑不能乱,脑面颅骨二十三,眉眼鼻口在中间。”译文为“Step one, straighten out the tendons; Step two, put the bones back where they belong, from toe to head, backwards we go; limbs come first, then the torso; where the internal organs must be in order; the face and the skull, 23 pieces in all; brows, eyes, nose and mouth are firmly in the middle.”这些台词的翻译充分考虑了观众阅读和反应速度,在画面停留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将英文简洁化,又保证受众能够理解内容,可见译者将场景、语气、身体动作以及字幕的显示时间等非语言因素全都考虑在内,伴随着莫三妹的一遍遍重复声以及娴熟的手法,伴随着时钟过了将近7个小时,观众可以体会到殡葬师的不易与伟大。

在莫三妹抱着莫老爷子骨灰盒准备将骨灰送至天空,想在烟花的帮助下将骨灰撒向世界各处时,莫三妹的大姐疯狂追他,担心他做出出格的事情,途中,莫大姐说:“开车追快!快点!”译者在此处的处理是“In the car! Quick!”该处中文的语速较快,体现莫大姐的着急,画面持续大约一秒钟的时间,此翻译中短短的四个单词,符合时间设定,渲染紧张气氛,传达效果简练,再配合中文的语气,国外观众更易抓取信息。译者在不影响原文内容的传递下,考虑了多方面因素,灵活地进行了翻译。

结语

《人生大事》虽然讲的是殡葬题材,但并非颓丧的一哭到底或者简单地只谈生死,而是通过聚焦莫三妹和小文的温情故事,启发人们再度思考生命的意义、职业的意义。该电影一小众题材弥补了稀缺题材的市场空白。正如圣经所说:“尘归尘,土归土,让往生者安宁,让自在世者重获解脱。”不避讳对于死亡的讨论,是对生命的尊重,也唯有爱这离合,爱这悲欢,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个烟火人间。

该电影以视觉模态为主,辅以文字模态和声音模态,重点描绘小文和莫三妹的感情以及莫三妹的职业。该片以中国传统殡葬文化为核心,以不同视觉模态突出不同的内容,以文字模态传递情感、判断、鉴赏,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重要贡献。其中字幕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充分考虑了文化、语境、内容、表达四个层面,融合各个模态,以译文读者的文化为导向,以情景语境为基础,结合内容和表达层面的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给出了恰当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但仍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和不足。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于其他各种类型的国产电影字幕翻译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值得给予更多关注。

参考文献

1.Hatim, B. & I. Maso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London: Longman, 1990.

2.KRESS G, VAN LEEUWEN T.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ofvisual design[C].London: Routledge, 1996.

3.O’HALLORAN, KAY L.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functional perspectives[C].London: Con tinuum, 2004.

4.ROYCE T. Multimodality in the TESOL classroom exploringvisual-verbalsynergy[J]. Tesolquarterly, 2002, 36(2): 191-205.

5.陈文静. 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看国产电影字幕英译——以《误杀2》为例[J].语言比较研究, 2022(14): 146-14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